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金融行业改革持续深化,金融租赁行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金融依托,面临“资金荒”和“资产荒”的双重困境。在经历了 “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金融租赁行业增速放缓进入“白银时代”,企业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建设和基础管理制度的完善。

1、租赁行业增速放缓,当前行业人才缺口仍然较大

虽然金融租赁公司人员数量增速放缓,但并不代表行业人才已经达到饱和状态,行业人才缺口仍然较大。经过估算,中国已经开业的67家金融租赁公司中,总共从业人员不超过6,500人,且地域分布较为广泛。除了北京、上海、深圳等金融租赁公司设立较多的一线城市或周边城市,其他地区的金融租赁公司经常面临市场上无人可挖,专业人才极度匮乏的市场行情。

2017年以前,金融租赁行业公司数量每年以大约30%的速度持续增长,但自2017年11月至今将近2年的时间中,仅有中车金融租赁1家新公司开业,公司数量增长基本停滞。除了金融租赁公司数量增速放缓,金融租赁公司平均人员编制增速也持续走低,从2016年的24.2%下降至2018年的10.2%。

2、资金类人才数量快速增长,资金部门职能定位由中台部门向前台部门转换

从2015年至2018年,金融租赁公司整体人员编制平均增加了61%,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其中,资金类、租后资产管理类和后台职能部门人员增幅明显,管控职能、租赁业务与商务支持职能人员增幅相对缓慢,也导致金融租赁公司人才结构在过去几年中发生一定改变。

*说明:

1.管控类职能包括风险、法律、合规、反洗钱、内部审计等。

2.后台职能包括财务、行政、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董办党办等。

在2015年以前,资金部门在金融租赁公司中通常定位为中台部门,但在麦理根金融团队2019年的调研中发现,有60%的租赁公司将资金部门定位为前台部门。随着职能定位的变化,资金部门将专注于更加企业融资职能,包括银行授信和关系维护、发债融资和发行资产证券化等,而不再承担公司自有资金投资以及公司内部现金头寸管理的工作,将金融市场部与计划财务部的职责进行更加清晰化的划分和隔离。

随着资金部门的职能定位、承担职责发生转变,对资金部门的考核指标也有所调整。当资金部门定位为中后台时,对资金部门的考核以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为主,在公司利润达成的过程中,资金部门主要负责“守住下线”,即控制资金成本。但当资金部门逐渐定位为前台部门后,除了要对资金部门考核融资成本指标,同时还需要考核项目利润指标,综合考核公司利润的达成情况。是否对资金部门考核利润指标也成为将资金部门划分为前台或中后台的关键影响因素。

伴随考核指标发生变化的,是对于资金人员的激励方式,传统的目标奖金制不再是对资金人员主流的激励方式。只有四成的租赁公司表示,目前仍然对资金部门采取单纯的目标奖金制进行激励,而在将资金部门定位为前台的群体中,仅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对资金部门采取单纯的目标奖金制激励。越来越多的公司考虑使用目标奖金+超额提成,或者单纯提成制的方式激励资金部门的员工。

同时,有30%的公司表示对资金人员有专项奖金的激励方式,主要奖项为债券发行成功奖,即在债券发行成功时一次性发放,鼓励资金部门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但各公司发放额度差异较大。

3、行业离职率居高不下,薪酬增长始终处于金融行业较高水平

2018年,租赁行业员工平均流动率接近16%,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从离职原因调研中可以发现,造成金融行业员工离职的首要原因已经不再是薪酬外部竞争力,而是职业发展机会有限,金融行业员工更加关注个人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前景。同时,对工作地点或者工作环境不满意成为排名第三的离职原因,这一转变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凸显了新生代员工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所考虑因素的变化。

2019年,中国内地整体金融行业平均固定薪酬成本增长为9.0%,而租赁行业固定薪酬成本增长达到13.7%(考虑编制增长因素),继续成为调薪率最高的金融子行业。具体来看,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成为基本工资平均增幅最大的职能,这也和近年来后台职能部门人员频繁流动有关。另一方面,调薪向后台职能部门侧重也体现了对于不同类型人员激励保留手段的区别,对于中后台人员,公司主要通过增长固定薪酬对员工进行保留,而对于业务、资金等前台人员,公司主要通过优先分配绩效奖金的方式对员工进行保留。

4、租赁行业应届生薪酬水平不断提高,竞争式的人才培养理念更符合”小步快跑“的晋升理念

由于行业专业人才的高度紧缺,越来越多的租赁公司选择通过应届生培养的方式搭建人才梯队,行业应届生薪酬水平水涨船高。在年轻人才的培养理念上,公司需要明确“三观“,即选才观,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育才观,如何使用、培养人才?以及励才观,如何激励、保留人才?

通过对人才培养”三观“的梳理,我们在金融行业内总结了3种不同的年轻人才培养理念。在业务竞争越发激烈的环境下,如何加速人才成长,帮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年轻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同时,鼓励和提倡一定的人才流动和汰换,也成为使真正优秀的人才有快速晋升机会和较高薪酬增幅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