若把融资租赁当贷款做,还真谈不上什么技术含量。尤其只针对大型国企、央企做转贷似的租赁业务,就更不需要技术了。但这样的项目往往收益率很低,租赁资产很难进入资本市场。如果想做真实的融资租赁,并承认融资租赁是知识经济的话,没有点技术含量还真不行。为此我们这次讨论只限定在承认融资租赁里面存在技术问题的人群。

    一、为什么要制定融资租赁的技术标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融资租赁之所以至今还是幼稚产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技术标准。融资租赁属于投融资范畴,因此其标准和投融资有关。它又是金融与贸易结合的边缘产业,因此要符合金融和贸易的某些标准。它的健康运行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四大支柱,因此在法律、法规上也要有自己的标准。

    经济上和生产上的标准有很大的区别。经济上的标准往往是模糊的、活动在一定范围的。生产上的标准往往是科学的、固定规律的,原则不容易变的。经济上的数据大都是根据经验得来的,生产上的数据大都是计算得来的。因此对于融资租赁这样既和经济,又和物有关的交易,制定这样一个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二、标准的种类

    融资租赁的技术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业务操作标准、风险控制标准、财务分析标准、法律法规标准、统计标准和产业标准。

    1、业务操作标准

    业务流程

    说起融资租赁的业务流程好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在操作中往往违背客观规律反向操作,结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损失和增加为了补救错误的运行成本。因此规范业务流程,严格执行标准非常重要。如,没有办理融资租赁公司参与项目的减免税物品的租赁,造成租赁公司“偷逃关税”,以及没有办理租赁物抵押登记的物权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的做法,都是因为程序执行的不规范,有缺陷造成的。规范业务流程是非常必要的。

    租赁合同

    虽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过标准的《融资租赁合同书》。但那是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虽然有许多合理性,但对于现在的经济环境已经不适应。制定符合现在经济环境标准的融资租赁合同非常必要。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源于合同。如果合同不规范,问题就难免。尤其是登记制度、租赁物件取回制度都不健全,因此在合同里规避这些风险就非常重要了。因此融资租赁合同需要新的范本。

     租赁业务模式

    融资租赁有自己的特点,离开这个特点就不是融资租赁。而不是融资租赁的“租赁”对于抵抗风险来说能力有很大的下降,收益也会失去许多,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如,现在有一些出售回租合同实际上是贷款合同。不管是法律、还是税务都不承认其融资租赁的法律地位,出现问题并不能得到法律方面的保护。

    虽然融资租赁的衍生模式很多,但基本的东西不能丢掉。拿什么来保证?用什么来衡量,就是业务模式的标准。我们不应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按照标准执行,就算我们不知其所以然,也不会出现错误。租赁行业需要创新,但脱离了基本状态的创新就不是创新了。基本状态是什么?就要给衍生的业务模式定位,定标准。

    项目投资标准

    融资租赁属于投融资项目,因此其标准也和投融资标准相同。通常大一点租赁物件的正常运转,都需要配套厂房、原辅材料、能源、运输、流动资金等。如果要上租赁项目,这些配套资金都应有出处。但需要多少为合适是需要有标准的。这个标准是在什么范围,都是靠经验数据来确定。如本站制作的《项目经验定量估算》就属于这类的标准。

    项目融资标准

    租赁公司为了持续发展,通常融资租赁资产都希望买出去。但是出资人凭什么买你的租赁资产,你的租赁资产到底是个什么状态,判定这些状态需要有标准。如:出售回租的项目出资人不要;收益率低于10%的项目出资人不要,这些都属于项目融资的标准。

    ⑥ 项目评审标准

    融资租赁和贷款有很大的区别。融资租赁公司不仅拥有租赁债权,还拥有租赁物的处分权。因此在评审中不能完全按照信贷标准来评判潜在的承租人。还要把“物”的因素考虑进去,把增信的手段、措施考虑进去。才能保障信贷不能做的项目通过融资租赁就可以解决问题。租赁项目的评审不能等同于信贷评审,需要有自己的标准。

    2、风险控制标准

    虽然不能把租赁当贷款做,但租赁与贷款都具有债权文书的特征,因此在控制债权风险上与信贷没有什么区别。通常也是按照《四级项目审批》和《五级风险管理》标准来划分风险控制风险。但是按照信贷标准分类就是不对了。租赁要考虑物权处分的因素,适当宽松。如:贷款认为一发生拖欠就不行。租赁有可能拖欠2个月还算正常。如果判定风险,就要靠租赁特定的标准。如果把租赁资产都等同于信贷资产,就会觉得租赁好像在做“次贷”。 这就是许多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不敢做中小企业融资租赁项目的原因之一。

    3、财务分析标准

    财务分析都有具体的指标。但是不同产业,对分析结果会有不同的解释。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都和贷款标准有所区别。和项目具体产业有所区别。如航空产业的资产负债率就比较高,要放在一般企业可能就不能做这个项目。因此租赁在这方面要有自己的产业标准。

    4、政策法规标准

    法律、法规也有自己的标准。如:租赁物件不是出租人按照承租人意愿采购的,就不能判定为融资租赁;租赁资产的余值如果不大于10%,或者租期大约法定折旧期75%就可以按照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会计处理;融资租赁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必须大于8%~10%的监管指标;没有融资租赁经营资质的融资公司不能按照16号文件享受合理融资租赁税收待遇等监管指标都是融资租赁法律、法规的标准。

    5、统计标准

    融资租赁行业没有统计数据是谁都知道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没有统计标准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比如我们常说的“租赁市场渗透率”就没有具体的标准。因此总是有不同的统计,不同的数据,没有一个权威,都是猜测与估计。

    按照标准统计,市场收统率应该是当年新增租赁物件的租赁资产采购额比当年新增设备投资累计额。出售回租如果没有采购新设备,不应纳入统计范围。但有些出售回租是为了规避政策,这样的回租应该纳入新在增设备的融资租赁统计范围。如何确定这样的分类,需要特定的统计标准。

    6、产业标准

    理论上所有的固定资产都可以用融资租赁的方式销售或者解决生产企业投融资的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固定资产都适合做融资租赁。因此租赁物件融资租赁的适用性就是产业标准。

    融资租赁不仅拥有债权,还拥有物权。因此标准不仅有债权方面的标准,还要有物权方面的标准。如租赁物件回收翻新标准、承租人所在行业利润率标准、判定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的标准、不同产业速冻比例的标准等,也都是租赁需要使用的标准。

    三、谁来制定这些标准

    标准是经过实践产生的,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总结和整理的。但是这些标准由谁来制定呢?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通常会有人想到行业组织来做这件事,但至今为止,还没有见那家租赁的行业组织在做这件事。如果由企业来做,大概公信力差一些,但自己用的比较实惠,也不原意对外泄露这些标准,因为是他们经验的结晶。

    有心的企业或许会通过国家标准制订部门申请把企业标准转变为行业标准。或许这是条路,但那家租赁公司愿意做这件事呢?笔者还没有见到。

    四、谁来执行这些标准

    就算标准出来了,谁来执行也是个问题。一是执行人必须承认融资租赁有技术含量,需要这些标准。二是必须能看懂这些标准。如果仅承认标准的存在,不懂得标准的应用等于没有标准。

   笔者觉得现在一些专门为融资租赁公司做管理软件的企业应该把这件事情做起来。因为租赁公司要用这些标准,而且有这些标准租赁公司会经营管理的更好。但是目前大多数软件主要解决无纸办公的问题,真正具备管理职能的融资租赁软件并不多。因此他们在营销软件时总遇到“现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如果租赁公司没有管理软件,做不好租赁业务。如果没有租赁业务,就编不出好的租赁管理软件。

    真正好的融资租赁企业管理软件应该在内部镶嵌了租赁的标准。让企业在执行这些标准时更多的是依靠计算机,而不是人为的意志,干扰项目的安全性。这样不管是成熟的租赁公司还是新加入融资租赁队伍的租赁公司都需要含有这套标准的租赁企业管理软件。因此最先制定出标准的大概是融资租赁软件制作公司。最先使用标准的是使用这类软件的融资租赁公司。其它想制定标准的人若不与有这方面意识的软件设计公司合作,就算做出了也无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