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由高速度转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共识,金融及融资租赁也必须转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轨道。从融资租赁经营层面看,如何落实高质量发展呢?

 党的19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现代金融的协同发展。融资租赁作为方兴未艾的,集融物与融资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业态,必须抓住后发优势,发挥单个机构资产规模不大,历史包袱不重,股东数量少易沟通、决策快,一级经营一级管理船小好调头等优势,在高质量的新发展征程中,率先行动,自我加压,作出实效,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一、融资租赁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按照党的19大作出的规划,到2050年把中国建成现代化强国,中国必然成长为一个金融强国和融资租赁(包括金融租赁,下同)强国。中国融资租赁业务规模将由目前的全球第二发展成超过美国而跃居成为第一大强国。不仅在数量上居第一(那主要是由中国经济总量跃升为全球第一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在融资租赁质量上、内涵上真正强大起来。

  具体说,一是、服务能力强。在支持实体经济、融资租赁服务质量及效率等方面实力强大。解决金融及租赁脱实向虚症结,当前的问题和重点是努力打通金融活水顺畅流到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创新能力强。融资租赁通过设备的科技含量的提升最贴近科技发展,能最快反应科技发展对租赁提出的新要求,进而推出融资租赁服务的新产品、新业务、新风控模式,以不断满足软件等新科技产品运用对租赁的新需求,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目前美国融资租赁新增业务中,IT设备及软件租赁已占据第一的位置,代表了租赁向科技领域深度渗透的新趋势,中国融资租赁经营界和监管界,都要立马赶上,不再落于人后。当前的重点是改变过去那种规避监管,寻找监管套利的伪创新。租赁创新的根本点在于更好地发挥融资租赁的独特优势,更加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及其新要求)。
  三是、风控能力强。风控是金融和融资租赁创新、发展的底线。如果发展没有风控的合理保障,可能给行业带来万劫不复的灾难。从根本上讲,金融和融资租赁的核心能力就是风险管理,一切发展都必须置于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去谋求可包容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的大背景下,金融及融资租赁资产质量向下迁徒的压力大增,因此守好风控底线比亮丽的当期发展业绩(规模、收入及利润)更重要。融资租赁风控能力提升的重点方向是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前瞻性,科学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关系。
  四是、为全球融资租赁的新发展贡献中国的专业智慧。过去是中国等后发国家学美国(及欧、日),今后中国要向全球输出中国融资租赁快速、稳健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商业模式,这对未来中国融资租赁规范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没有普世价值的经验是独乐乐,但不及众乐乐!亟待全体租赁同仁及时从实践中总结操作方式方法,形成案例,提炼经验与业务原则,并上升到租赁理论的高度。
  融资租赁行业宏观上的高质量发展目标需要各个经营机构及租赁从业者努力践行。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变成经营的好成果。

二、融资租赁高质量发展中,要着重处理好六个关系或者说要补上六个方面的短板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融资租赁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合理处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无形的手”的作用,按市场规律办事,依风险可控,效益佳好,发展可持续原则决定租赁的投放;同时兼顾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禁止租赁资源流入仅仅是短期、局部效益好的“两高一剩”产业。

  另一方面,政府主要是营建好的营商环境,依财政预算和合规融资解决公益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政府介入商业性、有经营现金流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运营(以免形成政府负债及隐形负债)。
  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政府必须减少对(民营)项目金融及租赁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即便是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也只能是推荐给金融及租赁方,供后者选择,而不包办合作成功及合作的数量,具体的项目合作由市场原则去决定。从金融及融资租赁机构来看,从业务开拓的角度讲,自然会高度重视政府推介的重点项目,绝不会作出放弃优质项目的逆选择。只有各方都遵循市场规律,才能使有限的金融及租赁资源的综合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同时金融及租赁风险才会最小化。
  二是、国有、民营、外资一视同仁,摒弃所有制歧视。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利益关系,不同的管理规则,决定了财务数据的精确、完整与透明程度不同,违规的动机也不一样。我们对这些差异有一个基本认识和判断的前提下,还要花更大的功夫去认清财务风险,防范道德风险,最终以可靠、可信的数据去评判客户的负债能力与偿债能力,绝不能先入为主或一棒子打死一大片。实事求是,因人制宜才是科学、理性而有效的态度。当前的重点是给予民营、外资公司公平的国民待遇,让其分享到与其对GDP和税收贡献相当的金融及融资租赁等公共资源。
  三是、为小微租赁建立专门的机构和机制,向普惠租赁倾斜。目前,融资租赁热衷于作大公司,作大项目,从社会公平和租赁的社会责任角度,需要特别倾力关注单户1000万元及其以下的小微租赁需求,努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参见罗晓春《小微租赁“十专”机制》)。
  四是、绿色化、直租化、设备化。从租赁回归本原,铸造融资租赁核心竞争力,做真租赁的角度,走绿色发展之路,逐步降低回租比例和公用(不收费的,缓释风险能力弱的)道路、桥梁和管网作为结构性租赁标的物比例。需要行业长期努力,现在一刻也不能耽误,一刻也不能放松。

  五是、国际化。一方面为全球租赁发展贡献中国方案的智慧,另一方面主动融入全球租赁市场,分三步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及其他国际市场。第一步,租赁业务先走出,将风险主要锁定在国内母公司;第二步,国内母公司与海外项目公司(承租人)各承担一半的风险;第三步,以海外承租人(既包括中国控制的公司,也包括纯粹当地的外国公司)承担风险为主(直至全部由后者承担)。
  六是、融资租赁的科技化、数字化。科技和金融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重要引擎,科技与金融(及租赁)二者的直接结合,成效更为显赫。一方面通过融资租赁服务推动科技产业化进展,加快和扩大科技成果的转化与运用;另一方面实现融资租赁服务的科技化。特别是进入大数据,云计算时代,除了租赁业务核心系统的运用、办公无纸化之外,审批与业务办理逐步过渡到线上为主,既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办事效率,还将(风险的)人防与机防无缝对接,减少人为因素对业务的干扰;在以大数据开拓市场、进行行业风险排查和深度分析等方面,融资租赁行业任重道远,前景广阔。

三、融资租赁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高质量发展仍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中有质量,是有质量的、好的发展。因此,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成阶段性、短期的、年度性的发展目标。具体说,当前融资租赁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是:

  (一)克服“资产荒”。只有通过加大业务转型力度,才能从根本上克服“资产荒”。最近几年,大量融资租赁公司的租赁投放很大比例投向政信类项目,尤其新的中小型公司,政信类项目投放占比高达80%-90%(及以上)。在严控政府债务的大背景下,不少融资租赁公司业务规模出现负增长,比如工银租赁2018年资产规模较上年-13.8%,利润-9.9%,民生金租资产规模-2.6%,华融金租租赁资产-5.7%(参见陈洪杰“多家头部金租公司首现“缩表”,业务重回城投”),金租行业资产规模由过去年度增长30%-50%收敛到2018年仅增9.38%。一般融资租赁公司退出通道业务,规范经营后,甚至出现“资产荒”。走出“资产荒”,关键看业务转型的力度与快慢。

  我们认为,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区域性中小型融资租赁公司业务转型的方向是,立足于省内为主,重点提升:1、市州级及以上(市场化)国企、市州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高中以上教育项目;2、有合规合法抵质押的、有现金流的、补短板的县级(市场化)民生项目;3、现金流良好的民营经济:主要是民营医院、民营教育和民营中小企业租赁项目。省外则主攻弥补省内欠缺的方向,实行差异化经营,主要是:1、高端制造和新能源;2、厂商租赁;3、5A景区及江浙沪京粤等经济发达省市收入高的4A景区的租赁项目;4、经济条件较好地区的民生类租赁项目(实行名单制管理)。务必在二季度补上一季度少投放的缺口,力争在二季度完成全年新增资产的大部分数量,提升年内创利资产平均额,实现经营的“财务自由”。

  (二)遵循专业化、特色化、小型化方向,持续优化资产结构。

  比如,我们主动作为,积极努力,力争:
  绿色租赁资产占比超过50%;
  直租占比,力争超过10%;
  户均资产低于1亿元,且单户1000万元及以下租赁资产实现专门经营、专项考核,专门推进;
  设备类租赁标的物占比超过30%(三年内达到50%以上);
  期限上由目前3-5年为主逐步向3年左右靠近;
  省外业务占比达到20%(三年内省外以专业化经营领域租赁资产为主,规模占比达到30%),以弥补省内专业化经营资产的欠缺。
  等等。

  (三)优化负债结构,控制资金成本。
  1、加大五大国有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简称全国性银行)的授信额度和用信比例,力争占比由去年的30%,上升到约40%;
  2、发行金融债和绿色金融债;
  3、资产证券化ABS及类ABS;
  4、扩大保理、海外(人民币)负债;
  5、努力扩大非银股东的定期存款;
  6、探索票据支付方式;
  7、通过多渠道、多产品及期限的合理组合,在保证流动性安全的前提下努力降低资金成本。

  (四)着力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1)既抓全面风险管理,更要抓重点领域的风险管控。当前的重点在两端,一端是政信类项目的流动性风险,要与地方政府(及平台公司)一道,在处置资产分步降负债的基础上,以项目置换及租金支付计划调整等方式,平稳渡过债务偿付困难周期,确保不“暴雷”;另一端是民营及中小租赁项目,脆弱的经济实力和狭窄的资金调剂空间,稍有不慎,一笔销售货款不到按期回收,一笔到期债务不到偿还,将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由流动性风险急刷下滑演变为终极风险。

  2)流动性风险始终是租赁公司的第一风险。在资金面相对宽松的大背景下,也不能过度追求负债与资产的期限错配效益,特别是面对区域风险,租赁涉足的行业风险及公司股东等特别风险因素,绝不可在流动性风险上掉以轻心,须警钟长鸣,如履薄冰,谨慎安排,多重保障。

  3)迅速果断处置不良资产。面对不可回避的资产不良,摒弃幻想,果断行动,多方出击,才能防范冰棒效应,占居主动,最大限度维护出租人利益;相反瞻前顾后,犹豫徘徊,怕担责任,行动迟缓,将错失良机,增大后期的工作量与清收难度。目标是务必将不良率控制在行业水平之下。

  4)强化规范操作。第一,从精细化运营与管理入手,严控逆程序操作,严控契约、项目重要资料空缺,只有将金融作为典型契约经济的精神植入每一个操作者内心,细化到每一个操作环节,否则必将留下巨大的风险隐患。第二,强化数据治理,无论是人行、银保监、地方金融监管局的金融统计与监管监测,还是征信管理等,任何一不留意的疏忽,将给机构声誉带来不可小视的风险。第三,严格反洗钱作业,杜禁洗钱风险。第四,严格制度的及时查漏补缺和及时更新,以保证先有制度(有规定)后办业务的规范化,更为重要的是制度的执行到位,避免制度留于形式,有制不遵、有章不循的问题。必须对操作风险0容忍,才能保证规范化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