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发言主要围绕绿色租赁谈一下自己的感受。虽然绿色产业已经形成了标准,但是我们心中有自己的衡量准则。自从国家倡导绿色租赁和绿色金融以后,很多金融机构一夜之间变成绿色金融机构,但是我们并不这么认为,我们自认为在真正绿色的行业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希望和大家分享。

绿色的发展一定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我们国家无论在环境,还是在产业领域,都把绿色品牌说得非常清楚。很多教授和学者都阐述过绿色的含义,第一可再生,第二低排放,第三无污染。光伏领域非常符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先对绿色产业、绿色项目进行了界定,中信租赁在绿色领域当中的占比非常高,在同业也是比较靠前的。我们主营项目就是绿色的光伏电站,很多同志不在电力行业不是很清楚,我们所持有的光伏电站每年可以提供44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可以满足244万家庭一年的用电,相当于节省495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2亿棵植被种植。

我想先介绍一下为什么在开业的时候选择这个行业,这也是同业关心的问题。我们从开业到现在一直坚持这个领域。当时我们进入光伏领域有三个想法。第一,我们做的行业一定是国家支持的;第二,我们要做的行业一定是银行不敢做、不能做、不会做的;第三,这个市场足够大,有利于今后的进一步的发展。

租赁业务跟银行的公司业务不一样,银行看重利润兼顾安全,租赁业务除此以外,还要“名利双收”。

可再生能源迈入新的“黄金十年期”。我们只介入电站,直到今天我们只有电站,没有生产企业,没有上游企业,我们只做入了国网的电站,现在分布式的电站做得不是很多。

2018年出现了剧烈的动荡,出现了新政,国家说逐步取消补贴,开始了平价上网的过程,补贴没有了,光伏领域还能做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们直到2019年新的装机容量仍然是23G瓦的规模,按照70%来计算,未来将近1千亿的融资需求,我们觉得机会很大,而且风险很小。现在回头看,没有一笔逾期。

去年531以后,我们也逐步在风电领域做一些尝试。今年1—5月份,风电的并网装机容量达到6.88G瓦,所以现在的趋势是光伏、风电领域国企大举进入,尤其是传统的发电行业,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响应国家号召,第二国家采取一个绿证的制度。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状况。2015年获批开业以后,真正开展业务是2015年下半年,截至2019年1月30号,我们的资产余额是500亿左右,实际2017年我们已经超过500亿。当时我们提出三个“一”,一百个人,一千亿的规模,一千万的人均创利,三年的时间在港交所上市。虽然这个宏伟的想法没有按时落地,但人员规模在100人以内、人均创利达1千万,我们均已实现。

有人说中信租赁是官二代,我们确实依托中信集团和中信银行的雄厚背景,再融资渠道非常的畅通,虽然只有40亿的资本金,但获得了各机构累计授信超过1900亿,融资条件非常有优势。下面介绍下公司主营的绿色租赁领域。

第一板块是清洁能源,主推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目前是业内光伏电站持有量最大的租赁公司。跟全国排名前十位的行业龙头有紧密的合作关系,还自主研发了光伏电站的国家评审专利。

第二板块是高端装备,现在有100亿不到的规模,现在还在推IDC的项目,这个业务发展得比较快,未来一两年努力发展到全国前三名的水平。

第三板块节能环保,在做一些污水处理、垃圾、污染物的处理等,规模大约几十亿。

第四板块新能源汽车,我们算是国内比较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租赁公司。新能源汽车从三个方面进行突破,一个是城市公交,政府强烈要求城市公交全部改成新能源的车;二是城市货运,城市货运也是政府推行1公里之内不允许传统车进行货运;三是城市的出租、专车等也在转向新能源,比如贵阳、重庆今后出租车必须使用新能源车。

第五板块是民生事业,我们也做了不少,有一些单价上亿的医疗设备。

这是我们公司的主营业务板块,前面四个板块都是绿色的。

我们租赁公司成立到今天开始,自营业务量达到80%以上,各分行推荐的不足20%。我们做的还是不错的,现在不良率非常低。但其实只是在绿色领域当中做了一点尝试,就像刚才各位领导介绍的一样,还要在“新环境、新能源、新材料”多做一些努力。

下面谈一些需要不断探索的事情。

1.存量和新增业务的选择。存量和新增业务的选择首先要国家支持。其次选择银行和租赁的差异化定位,适合租赁行业特色的领域。最后,这个市场一定要足够大,否则选择余地太小。

2.运营模式创新。尝试推行以“优质电站”为根本、企业有一定担保能力、引入专业第三方运维团队的业务模式创新,切实践行租赁业务思维向资产融资、项目投资的转变。

3.经营性租赁。在真正具备电站质量识别和专业化运营能力后,整合电站资源方、开发建造商、设备供货商和运维方等主要链条资源,投资运营电站,把租赁融资+融物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4.撮合交易。在光伏新政推出后,存量的收购兼并呈爆发式增长,我司研发的针对电站的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将为业务部门的撮合交易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5.精细化管理。在价值发现方面,我们持续针对经济与市场的变化,深入市场调研主营业务发展趋势,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完善制度方面,主动适应严监管,持续修订、补充、完善制度并严格执行;在客户分级管理方面,全面梳理存量客户,制定各行业营销名单,精准营销优质客户,抓住重点行业、重点客户、重点项目,做深做透高价值客户并进行分级管理。
 
我们在绿色租赁的实践中,也遇到了各种困难,道路是坎坷的,保持专业化态度以及深耕行业的定力是必要的,中信租赁将继续坚持产融结合,聚焦细分市场做专做精,深化金融同业合作,拓宽金融同业合作空间,建立产业链金融工具解决方案,提供增值服务,为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