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由超高速发展逐步回归理性发展。目前,融资租赁行业面临租赁资产荒问题突出。2020年前3季度在社会融资同比增长13.5%、银行信贷增长近13%的背景下,融资租赁却比年初下降2.2%(<<金融时报>>“2020年1-9月中国租赁业发展报告”发布)。用一些媒体人的说法是租赁由野蛮生长迎来首次负增长(属矫枉过正),正转入中长期理性成长阶段。可以预言,“十四五”期间,中国融资租赁将以转型为根本特征,由高速度转到高质量发展模式。我们主张,中国融资租赁在“十四五”期间,数量上将保持略高于国民经济(GDP)发展速度,主要呈现质的转型,具体表现在———
一、股东资质是获得银行授信的关键
中国融资租赁发展第一个40年几乎与中国经济快速上升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步发展,融资租赁主要发挥其融资的功能解经济快速发展中资金短缺之渴,形成以融资为主要功能的回租业务占比高达80%以上的独特格局。一旦社会资金宽裕(比如2020年为抗疫复产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回租市场萎缩,行业出现较为严重的租赁资产荒。

直租和经营性租赁更能展现租赁“融物与融资相结合”的特性,而且只有建立于融物基础上,以可变现的租赁物缓释部分信用风险(须强调的是,还得同时考察承租人主体信用),从而降低融资租赁业务门槛,改变租赁单一赚取利差的盈利模式,由此锻造融资租赁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租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亦是政府、监管政策的导向)。

直租和经营性租赁知易行难。我们主张从厂商促销租赁和产业链供应链租赁(抓住与核心企业合作),打开直租和经营性租赁的业务来源及风险控制的关键。亦可递延考虑与物流、机械加工、大数据等专业化园区合作获客和把控承租人经营状况,落地租赁物管控以缓释信用风险的功能。

直租和经营性租赁的稳步向上发展,也可带来设备类租赁占比的上升。我们呼吁,到“十四五”期末,直租和经营性租赁占比应达到15%-20%,设备类租赁物占比应达到50%以上(即行业及格线以上)。与此相应的,主要依靠政府信用的融资租赁业务占比(对于到2020年成立5年左右的准新公司而言)应降到50%左右。

二、突出重点,加大(行业)专业化经营特色

融资租赁专业化的终极目标是租赁物的专业化经营,但又不可能一蹴而就,专业化分步走的路径是由行业专业化逐步发展到行业客户专业化和租赁物专业化。“十四五”期间可大力深耕、做强做大特色(有巨大潜力的“4+3”)行业:

一方面是发扬韧性,继续抓好四个行业---

1.先进高端设备的制造与推广使用。

2.推进5G技术运用,以信息化(包括AI、大数据)带动工业化发展。

3.支持粮棉油肉蛋奶等主要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与供应,保持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坚决巩固粮食安全;同时顺利实现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平衡过渡、无缝连接。

4.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化,实现节能、减排、降耗的提升。

另一方面鼓励创新,开创性抓好三个行业---

1. 科技型租赁将迎来超常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技创新进行专项部署,放在“十四五”规划任务的首位,这是我党在研究制定五年规划史上的第一次,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无论是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还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国家科技部部长王志刚针对健全基础前沿研究(也可放宽到整个科研投入机制)提出“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多元化的机制,推动基础研究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适当方式加大支持,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扩大基础研究资金来源”。进一步讲,要“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协同互促的政策体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大金融市场工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贷产品体系,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直接融资作用”。融资租赁正是可以解决科研实验、检测等设备类中长期资金的专门金融品种,必勇担责任,鼎力支持科学研究,从小型实验到中型试产,直至规模量产的生产装备及科技新产品(新设备)的促销推广。

2.主动迎接老龄化时代的来临,支持以养老产业、检疫防疫、先进医药及全员健康为主的大健康产业。

3.逐步介入消费类租赁。落实五中全会提出的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格局,其中启动国内消费是一战略基点。因此,我们既要抓住供给侧改革,又要注重需求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以提升国民经济体系的整体效能。

在行业专业化经营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减法,逐步向专业化经营行业的主要设备的专业化经营靠拢,增强以租赁物缓释信用风险的能力;并从批量租赁物采购、成规模的售后服务市场、租赁物残值回收及二手设备处置等环节,实现多元化的收入与盈利来源。

三、加大投入,增强科技金融(租赁)支撑

以区域经营为主的中小(金融)租赁公司,推进行业专业化经营的发展,无疑将与业务的小型化、分散化相伴,特别是厂商租赁、产业链租赁、小微企业普惠型租赁及消费类租赁等,业务的地域分布广,单笔额度小,成交的时效性要求强,必须建立在线上审批和操作为主,因此,租赁公司的科技金融便由简单的风险大数据筛查、风险揭示发展到网上推广(业务与品牌)、线上获客、在线审批、线上办理(签订合同、支付货款、收取风险金及每期租金)等全功能,科技金融(租赁)务必配套跟进。在租赁行业中,平安租赁的中小企业在线系统、汽车租赁系统(比如民生租赁、狮桥租赁、易鑫租赁等)、民盛电子消费品租赁等,均已取得骄人业绩。对于高人均产出的大型(金融)租赁公司而言,不能大大落后于银行科技金融的步伐,需及时加大投入开发科技金融(租赁)系统。事不宜迟,奋起直追是首选。

四、大力支持平台公司的实体化、市场化转型

租赁支持实体经济,当然应支持向实体化、市场化转型的地方政府平台企业,实施的步骤是分公司、分行业、分地域每年提高平台公司实体化经营收入对有息负债的覆盖程度(称为收入负债比),至少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此为租赁业务去政府化见行动、有实效之举。

鉴于(至2020年末)成立5年的准新租赁公司大多在前期积累较大比例的政信及类政信租赁业务,有的公司占比高达80%-90%,我们认为一下子急转到纯市场化的实体经济还有一个适应过程(转得过急,控制不了风险会“翻车”出险),因此我们建议对于政信及类政信项目收回再投放(俗称“填坑”)规模可以考虑在类政信的民生类基础设施领域开展租赁服务,而当年新增规模的投放,则主要基于实体经济,直租、经营性租赁和设备类租赁,由此逐步提升经典融资租赁的占比。

五、防控风险,做好资产质量居第一位

2020年末政治局会议(研究明年经济工作)指出“抓好各种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人行、银保监局及财政部等金融主管、监管部门高层深刻分析、反复提示因国际保护主义、疫情、经济下行带来金融风险上升,并出台及时、大力化解风险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从更长远来看,中国金融资产(包括租赁资产)今天居全球第二之后,管好资产质量,保持金融与经济的平稳顺畅运转,比当期好的盈利更为重要,简而言之,活下去更具有长远价值。

因此,防范风险,保证资产质量安全的地位比以往更高,花的功夫将更大。当前金融租赁的拨备充足或处于盈利较高的窗口期,要用足政策,快速果断以各种灵活方式盘活、处置不良资产及潜在不良隐患较大的风险资产。在“十四五”期间,适当降低发展速度,将公司风险治理,规范运营,做优资产与负债结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绝不允许以粗放求高速,以牺牲质量换取当期效益,以短期效益牺牲长远利益。

特别是在银行类金融机构控制同业借款业务,防止信贷资金空转,控制影子银行及非标业务背景下,无论是金租还是商租,都务必以严格的风控,优良的资产质量和银行感兴趣的实体经济中设备类租赁资产,去获得更丰量的银行授信(包括保理),并打通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和保险资金、境外资金(包括基金)等渠道融资,否则融资租赁也将面临缺水(缺钱)之窘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