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业务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引入中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却始终处在一个相处尴尬的局面,没有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中,2015年,随着汽车金融业务的崛起,融资租赁业务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政策支持,资本入局,一家家融资租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融资租赁业务似乎也迎来了春天的脚步。
 但是,仅仅三年以后,我们面临的却是汽车融资租赁行业的种种乱象。各种“套路贷”层出不穷,融资租赁行业收到了空前的质疑。然而,看待某种乱象需要从三个方面去解读。其一:究竟是何种乱象?其二:各种乱象产生的原因。其三:如何解决各种乱象。
 这篇文章,笔者试图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和解读,希望尽可能的还原事情的真相和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供读者参考。
一、汽车融资租赁行业究竟存在何种乱象?
通过不断的归纳和总结,笔者发现:所谓乱象,也在依循着从浅到深,逐层递进的演进路线。在市场上,汽车融资租赁行业主要存在着业务嵌套、收费不明和管理混乱三种主要的问题。而且环环相扣,相互交叉,形成各种形态不同但原理相同的种种乱象。
首先是“业务嵌套”问题,也就是将传统的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与融资租赁公司的租赁业务相互混淆,相互嵌套。通过银行传统业务的低息和标准化产品吸引客户,通过融资租赁业务产品收取高额费用。利用客户对金融知识的匮乏,从而将产品交易结构变得复杂,采用引君入瓮的策略,一步步诱使客户进入圈套,糊里糊涂的完成交易,从而达到瞒天过海的目的,赚取高额收益。更有甚者,在客户签署的合同中预留伏笔,为采取不合规、欺骗的手段和方法提前做好应对,并未后续欺骗或非法的行径提前做好准备,可谓防不胜防。
在我们采取的消费者回访活动中,有很多消费者反馈:业务人员未详细告知业务种类、流程、注意事项以及收费标准,甚至冒充银行等金融机构名义开展业务,骗取客户信任,从而骗取高额费用。
  这种情况在“车抵贷”业务中尤为突出。不法分子将“车抵贷”业务和“售后回租”业务相互混淆、嵌套,甚至于银行的传统消费贷款业务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将业务交易结构复杂化,以便更容易赚取高额违规、非法收益。
其次是“收费不明”问题,主要体现在隐性收费过多且收费不合理。很多不法公司和个人借助客户对于金融业务的不熟悉,且监管层对涉及的收费标准不透明、无依据的前提下,通过制造阴阳合同,甚至不标明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欺诈客户,获取高额不法收入。如“车抵贷”业务中的“砍头息”、高额手续费、GPS安装使用费用等,甚至会人工的制造“超融”的现象,骗取非法利益。

同时,有些公司甚至会有意不告知客户贷款的真实出借方、以及还款路径和方法,将客户还款路径复杂化,代收客户月还款。将部分不法费用与客户应向资方正常还款的费用捆绑收取,从而隐瞒和切断客户与真正资金出借方的联系。甚至会形成资金池,恶意占用、挪用客户资金,产生非法收益所得。
  第三点是“管理混乱”的问题,这也是造成种种行业乱象的根源所在。主要体现在对产品、人员和贷后管理等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需要具备向不同资质、不同要求的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产品的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失去最根本的规则和底线。盲目的创新其实约等于自杀。如果根本不了解客群、缺乏产品设计能力和有效管理能力,就贸然退出融资租赁“1+3”产品、一证贷等产品,所谓的灵活性具备了,效率也提升了,但引来的结果也必然是后期混乱的市场乱象与逾期风险的频出。
  风险频出自然会带动催收行业的发展,而当暴力催收、处置车辆竟然成为了一种牟利的工具时,可想而知,这种乱象已经猖狂到了何种程度?租赁物的资产管理被简单粗暴的理解为车辆清收和处置,就已经意味着后期会有不断问题发生,我们缺乏的是静下心来的摸索、积累、学习和敬畏,当一切都只和利益挂钩的时候,注定不能长久、有序、健康的发展。
  融资租赁从业人员更是鱼龙混珠,越是市场下沉,从业人员的整体质量就越差,很多人既不懂金融,也不懂汽车。往往借着汽车金融的外衣,实际上去从事着各种违法的勾当。也就引发了种种乱象的不断出现和升级。
任何事情都不会孤立的发生,都会有其发生的原因,种种乱象的发生也必然会有其背后的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了汽车融资租赁行业的种种乱象呢?
  二、汽车融资租赁行业种种乱象产生的原因
    从本质上看,笔者认为乱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监管不到位;二是融资遇短板;三是管理能力差。
几十年来,我国的融资租赁立法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截止到目前,行业期盼的融资租赁法规仍然没有出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缺乏法律的约束和规范,使业务在开展中无章可循。那么,必然会引发无数乱象,这才是乱象产生的根本。
在积极提倡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的前提下,却始终没有对如何实施有效监管进行规范。直到2019年,才明确融资租赁企业全部归属到银保监会统一监管,但是到底如何监管,如何有效实施监管,目前仍是雾里看花,没有一个明确的路径和措施。金融业务一旦脱离有效监管,在巨大利益的引诱下,又怎会不出现种种乱象?
  一个没有规则约束的行业如果向有着明确规则约束的行业融资,那么融资成本、融资渠道自然不会通畅。这也就产生了融资租赁行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融资路径不通畅,成本过高,那么企业必定会在有限的资金中获取最高的收益,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层层向下传导过程中,高成本必定会对应高风险的客户,企业为了自身的安全,也就只能选择不断提高客户的违约成本,扩大自身收益来对冲风险,久而久之,各种乱收费的现象也就层出不穷了。

面对各种问题,依旧要回溯本源。在众多从事汽车融资租赁行业的企业和人员中,大部分从业人员来自银行和金租,而面对的客户却是四线以下城市和农村的客户。也就存在着业务提供者和业务需求者之间的认知不对称。如果照搬一、二线城市优质客户使用的产品和管理方式,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错配性,也就会从根本上诱发各类风险的产生。同时,对于下沉渠道的管控能力弱的问题也就显现无遗。不了解市场,不了解客户需求,不了解客户特点,不了解渠道,一系列的不了解层层叠加,最终就演变成了行业中的种种乱象。
  面对诸多乱象产生的原因,有必要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以便读者能够更清晰的有所了解。
第一:在立法和监管不到位的前提下,融资租赁业务的核心优势“灵活性”反而成为了最大的问题所在。灵活的没有边界,就会丧失对风险的管控能力。
第二:金融行业的核心在于管控风险,管控风险最重要的一个字是“稳”,互联网发展过快、过于灵活的代价就是丧失了稳健性。这也是充满哲理的二元辩证法的核心体现。
第三:融资租赁业务的核心在于资金筹措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瘸了一条腿的业务,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类信贷业务。
在初步了解了汽车融资租赁行业存在的乱象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后,我们有必要也是最关心的就是如何破局,将汽车融资租赁行业引导回正确的跑道。
  三、如何解决汽车融资租赁行业的种种乱象
种种乱象既然已经发生,与其究其原因,不如找寻解决的答案。在如今看来,无非两条主线。其一:架好沟通的桥梁,创造良好的环境。其二:找准自身的地位,强化自身的能力。
  解决第一个问题,建议由融资租赁协会统一牵头去完成。协会的作用不能只是搞搞表面的研究,组织一些会议,反应一些问题。而应该充分的发挥管理机构和融资租赁公司有效沟通的作用,成为一座坚固的桥梁。要做的事情其实有很多,比如说:积极推动融资租赁业务的立法、加强融资租赁业务的普及与宣传、建立行业有效的自律组织、建立适应融资租赁行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提升融资租赁行业的能力建设等等。这些工作都需要脚踏实地的做到实处,如何使各个地方协会真正的起到应有的作用,采用何种机制,使用何等方法,都需要我们相关机构认真的思考和实践。
有句老话叫“打铁还需自身硬”。从事汽车融资租赁的企业,想要解决问题,根本上还要从自身上找问题,找原因,找解决办法。在本文中,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加强资产管理能力的建设。资产管理是个辛苦活,但也是从事融资租赁行业无法回避的核心能力,也是传统金融行业与融资租赁行业的最根本区别。不了解汽车行业、实体产品、客户特点、车辆生命周期特点以及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那也就从根本上不具备开展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的实力和能力。一个汽车融资租赁行业的企业,必须要具备知晓消费者汽车资产在租赁周期中,遇到的各种合理问题和需求,并能提供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才是立身之本。
第二:回归业务本源和初心,本源和初心是什么?就是通过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经营风险,创造价值。而不是仅仅为客户提供一笔购车的资金。我们要具备为不同客户定制不同金融产品的能力,通过差异化的服务和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核心诉求,从而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体现我们自身的核心价值和能力。而我们的核心能力建设总结起来无外乎两点。第一: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和产品的能力。第二:让客户能够轻松地享受到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只要我们围绕以上两点开展工作,我认为就已经找回了初心。
第三:与时俱进,在不同的结构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在现阶段,我觉得核心价值取决于具备的资源。如果资金充沛,就努力提高产品设计和服务能力,强化资管能力,给客户提供不一样的服务体验,通过创造价值获取利润。如果资金缺乏,那也可以成为一家阶段性的助贷机构,为资方导流客户,并做好资产管理。获得资方的认可后,也更便于提升我们获取资金的能力。有了资金,有了资产管理能力,那个时候,我们才能说: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每篇文章,都该有个紧扣主题的结尾。今天这篇文章的结尾想用几个定位来结束,希望我们的汽车融资租赁公司,都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行业的翘楚。
对于客户,我们是合格的经纪人。对于渠道,我们是合格的管理者。对于资方,我们是合格的合伙人。对于监管,我们是合格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