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第二届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在天津召开,本次大会主题为“新变量,新动力,新发展”。中关村科技租赁董事长盛紫璟在论坛中表示,中关村科技租赁董事长盛紫璟现在聚焦三大领域,中关村科技租赁在租赁领域中重点发展大中小型不同客户梯队,服务这样的客户群,一旦有风险我们能有效形成二手设备处置,化解风险,保障我们的安全。所以,目前我们的不良率控制在1%以内,低于传统银行的不良率。。

  以下为嘉宾发言全文:

  盛紫璟:尊敬的各位嘉宾,组经的租赁界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第二届全球租赁业竞争里论坛,也和租赁同行翘楚们分享我们在租赁工作中的心得和体会,也非常感谢新金融联盟搭建这样的交流平台,让我们共聚于此,交流经验。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是“为创新创业插上金融的翅膀”。

  大家知道,中关村一直叫“中国的硅谷”,我们也一直在学习硅谷的秘诀,今年1月我在硅谷学习了三周,感觉非常深刻。认为技术领先是硅谷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真正让硅谷成功的是其快速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的能力,就是产业化能力,而这种能力得益于硅谷构建的完备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特别是硅谷的科技金融,为科技创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大家都知道,中关村号称有2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大部分科技型企业都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通过商业创新、技术模式创新服务我们客户。我们总结了高科技企业的几个规律: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风险、轻资产性,因为这些特点有一些问题,达不到传统企业融资的门槛,我们也做过调查,在中关村获得银行授信的企业不到20%,中关村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我们控股股东中关村发展集团的职责所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关村科技租赁公司应运而生,所以它的诞生是为中关村科技型企业而生的,我们天生带有强大的使命感,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来成就科技创业者的梦想。

  在座都是科技租赁行业的专家,什么是科技租赁?到目前没有官方的定义,都是仁者见仁。我们去国家工商部门核准名称时被打回来了,工商局的官员们说,科技和租赁是两个行业,要么你就是科技,要么你就是租赁,你不能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我们说就是做科技租赁的,就是做科技金融服务的,你们把这两个字拿走我们就不干,做了很多工作,说服了工商总局把这个名称注册下来了,所以,对大家来讲科技和租赁合到一起,我们也开了一个头。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对科技租赁有了初步的认识,第一我们是为科技型企业服务的;第二我们以科技型企业需求为导向,为其量身定制的个性化解决方案;第三我们用投行眼光来筛选科技项目;第四构建为客户成功服务体系来化解科技项目风险。围绕科技租赁定义我们也有不同的经营理念。

  首先,融资租赁公司,在中关村这么多金融机构当中,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量身定制我们科技产品,所以要把我们的信贷产品、债权、股权投资形成一种错位的发展,差异化的竞争。

  第二,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客户成功,光有租赁还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要联合这些金融机构一起来提供投保贷租一起华的金融方案,解决客户不同时期的金融需求。

  第三,我们提供金融服务同时更多的还是要提供非金融服务,包括融资筹划、管理提升、客户协同等等,来真正帮助客户提高他在市场上的经能力,帮助他成功的目的。

  科技租赁本身是创新,过去两年多我们从四个方面,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风险管理做了自己独特的一些做法。

  1、产品的创新,科技型企业最大的特点是“三高一轻”,这样的融资成本要求我们必须个性化、多样化的,结合我们客户推出了9大融资租赁产品,这是目前我们形成新的产品,将来会推出新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在租赁和售后回租基础之上,积极满足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个性化的融资需求,开展集群租赁、创投租赁、售后租赁、经营租赁、并购租赁等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比如我们创新了从传统的厂商租赁模式创新了风险租赁产品,帮助企业创新了一种商业模式,从卖产品转变为卖服务,实现客户从制造企业向生产型服务业的延伸发展,增强中小企业的内生动力,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大家对新产品有不同的绅士,大家很犹豫这个产品要不要买,我们以租代售,形成体验式营销,与客户形成利益分享,风险共担机制,帮助客户共同打开市场。

我们的客户是打开加湿器的技术,这个客户技术已经有了十年,但民用市场一直打不开,民用处理器技术含量很高,市场一直打不开。2013年我们接触到这个公司之后给他设计了风险租赁,你不要再设计产品,我帮你卖服务吧,直接通过我们形成联合出租人,把产品铺到驾校,驾校不需要出钱买产品,而是学员在模拟器上使用时间来收费,形成分帐市场,这样一下就把市场打开了。去年只卖了30台模拟器,去年他和我们合作,形成了2000台的分帐模拟器合同。我们帮他改变了商业模式,从卖产品变成卖服务,形成了良好的市场。

  2、创新服务体系,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

  增值服务体系,公司提供了融资筹划、管理提升、政策代办、客户协同、技术服务提高用户的市场竞争能力,比如融资筹划,我们和银行、投资机构、担保机构来合作,让他享受一种金融服务同时能享受到另一家金融机构的服务,比如“银资通”产品,通过一个客户能拿到银行的授信,这是很难的,一般银行要抵押贷款,但银行看重我们对客户的筛选和质量认证之后会进行判断,所以银行能主动为我客户提供授信,纯信用的,一下帮助客户解决他短期流动资金的需求,包括我们和客户进行实验“投租通”,我们帮助客户解决了股权和债权融资,极大满足了客户的资金需求。

  我们做的管理提升也是针对中小企业,有的时候企业不仅仅是缺钱的问题,更主要的是缺管理和其他方面的问题,中关村的企业家大部分是技术出身,对技术、管理有问题,我们联合了本土咨询机构一起为客户提供免费管理提升服务,从战略、组织运营、人力资源等等帮他们梳理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目前在我们所有客户中免费推送这个服务,对中小企业来讲花几十万做一家公司管理提升他舍不得花那个钱,也没到那个时候,我们购买打包服务送给客户,对企业来讲大大提升了经营管理水平,对我们来讲,客户经营水平提升了,他成功了,我们实际花了小钱降低了我们自己的风险。

  这是我们和北京银行(601169,股吧)、工商银行做的融资通项目合作。这是我们获得客户的反馈,获得了非常大的帮助。

  3、创新商业模式,破解创新型企业融资难题。

  中小企业除了融资难还有融资贵的问题,我们和客户传统上是零和游戏,我们需要高收益,企业客户需要提高他的成本,如果客户要降低成本,我们就得降低收益,这永远是零合、矛盾的方面。我们怎么破解这种呢?就创造性提出创投租赁模式,创投租赁是兼具创投、租赁的特点,操作上有多种变通,比如有股权模式、债转股模式,和公司形成联合创投模式。企业发展初期,股价比较低,没有真正实现估值时我们不过多稀释创始团队的股权,给客户低成本的融资。给客户低股权之后,把客户当期成本降低一点,他把利润更多留给企业,在资本市场放大利润比较大。帮助企业形成良性发展以后,通过企业上市之后,我们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投资收益,弥补前期的投资。这种情况下,中关村获得的收益不是直接来自于客户,而是来自于资本市场,就形成了我们和客户的双赢。这非常适合科技型企业,因为他有非常好的成长,我们也愿意帮助客户成长同时也能有分享。

  4、创新风控体系,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传统企业不愿意做中小企业最大的原因是风险大。刚才王教授也谈到我们创造了奇迹,前两年我们不良率都一直维持在零。我们从传统风险理念上有突破,我们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首先要降低融资门槛,要弱化我们担保抵押条件,只有达到这个条件才能达到进门融资的条件,弱化了传统的担保和抵押以后,我们强化什么呢?强化三点,我们强调要以投行的眼光看项目。

  传统金融机构主要是看过去,看财务报表,看是否盈利,是否有抵押物,我们除了要看抵押物,要看企业真正的技术、团队、市场,甚至看他的决策,看他的激励,是否有未来,这是我们看企业的前提、前景,而不是盈利的企业。我们的介入真正帮助企业解决产业化最后一公里关键节点上提供给他助力,所以,我们是看未来选择客户。

  我们通过帮助来贴心服务的增值服务体系来帮助客户成功,化解我们风险。刚才说的除了融资筹划,管理提升以外还有政府政策的补贴,客户资源的共享、协同等等,客户成功了我的风险实际是最低的,这是我们一直在坚持做的,真心实意地帮助合乎解决他成长道路上的这些困难和问题。

  真的有不幸时,还是有风险怎么办?实体经济大家知道,这个市场是不可预测的,最后的底线是租赁物。科技型企业租赁物是非标,每个企业的租赁物是完全不一样的,怎么样通过租赁物保障我们风险最后的处置呢?有一条是集群化客户发展战略。因为对于外行人来讲,这些设备、租赁物就是一堆废铜烂铁,而对同行来讲就是宝贝,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现在聚焦三大领域,这个领域中我们重点发展大中小型不同客户梯队,我们服务这样的客户群,一旦有风险我们能有效形成二手设备处置,化解风险,保障我们的安全。所以,目前我们的不良率控制在1%以内,低于传统银行的不良率。

  公司成立三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什么是科技租赁,也一直在这路上探索。用四句话来总结,产品个性化、服务综合化、客户集群化、团队专业化我们用这“四化”实现我们科技租赁的目标。我们中关村租赁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他的目标,完成科技企业的梦想,希望我们成为科技型企业重要的合作伙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