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市场交易规模的持续增长,被视为未来车市和汽车金融的一大增长点。不过目前看,二手车市和二手车金融尚发力不够,二手车电商虽如火如荼,但没有一家平台已真正“上岸”,二手车商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二手车行业近年来未有根本性变化。

由于发展的相对缓慢,二手车市场亟待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汽车融资租赁的兴起,让行业期待通过新车直租产品的成长过程、残值处置也更快地缩短二手车和二手车金融缓慢的发展期。很多业内人士也指出,未来融资租赁将成为二手车金融的一大新模式。
 
不过短期来看,融资租赁是否利好和促进二手车的发展,从一些从业人员的反馈来看,新车直租也可能“抢走”原本二手车的部分客户。

直租被视为二手车发展突破口

内汽车直租的广阔前景和备受追捧已无需赘述。在很多发达国家,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已经非常成熟,是消费者购车的一种常规方式。《2017美国汽车融资租赁市场分析报告》显示,融资租赁已占领新车市场30%的份额。在过去五年中,美国融资租赁业务量增长了约91%,是拉动美国新车销售的主要因素。同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曾指出,美国二手车市场的车源至少一半来源于汽车融资租赁业务。

这让二手车市场看到了新的突破口。毕竟我国二手车市场还处在上升初期,二手车交易量虽保持较快增速,但相较发达国家二手车交易量已占到新车交易的2~3倍,国内二手车市场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行业缺乏统一规则,围绕车源真实性、车辆信息完备性、收费规范性、评估检测标准不完善等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影响二手车金融的渗透率也较低。

汽车直租不同于车分期,并非简单地满足客户购车贷款需求,其链条更长、重在资产管理和运营,包括车辆的残值处理能力。此种消费模式涉及选车、用车、换车、购车等多个环节,降低了购车门槛、增加了客户粘性,也让新车与二手车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对于二手车业而言,汽车融资租赁有利于解决棘手的车源问题,可以将主机厂或经销商的汽车周转周期从5-7年缩减至2-3年,提升汽车流通频率的同时,保证了更多优质车源进入二手车流通环节。
 
所以近两年二手车电商还有一些车商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汽车直租。频刷存在感的二手车电商虽融了一轮又一轮资,但二手车销量并不理想,仍处在“烧钱”阶段。为寻求盈利方向,二手车电商平台都先后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切入新车市场,扩展业务边界、构建汽车服务生态闭环。为多赚钱,很多二手车商在店里卖车的同时,也代理着各种新车融资租赁产品。今年的二手车大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也表示,大量二手车商进入新车领域,新车经销商也开始介入二手车领域,“新车和二手车相互融合”。
 
而可以讲,新车与二手车融合的一大媒介,即汽车融资租赁模的兴起和布局。长远看,汽车直租发展确实会促进二手车业务,二手车市场的逐渐成熟也利好汽车直租模式的成长。

二手车和新车租赁用户的叠加和挤压
然而,相互促进融合也会相互挤压。如低端新车市场不仅受到中高端车价格下探的影响,也受到二手车市的冲击。易鑫集团CEO张序安就曾指出,随着更多质量好的二手车流入市场,二手车市场快速增长,会逐步把新车往外挤压。车企已经在逐渐提升自身的产品定位,从原来主攻一万美元以下,往十万元甚至20万的节点攀爬。新车在一万美元以下的市场路会艰难很多。
 
同样,二手车用户和新车租赁用户有叠加的效应,如二手车的卖家可能转化成新车的买家;但二手车的潜在客户也可能被新车融资租赁所“分流”或“消耗”。有业内人士分析,原本想要花费7、8万买辆二手车的消费者,可能会转而选择首付2、3万元租购新车。“买二手车目标群体的提前消耗,是今年二手车业不好的一个很大原因”。吊诡的是,二手车商正是由于卖车的利润越来越低,从而进入新车直租领域。
 
另外,基于车辆残值处理等问题考虑,目前市面上的汽车直租产品主要是以租代购的形式(不给客户留购选择权),偏向销售而非运营。如此二手车车源问题仍然待解,加上车辆残值、信息渠道不透明等,汽车融资租赁和二手车市场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畅通的渠道。
 
在另一位汽车金融资深人士看来,新车融资租赁和二手车间的挤压影响则并不大。因为二手车目标用户和新车租赁用户是不同的群体,一般想要买二手车的消费者不会选择买新车,同样青睐新车的用户也不会很快“移情”二手车。
 
而不管“抢”客户问题是否存在,短期来看,汽车融资租赁对二手车市场的正面促进作用尚未凸显。

客观看待车商的日子
当然,面对所谓的消耗和挤压,我们不能过于短视,更多应该看到汽车直租在国内的发展趋势,对标国外成熟市场,其和二手车业务的相互促进。
 
一方面,新车和二手车市场间,汽车融资租赁和二手车销售间,虽伴着一定的“挤压”、“分流”,但市场整体在融合共通中是向上走的。
 
另一方面,需客观看待二手车商的日子不好过,进入“寒冬”一定程度上是相较以往和一些人而言的,二手车市场交易量仍保持着快速的增长。
 
对于很多车商而言,互联网技术的渗透和规模化应用在提升行业效率和体验的同时,使得车价越来越透明、毛利率持续下降,盈利空间被压缩。越来越多的人和企业加入,激烈竞争下,“赋能”口号喊得再亮,众多分羹者的蛋糕也有限。洗牌期到来,一些未紧跟趋势的人势必会被挤出来。何况,二手车行业一度散乱差,过去种种的暴利本来就不合理,其损害的是消费者的权益。
 
很多时候,对于市场和模式,我们应摒弃短视思维,无需过多看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