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经过十多年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最具普惠性、覆盖面最广、渗透率最强的金融创新业态。如今,凭借自身金融属性,互联网金融又开始作为主体产业进一步深入影响融资租赁产业发展——依托互联网金融在资金运作上的强大资金融通能力,互联网金融等企业与融资租赁行业的融合,正不断改变和提升传统融资租赁企业运作模式和效率,并开始重新定义传统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

  打破信息壁垒 提升资金融通效率

  一直以来,融资租赁在提升实体经济方面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从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提升实体经济、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无一不是依靠融资租赁的巨大辅助作用。就目前融资租赁地位来看,其已成为被国际公认的仅次于银行贷款的第二大融资工具。

  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融资租赁对提升实体经济上作用巨大,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因融资租赁企业本身及行业多年发展存在的多种客观制约因素,使得融资租赁对于小微企业发展及实体经济的作用并未能完全显现。究其主要根源,是传统发展模式对于融资租赁企业本身及需要资金的相关小微企业,最终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资金不足制约行业规模等问题影响行业向前发展。

  “融资融物”为体系安全性加码

  事实上,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融资租赁的互联网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助推,而相关互联网金融企业看中与融资租赁结合发展的一大原因,得益于融资租赁在“融资融物”特征下的安全性。

  首先,对于互联网金融本身而言,因其信息化、特色化、高效的运作机制,近年发展已验证其模式在资金融通上灵活,效率高等众多优势。而融资租赁本身作为一种集合贸易、金融、租借为一体的特殊金融产品,从设备等租赁到还款环节,资金始终作为其中的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租赁运营过程中。以融资融物为主的融资租赁与有着强大资金融通能力的互联网金融结合发展,可以极大降低相关项目整体风险,最大保障资金安全性,同时顺势提高整体资金流动性并提升金融资源配置。

  其次,抛开新模式本身所具有的融资融物全性外,依靠相关租赁企业经验积累,客观上企业通过对融资租赁公司租赁资产登记流转平台的创建,不仅提高租赁资产交易的效率,更加快融资租赁公司资产流动性。同时随租赁信息共享平台的完善,将能够促使融资租赁公司更进一步建立健全客户风险评估机制,来严格控制经营性风险。

  融资租赁互联网化引领行业发展

 在当下融资租赁市场,依托互联网,不少传统行业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基于产业经验积累,已实现资源的整合和模式创新,成功完成产业模式的升级发展。凭借互联网金融与融资租赁整合发展的优势,融资租赁业也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特征开始挂钩进行融合发展。

  顺势推动国内资产证券化进程

  抛开以上所述企业在细化新领域的创新发展,深入分析模式来看,互联网金融与融资租赁的融合发展,本质上是将存量资产出表后的一种资产证券化手段。传统意义上看,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化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对融资租赁而言,恰好最需要这类资产证券化的支持,以使租赁资产流动起来,

在融资租赁行业,现有市场中主要有两种已经在实践或正在探索的资产证券化方式。其一是通过融资租赁公司利用自身在租赁业务中的专业优势,完成租赁项目后,将融资租赁资产通过信托等合法手段形式转让出去; 其二是融资租赁公司将融资租赁项目租金收取权进行分离或重组,然后委托给信托公司,由其在金融市场上向特定投资者出售,投资者在信托期间享有融资租赁租金受益权,信托公司将投资者的购买金交付给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将应收租金折现,在消除了其资产负债表上相应项目的融资负债,实现表外融资。

  基于目前市场相关企业在不动产、能源领域的新模式带动,以及融资租赁在提升实体经济上的作用广度,在新模式得到发展的同时,势必将顺势推进国内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而综合当下市场环境及发展趋势,可以说融资租赁的发展已经迎来创新发展的变革期,对融资租赁企业而言,在创新发展新常态下,未来如何根植自身优势与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更好融合,将是行业中相关企业接下来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