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能力是金融租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当前形势下,金融租赁公司应从多方面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讲,风险管理能力是金融租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形势下,金融租赁公司全面风险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应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合规要求、风险文化、公司战略、制度系统、人才队伍、管理手段在具体业务中落到实处、做细做精,并持续加以完善,实事求是、知行合一,才能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多变,我国金融租赁行业在经历了近十年几何级数的快速发展后,正在进入行业蜕变期。一方面,金融租赁行业机构数量、资产规模大幅增加。从2007年底的11家增长到2018年6月底的66家,数量增加了6倍,行业资产总额达到了2.66万亿元,较2007年底增长了120倍。另一方面,快速增长中暗藏风险隐患。多数金融租赁公司开业时间短,尚未有效建立起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截至2018年6月底,金融租赁行业不良租赁资产率0.93%,在整个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金融租赁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特别是在近期信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金融租赁公司“踩雷”情况时有发生。如何进一步加强全面风险管控、切实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已成为摆在金融租赁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

金融租赁公司当前面临四大风险挑战

租赁物风险的识别和防范难度不断提高。在司法实践中,租赁物的性质、价值是判断是否构成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重要依据。一方面,随着金融租赁业务的逐步拓展,所涉租赁物已从飞机、汽车、机器设备,拓展到新能源电站、污水处理设施、合同能源管理设施等实体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对合规租赁物的识别和选取、交易价格认定、租赁物动态管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租赁期内外部环境、行业政策、行业竞争格局等的变化,都将对租赁物的价值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租赁物创造现金流能力预测、租赁物可变现价值能力对租赁本金和利息的保障程度判断、必要时低成本收回并处置,等等,无不考验着租赁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

信用风险管理面临“长”“远”“细”“散”的特点,使得风险管理难度增大。金融租赁产品租赁期平均为3至5年,部分项目如新能源电站项目租赁期限可达10年,较其他金融产品风险暴露期“长”;金融租赁公司一般实行总部集中办公,但业务覆盖全国、甚至全球,不能像银行有分支行贴近客户、能及时掌握信用动向,离客户的距离“远”;金融租赁产品一般要求承租人按季度、甚至按月归还本金和利息,对承租人信用风险判断更注重租赁期内每年、每季度甚至每月的现金流状况,着眼点“细”;理论上金融租赁业务可以涉及所有“重固定资产”的行业和企业,以固定资产作为载体为客户提供融资租赁服务,租赁资产行业分布“散”。这些特点都增加了金融租赁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难度。

期限错配增加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难度。除股东出资外,金融租赁公司主要依靠金融机构贷款、同业拆借、发行ABS、发行金融债券、保理等方式融资,负债端往往以短期、低成本资金为主,资产端均为长期资产,存在较高程度的期限错配,流动性管理难度较大。“钱荒时”就曾出现金融租赁公司借入的短期资金成本高于扣除拨备后的资金投放收益、价格“倒挂”的现象。

如何在监管框架下开展有效创新是合规风险管理的新难点。金融租赁公司近年之所以能快速崛起,在租赁物选取、客户选择、业务模式丰富、交易结构设计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功不可没。主动创新也是租赁产品和其他金融产品直面竞争时的主要优势之一。截至目前,专门针对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管文件仅有《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制度建设落后于金融租赁业务的发展实际,针对金融租赁行业发展实际的更细化、更明确的监管政策或细则有待制定出台。在当前强监管环境下,既要确保合法合规经营,又要不断创新金融租赁产品、模式,这给金融租赁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此外,由于金融租赁公司多数成立年限不足5年,部分公司已暴露出诸多现实问题,比如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难以满足不断提高的业务实际要求,制度、流程、系统建设未能适度超前甚至滞后于租赁业务操作,受短期经营业绩压力流程管理未能落实到位,IT业务系统建设落后未能发挥其在风险管控方面应起的作用等。

金融租赁公司应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坚守合规底线、开展租赁创新。在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大环境下,金融租赁公司更应深刻领会各项监管要求,牢固树立“合规就是底线,越线就是风险”“合规就是效益”的意识,和谐处理业务创新与合规经营的关系。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努力贴近市场、创新租赁产品。

树立风险意识、培育风险文化。金融租赁公司本质是经营风险的机构。应定期进行宣传、培训,持续培养全员、全流程风险管理的文化,杜绝“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部的事”的错误认识,培养全员“人人有风险防控的责任、岗岗有风险把控的义务、各节点都应对风险防控负责”的意识,调动全员风险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制定有效战略、引领稳健发展。金融租赁公司的战略制定要深刻理解金融租赁的业务本质,并客观剖析自身在股东背景、人力资源、业务机制、属地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尽早设立专门的研发部门或研发团队,或借助外部力量去深入研究宏观经济环境、拟投资行业的风险特点,制定针对特定行业、特定客户群的风险策略、产品策略、市场策略,提升风险识别、判断、防范能力,精心设计租赁产品,谨慎评估市场切入和退出时机,具体业务中充分发挥既定战略在业务实际中的引导作用,并根据业务实际持续对发展战略加以修正、完善。

健全制度系统,夯实发展基础。业务流程的制定应追求岗位责任清晰、节点目标清晰、考核标准明确,环环相扣、最大程度规避人为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IT业务操作系统应能将业务流程、业务制度、权限规则嵌套在IT业务系统中,实现租赁业务线上报审、审查、审批,能为事后总结提供依据、为业务流程的持续改进和完善提供支持,使IT业务系统成为业务运行效率提高、风险防范的有力抓手。通过不断完善制度、系统,确保每项租赁业务尽职调查充分、有效,项目审查全面、不留死角,项目审批科学、合理,租后检查深入、到位,风险管控措施有效、规范,最终实现“用流程管控风险”“用制度管控风险”“用IT系统管控风险”。

打造专业队伍、引入外智支持。金融租赁公司是资金密集型企业,更是人才密集型企业。金融租赁公司一方面应逐步打造一支适合公司发展的人才队伍,配置德才兼备、能位匹配的人才,并持续进行相关专业培训和再教育。另一方面金融租赁公司可与院校机构、行业专家、风险管理专家等建立合作机制,利用外脑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为具体行业判断、项目审批提供支持。

丰富管理工具、提升管控能力。不断丰富和完善风险信息获取、风险识别、风险判断、风险管控的工具和手段。风险信息获取应充分利用大数据软件、专业信息团队等优势,拓展信息获取渠道;风险识别方面应与专业律所、资产评估机构、审计机构、行业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将其专业优势为我所用。风险判断方面应持续完善租赁物价值评估模型、承租人信用评级模型、租赁项目评级模型、风险定价机制,提高风险判断的科学性。风险管控方面应有明确的增信措施落实要求、建立对租赁物的动态跟踪机制、客户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应急预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