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小微租赁蔚为风潮,有的租赁公司结合股东背景的优势,与区域性银行合作,与政府合作科技型企业,还有与核心供应商合作展开供应链,其中有很多人相信专业的风控可以解决中小微企业的风险,譬如运用行业共性与风控专家来解决。但很多前仆后继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行的。

  笔者从事10多年的中小微租赁,在年轻时常听到资深专业的风控主管在判断风险的“嗜好”,譬如,公司名字不吉祥,暂缓!公司大门的风水不好,暂缓!老板的面相不福气,暂缓!或是跟同业打听,同业欲言又止的语气,暂缓!不禁感叹身为中小微企业的风控专家,真是多才多艺。这些其实是因为中小微企业的高度信息不对称,在判断案件承作与否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小微企业有二大特性,高度信息不对称跟抵抗风险能力低,中小微企业因为规模小,像小船一样,更具效率与弹性,把握住细分市场可能划的比大型企业快,经营绩效更好,但只要市场一有波动,小船因为规模小抵抗能力弱,产生违约风险的概率更大,所以中小微企业的风险常常不是发生在现在,而是发生在未来。加上中小微企业的行业共性没有大型企业来的显著,这几项特性注定中小微企业没有办法像依靠大型项目一样运用专家的风控手法来最大程度的降低不良率到预期范围,而要辅助对于资产管理的预测跟动态调整,在违约率一有波动的征状时及时转向,调整资产组合,进而规避掉未来的风险,或是因应可能的风险调整风险成本。所以有志往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建议单案金额在2000万以内),建议要愈早愈好的做好数据沉淀的规划,尽早的做好资产管理。可以说没有成熟的资产管理体系的中小微租赁公司,很难将不良率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在未来愈能掌握量化风险,就愈有可能在市场上筑起护城河,在大陆所有金融体系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只有37%,但在台湾地区与日本光银行体系的支持即达60%,加上小微企业对价格相对不敏感,所以小微市场是个高利基、高天花板、高护城河的赛道。除了量化分析的资产管理方式,在小微业务模式中,线下团队的搭配是很关键的。2B与2C不同,永远都需要线下团队,而且需要精细化管理、也要更有效率的顶层设计去突破因为高度风险不对称而带来的风险逆选择的痛点。

  风险逆选择的意思是,当风险定价的本质是不违约的借款人一起为那一小部分违约的借款人“埋单”,来支付那部分坏账损失,本质是一种保险制度(全体人支付保费)。但因为高度信息不对称,导致高风险的借款人有机可趁,而产生来借款的人都是天然的违约机率较高,而造成风险定价的失败。如果没有可靠的线下蚂蚁团队与特殊的顶层设计,那么风险的逆选择几乎会成为所有中小微租赁公司的痛点。

  很多人问没有这么大的资产包要怎么做资产管理与量化分析,业界知名做中小微企业的租赁公司在20年上系统时,资产只有15亿,而且是用EXCEL表辅以人工计算。2B的模型,算法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对业务的理解,譬如在经营五大构面中对于重要违约因子的判定3个月高度风险的行为因子的萃取,对于欺诈手法的人性理解,对于中小微企业客群的了解。

  但做好资产管理的最重要的其实是做好数据沉淀的规划,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早,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数据需要不断的清洗,结合客群的状况做磨合修正,从开始建模到真正稳定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晚一年开始,就晚一年结束,事实上在违约样本不足时也可以运用特殊的数量分析方法做建模。尽早的开始,才能将信息数字化与决策流程数位化,沉淀下来的数字才能有好的质量,才能使用量化分析持续的做客观修正。当模型成熟到一定阶段,就可以做成决策引擎,代替一部份的人工做预筛,进而降低风控团队的规模。譬如运用模型预筛80%的项目,剩下20%才进入人工授审阶段。

  如果没有系统的规划,就要考虑风险成本的计提要比预期再更高一些,银保监会建议的小微的拨备(风险成本)是一般项目再加上3%,那应该至少是4%,租赁公司属于非银体系,风险成本需要再计提高一些。而有成熟资产管理体系与有效率的线下团队的搭配的租赁公司,不良率在历史经验上可达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