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于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刚刚在下面也和台下同事聊到对于远东的第一认知,是在证券化市场发过很多证券化产品,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在这里有一个机会来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在座的不是每位朋友都是来自于租赁行业的,所以我前面简单的回顾一下租赁行业的历史。

中国的租赁行业起点在80年代,第一家,或者说第一笔租赁业务是中信的前身,也就是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做的,很巧的是现在的中信证券也以承销商身份在租赁资产ABS这块做的是最大的券商之一。

简单介绍一下国内整个租赁行业在近三十来年的发展情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1到1992年,这个阶段是起步发展阶段,最早的租赁公司是中国东方租赁,也是一家外资背景的租赁公司,这个阶段背景是国家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为了引入海外设备,国家开始陆陆续续成立一些租赁公司;第二阶段,90年代初期到90年代末期,整体行业稍微平稳,1995年前后有一些波动,这个阶段的背景是,国内银行体系处于开始成熟的时期,央行职能逐渐明确,商业银行法正式推出,城商行、农商行逐步走向历史舞台,这个阶段受银行业蓬勃发展的影响,租赁行业有稍许波动;第三阶段,1998到2001年,有比较明显的行业波动,八九十年代我们国家的租赁公司主要都是外资背景的,1997年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在亚洲金融危机之下很多外资背景机构收缩自己的业务,相应的也影响到国内租赁行业的发展情况;第四阶段,开始于2001年,2001年对于中国经济是很重要的分水岭,中国加入WTO,开放型经济基本形成。任何一个从事金融行业的都对2001年以来中国经济这么一段长时间的增长印象深刻,整体而言,金融从业者也从这一段快速长期的发展中获得了成长,租赁行业也是这样。

我所在的公司远东租赁也赶上了2001年这个节点,2001年开始起步发展。应该说,个人的发展永远在时代的背景之下,公司也一样,包括我们在远东内部做总结的时候都会谈到这一点,公司为什么能够获得发展,最重要的是因为契合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需要。

整个租赁行业从起始之初到现在,中间经历过波折,现在这个时点,很多租赁行业从业者、租赁公司感受到的都是蓬勃发展,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增长非常快,并且最近这十年也是行业的快速发展期。这种发展是否能够一直持续?我想就像任何行业一样,租赁也不可能永远处在高速发展中,但如果它能增长,就一定有它的理由,未来租赁行业还会增长,它的理由是什么?我想应该是金融行业不同子行业之间相互的竞争和对落后作业方式的替代。

到目前为止租赁行业规模接近6万亿,租赁的本质是以物为载体来提供融资服务,做融资服务最主流的机构是银行。银行的体量有多大?资产规模200万亿,租赁行业相比银行体量占比很小,在这个过程中孕育了机会。如果说以往十多年大家因为整个经济的增长,因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的增加,任何一个金融子行业都有发展机会,那么未来这种机会是相对稀缺的,只有更具备核心竞争力,更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机构才能获得成功,未来租赁行业增长也在于此,相比传统金融服务机构来讲它能够提供更加贴近实体产业的、更优质的服务,服务的效率和灵活度更高,这应该是未来租赁行业增长的空间所在。

放在一个大的前提下,整个中国经济固定资产的增长,或者说投入还是非常之大的。在国内,金融行业的很多事情我们都希望和美国来比较,因为美国是全球的老大哥,很多事都走在前面。就固定资产投资这个简单数据,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最近几年达到了六七十万亿人民币量级,对比GDP大概是80%,在美国这个比值只有大概20%左右。在国内我们一直说中国的经济是投资推动的,这就是一个很直接的数据证明,在这么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用租赁方式来做的占比并不高。整个租赁行业资产规模6万亿,每年新做规模近3万亿,3万亿相比60万亿占5%左右,这就是租赁渗透率。在中国的渗透率不高,只有5%,而在美国超过20%,这也说明中国的租赁行业还有很大空间,当然这个数据的基础是固定资产投资很大,截至现在,中国租赁规模相比美国而言绝对规模可能差别并不大。这是对整个租赁行业的基本看法,行业依然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但是这种增长一定不是大家齐头并进式的增长,而是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才会获得增长。

就租赁行业内部结构来看,我们一般把租赁公司分为三类,银行系、厂商系和独立第三方,这是从租赁公司背景来划分的。银行系的背景基本上是银行,也就是所谓的有金融牌照的公司,目前国内有六七十家。厂商系是设备生产厂商,租赁业务以设备为载体,如果你有钱,可以买设备做租赁业务,如果你没钱,但可以生产设备,那也可以以设备为载体开展租赁业务,所以厂商系的特点就是有设备;另一类是独立第三方,既没有钱也没有设备。这三大系靠什么生存?银行系更多靠资金生存,因为股东有钱,厂商系更多靠设备,因为股东生产设备,租赁公司存在的目的也往往是为了更好的去服务于设备的销售。独立第三方,既没钱也没设备,就只能依赖于公司的专业能力。这是三类不同租赁公司的各自生存逻辑。

最新的租赁公司数量应该是超过1万家,近几年的复合增速超过60%,体现了租赁行业的蓬勃之势,但是从租赁业务余额来讲增长没这么快,复合增长超过30%,但是也很快,也给租赁行业内部,包括租赁行业相关的上下游带来很多的业务发展机会。

从一些数据可以简单推算出,整个行业6万亿规模,1万家公司,平均算到每家公司只有五六亿人民币,作为融资主体来说这是非常小的规模,中国排前一百位的银行都能过一千亿,体量比较大,券商总共100多家,基本上稍微排名不那么靠后的规模也都几百亿,所以平均5亿是很小的体量,这也反映了在结构上整个租赁行业是两极分化的。最大规模资产规模近三千亿,前100家公司资产规模一般在100多到几百亿不等,200位之后的规模就比较小了。

这也回到了今天的主题,为什么讲租赁和证券化,因为证券化是很独特的融资方式,本质上可以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如果做的资产质量足够好就拿来证券化,主体是谁并不重要。实际上从监管角度并不会完全这么看,也会看主体,并且较为看重,逻辑上是假定好的主体更能生产好的资产。

还有一点大家也可以看得到,所谓行业资本金的增长情况,资本金的规模也不小,3万亿,相比整个租赁余额占比50%,看上去比例很高,但是如果把所有的租赁公司排序,排名靠前的租赁公司从业务量上来讲更大,资本金显得相对稀缺,排名靠后的租赁公司没有那么容易获得业务,资本金到位后并不一定能马上投出去。对于大的租赁公司,通过证券化可以更好的改变自己对资本的渴求,这个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因为租赁是重资产的经营形态,更需要去管理好杠杆。

接下来说一下ABS市场。最近大概五年时间的发展,让人产生一个错觉,国内ABS是不是只有五年的发展历史,事实上远东是在2006年开始做的,到现在已经12年,2006年是证监会想做试点,第一家是中国网通做的,一下子做了100亿,那次试点的共9家企业,共做260亿,网通分两单做了100亿,远东当时做了4.86亿。2006年我们的规模只有四五十亿人民币,体量很小,但是我们也希望参与到这个市场,那时候已经感觉到ABS这个产品对于租赁公司来说是很重要的融资方式。

在那个时点来看,证监会当时是想推这个产品,之后发生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监管方面总结下来认为是各种证券化、结构化的手法导致的,国内的证券化行业因此被耽搁了下来。到2009年第二次试点,远东又做了第二单证券化,第二次试点做了两年时间,2009年开始做,2010年落地,后来一等就等到2014年,2014年做了第三单业务,2014年对证券化来讲是很重要的节点,交易所出台了专门的证券化办法。从这个图可以看到,从那之后整个市场证券化规模每年几乎以翻番的速度在增长,远东在2014年底之后,2015年到2017年,主要是从负债结构管理需求的角度来做证券化。

最近几年证券化的发展突飞猛进,一方面是规模,我们可以看到到2017年整个规模已经超过接近1.5万亿,另一方面是市场,无论是交易所市场,还是银行间市场、保监会市场,包括私募的市场,都推出了自己的管理办法,推出了自己的产品,所以市场是蓬勃发展的。当然还有一点是资产的类别,我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过,据我估计目前能够做证券化的资产类别超过20种,可能还不止,早期的时候,2014、2015年我们当时会看,比如远东发证券化占整个行业的比例,占整个租赁行业比例,占所有行业比例,当时比值还是挺高的。如果我没记错,租赁资产证券化占到所有证券化比例一度超过1/4,但是到现在,2017年的证券化市场中,租赁资产证券化占到所有比例只有10%,这个比例已经占到所有比例的10%,整个企业ABS不到1万亿,10%就是不到1000亿。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市场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一年大概1000亿左右的,转化为券商的投行业务收入则更小,比如给千分之五的费用,一年几个亿,不算很大的市场,但是这1000亿对于租赁公司、对于租赁行业来讲很重要。

融资租赁债权资产是天然的ABS基础资产,它是一个基于合同的债权型资产,权利和义务非常明确,而且期限不太长,也不太短,操作起来比较方便。现金流非常确定,变化很小,一旦合同约定之后就是固定的,和租赁公司后续经营并没有太大关系,不像收益权随着经济情况波动而波动。而且两者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租赁行业每年30%复合增长,ABS市场每年接近翻番的增长,两者都有对彼此的诉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对于租赁公司来讲最核心的是资产能力,能形成好的资产就意味着一切,也能带来更多负债,带来更多业务,挣更多利润。ABS是资产和负债结合最紧密的一种融资方式,就像刚才讲的,理论上作为一个ABS投资人可以不看发行主体,而只看资产本身,当然他得有足够的专业能力。

这是前面讲的融资租赁和ABS的关系,因为在这个行业做了很多年,从我进入租赁行业开始,ABS也开始了它的起点,到现在为止,远东是市场上最大的ABS发行者之一,一直在关注这个市场,也更能深刻的感受到这两者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前面大致分析了一下,后面想讲一下新监管的问题。

刚刚下面也和同行在聊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我们在做租赁业务,也在做ABS,并没有一个特别的时点,让人感知到新监管开始了,同时,整个市场的变化很早就开始了,从2016年到现在变化非常大,每个人都能感知到,从2017年开始各种办法层出不穷,出到大家已经麻木了,很多时候甚至都不太会去深入研究这个《办法》的出台意味着什么,因为下一个办法可能就在路上,随时会改变游戏规则,到后来,市场很多时候甚至以一种很娱乐的方式看这个《办法》出来会怎么样。

总结了一下新监管。新监管的背景,供给侧改革主线,“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是国家“权威人士”总结出来的。从经济实践中我们都看到,它已经在实实在在落地了,去产能主要体现在“两高一剩”产能过剩行业,包括钢铁、煤炭产能在内,是很实实在在的去和减。房地产的去库存大家也看到了效果。去杠杆方面,在座大部分都是金融从业者,我在微信上看到很多人在不断的抱怨去杠杆之下大家的业务很难做,很艰难,但是从数据来看,如果相比去产能和去库存这两个话题来讲,国家的去杠杆还没有真正开始,因为去产能,人家真的是把钢的产能减了一两亿吨,去库存也真的是从10来个月减到3个月、5个月,去杠杆,虽然M2增速依然还在9%左右,无论企业部门还是金融部门只是增速变得更慢,但是并没有降下去,中国整体负债相比GDP依然处于比较高的位置,所以尽管我们的去杠杆还没过渡到真正“去”的程度,但是每一位从业者已经感觉到挺艰难的了。

降成本、补短板,监管的变化,新的政策出来都是在补短板,包括“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我们把一条主线和三大攻坚战放到一起来看,大家会发现它带有一个很明显的底线思维在里面,不是说长处和亮点要做到什么程度,要赶英超美,而是中国经济哪些地方是不足的,要赶紧补上,哪个地方可能出现雷或者是坑赶紧填上,从这个视角看待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转变。

改革开放之后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总是看到GDP又超过哪些国家,又接近哪些国家。在座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70后、80后,在我们读书的时代,中国的GDP那时候排名第7位到第10位,但是现在折合美元13万亿,美国19万亿,稳稳的第二位,而且稳稳超过第三位许多,现在大家都在猜什么时间超过美国,谈的多了,美国也当真了,这不就发生了贸易战。这是中国经济过往四十年很重要的主题,在不断的强化亮点,哪些地方做得好,但是现在是站在哪些地方有缺陷的视角看,整个宏观思路的变化转换也体现在微观的个人和企业主体层面。企业以前总觉得要挣多少利润很重要,又增长了多少,又做了多少业务。但是现在不一样,大家看做业务是不是更规范,我是不是党建做得有声有色,看的视角不一样,现在仍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现在更加强调业务的规范性,这一点转变是非常大的。

远东也在海外做很多业务,也经常和一些国际金融机构接触,比如一个国际投行,他可能做合规的团队规模比做业务的人规模相比差不多,或者甚至更多,这是其一。其二,做合规人的收入相比做业务的收入也不会明显低,这是一个成熟经济体机构的特点。反观国内,很多人如果在投行工作,大家不是那么在意那些做合规的,觉得干扰了自己做业务,但是在未来会转变,因为整个国家大的思路在发生变化,包括现在出的这么多《办法》就是补短板,补制度的短板,补体系的短板,补基础设施的短板,所以我相信未来这些基调会影响到各行各业的作业方式,在金融行业可能会显得尤为突出。

当然整个逻辑也暗含了后面要讲的比如精准扶贫、污染防治这些国家所重视的方面,作为一个很具体的企业如何去参与,这是社会责任层面,但从经济层面看,参与之后,又能够有什么好处。

相关的政策非常之多,这边我重点列了几个相关性比较强的政策,也是近期的,大概是从去年底到现在的一些办法,后面再和大家简单的分享一下对政策的看法。

年初2月9日,上交所、深交所及机构间报价系统分别发布《融资租赁债权资产支持证券挂牌条件确定指南/信息披露指南》。在ABS各类基础资产很多,租赁不是最大的,比它大的小贷、应收账款都很大,但是为什么有租赁指南,因为租赁做的历史长,更容易规范,背后共性的东西更强,这也是为什么租赁ABS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指南》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详尽的规范。一是原始权益人,要求运营满2年,上市公司或子公司,或主体评级AA级以上,说明要求更高了,以前没有谈到原始权益人的资质问题,AA级融资租赁公司在国内有多少,我没细数,绝对不会超过200家,可能更少,大概在100上下,这个比例占到1万家的比例只有1%到2%,这个比例并不大,所以我觉得这个对租赁行业来讲是相对比较严苛的要求。真正发过证券化的租赁公司数量也没那么多,可能不到100家。对于后面的公司来讲怎么办,也是现在很多人热衷探讨的问题,比如收购租赁资产,再集中发ABS等一些新鲜的做法。交易所也提到一些豁免情况,比如高度分散、单一最大不超过千分之一,或者每一个单体资产质量都很高,都在A-以上,或者强担保AA级以上,这也是我们看风险的视角,如果主体比较强,风险比较低,如果基础资产质量比较好,风险也会比较低,如果这两者都不满足,资产足够分散,风险也比较低,其实这也是投资人看证券化很重要的三个维度。很多时候大家会慢慢退化掉,退化到就看主体,就看单个资产或者分散度,这样并不能抓住证券化多维的丰富特点。

二是基础资产,首先肯定是不涉及负面清单,特别提到一点是要具备商业的合理性,这一点我站在租赁公司的角度来说也挺好的,监管机构来关注你的商业合理性,某种程度上他其实是在为租赁的ABS背书,因为他们有审核你们商业层面的东西,从经营角度看基础资产是否合理,当然客观上也让要求显得更高,比如分散度,分散度的要求是不少于10个,最大的占比不超过50%,最大的5个占比不超过70%,这个分散度从数学的角度来讲要求并不高,因为一般来讲超过30个才具备基本的统计规律,但是它要求不低于10个,所以我认为要求不算高,但是对租赁公司来讲会形成挑战,因为市场上有单个资产就拿来做证券化的,那就有障碍了,不过这并不是主流。当然也有后面的情况,就是原始权益人的资质足够好,强担保,看到这两个条件都有豁免情况,就是原始权益人足够好,也在区分好机构和坏机构,区分好学生和坏学生,好学生上学迟到没问题,但是对坏学生有要求。

三是尽调,强调商业合理性,这是租赁公司要关注的,如果做业务只是想做一个通道,不管投资人未来能不能兑付,我做一笔业务就行,这样显然是行不通的,从你做这个事的出发点来说一定要具备商业上、逻辑上的合理性。

 四是结构,风险自留问题,要么持有最后5%,要么每一层持有一定比例的自留比例,这个要求让原始权益人与基础资产绑定得更好,无论会计上有没有出表,不能真正的从风险上出表,对整个风险包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五是绿色通道,交易所鼓励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中国制造2025,还有其他领域,还有信息披露,要求非常细致,一个租赁公司怎么做租赁业务,从哪些角度去看,基本上在细节披露中都提到了。

这是交易所的指南,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办法》是大家所知道的也是特别关注的资管新规,这个《办法》开宗明义提了证券化不属于它所覆盖的范围,但是这个《办法》影响到整个证券化的生态。具体来讲,影响到了其中的计划管理人、投资人,这两者对于证券化来讲非常重要。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打破刚兑、禁止资金池严控期限错配,意味着什么呢?整个资管行业从银行来才来讲20多万亿,信托也有20多万亿,保险整个行业10多万亿,保险资管可能只有几万亿,再加上公募基金10来万亿,加起来体量很大,但中间有嵌套的成分在,加起来大概七八十万亿,去掉嵌套起码还剩一半,这些站在发行的角度是真正的投资方,是资金来源,但是因为资管新规会带来极大影响。

我们知道银行理财是各类资管中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但是它里面80%资金都是一年期以下的,它投的资产可能是反过来的,可能80%都是更长期限的,所以资新规出来以后对重要的资方面临很重要的挑战,当然资管新规给了两年半调整时间,但是几十万亿的体量需要调整确实会带来很大冲击,当然也会带来很多机会,机会在于,对几十万亿对应的大量非标资产而言涉及到转标的问题,对于标准化资产不存在错配的问题,只有非标的才存在,这些错配的要么发更多更长期限的资金,这个难度很大,需要逐步改变个人投资人的习惯,同时银行发理财又不能承诺保本,会进一步加大发行难度。要么进行转标,有几种做法,一种是转为表内,通过信贷的方法承载大量非标资产,但是这要受到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所以银行是不是有足够的资本承接这么大的资产是第一个问题,央行已经做了很多调整,给了很多空间让银行来做调整,但是这种回表的过程会大量挤占银行放信贷的量,我想这应该也是为什么9%的M2增长下,市场依然感觉资金很紧的原因之一,因为大量增长来自于回表的过程,二是拿着非标标准化掉,所以这会给证券化带来很多机会,当然资管新规也强调银行不能买自己的产品,必须市场化销售,这会深刻的影响整个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情况。

禁止多层嵌套,包括还有杠杆比例要求,杠杆对投债权的资金是3:1,要求不算苛刻,禁止多层嵌套斩断了很多通道的业务机会,当然还有其他的各种各样的要求,这就不一一展开了,相信大家通过各种途径已经了解了。

比较重要的是《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这个《办法》从出台试点到正式落地,其实中间有比较大变化,就是在上面看到的0.15%。在之前试点的时候就两个逻辑,要能穿透就算风险暴露是针对最终债务人的,如果不能穿透则纳入到所谓的匿名客户,但是又不能超过一级资本10%,比例很小,大家认为以后证券化没办法投了。监管考虑到实际情况做了调整,引入了0.15%的概念,如果可以穿透,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风险暴露小于一级资本金额的0.15%,比如你是证券化就是产品本身,和匿名客户没有关系,和基础资产最终债务人也没有关系,0.15%这个值是高还是低?比如拿一个排名前50的银行来看,大概的资产规模假设是三五千亿,一级资本大概10%,也就是三五百亿的一级资本,它的0.15%大概5000万左右。但是要知道这5000万算的是风险暴露,比如证券化如果总的资产规模20亿,最大客户占比只有5%,比如1个亿,它只投了证券化的20%,风险暴露只算一个亿的20%,就是2000万,这个临界值还是挺高的,对国内排名前100来位的银行而言,去投一个二三十亿的证券化产品,投其中的一到两个亿,或者两三个亿,基本上不太会触及到线,他可以把产品本身作为交易对手,留的余地还是比较大的,其他的不可以穿透的也有类似的做法。这中间带来一个争议点,或者是后面大家要考虑的问题,如果银行把产品本身作为交易对手,是不是需要对产品本身有一个授信?这也是我们在实践中遇到的一个问题,银行投了很多证券化,投了之后觉得都应该算到发行人头上,集中度变得很高,为什么算在发行人头上,不算ABS产品头上?从投资者风险判断角度要考虑,到底算在每一个产品头上还是算在产品发行人的头上。

《流动性管理办法》,这个《办法》是针对所有商业银行,并且要求2019年能够达到要求,中间标红的证券化投资是计入其他投资的,相比贷款权重是高的,如果从流动性指标来讲,一个银行是投一笔ABS还是放一笔信贷?放一笔信贷可能是更合适的,特别是,如果放的是短期信贷,会显得特别合适。这个指标到底多大程度上影响银行投ABS的意愿?可能这个影响的程度不如指标上看去那么大。

《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最重要的点是银行不能以信贷或者理财资金来直接或者间接的承接委贷资产,如果有些租赁公司做了委贷资产,再证券化掉,有些银行不能买,当然实践中有待于进一步检验,并且租赁公司以委贷作为资产也是非常少见的做法。

最后想谈谈如何看待融资租赁ABS?分别从投资人角度和发行人角度来看。

从投资人角度,无论融资租赁类ABS还是其他类ABS,ABS这类产品相比同级别信用债的溢价依然存在,大概50到100DP,这是产品本身创新溢价或者流动性溢价,或者是其他原因,但它实实在在的有这么多溢价。但是我们知道,ABS既有基础资产做保障,同时又有发行人的声誉在里面,它的风险保障措施基于主体信用债,同时还有一个附加,所以从性价比来讲,我觉得是非常高的。其次就是评级提升预期,我们自己发的证券化几乎100%一年后都有评级提升预期,再就是风险资产占用优势,只占20%,大家有兴趣也可以计算一下,转换成收益率,大约相当于多少。

由于时间原因,挑几条讲一下。先说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资管新规讲了很多东西,在规范之下,有些基础资产是缩量的,比如现金贷,比如小贷,从而也使得整个ABS市场的供给量不会像以前那样快速增长。从需求端来看,不同资方面临着不一样的情况,有些期限错配很厉害,现在没有什么投资空间,但是有些机构还依然有很大投资需求。正如前面讲的,证券化相比一般的债不仅仅有产品本身的溢价,还有因为风险资产带来的潜在收益溢价,因为它只占20%的风险资产,对比100%风险资产占用,这中间潜在利差大概也有50到100BP,这两者考虑进来之后意味着,一个银行去投证券化可以多获得100到200点的收益,这是非常可观的,而且这是相比信用债而言,而我们知道,现在信用债的价格甚至已经超越信贷,所以我认为一个银行站在合理的获取利润的角度,去投证券化是一个非常理性的选择,但是因为自身的监管或者历史的原因,资产负债结构原因,投的空间可能受到各种制约,所以需要在这两者间进行平衡,这是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变化。

再就是产品筛选能力,到底看发行人还是资产本身?这是需要每个投资人思考的,有些投资人非得穿透看,看了之后与自己风险控制标准不太一样,就开始犹豫,但是这个过程中完全忽略掉租赁公司作为一个风险识别主体的能力,这也是有失偏颇的。我认为应该穿透看,看什么呢?应该是看是否与发行人的风控标准一致,如果认可发行人本身的风控能力,同时又通过穿透看到,基础资产与发行人的风控标准一致,那就应该投。

从发行人角度来说,坚持做好的基础资产,适度分散,主要是适应投资者群体的变化,银行与非银行在改变,银行这个群体内部也在变化,城商行、股份制和国有银行大家情况都不太一样,发行人需要紧跟投资人需求,当然,也要紧跟政策,我们做过一个“一带一路”的证券化,审批只花了7天时间。成为受信赖的服务机构,这是规范性要求,我相信以后也会越来越重要。

时间有限,分享到此为止,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