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中国企业采购团向波音发出300架飞机的超级大单,工银租赁、国银租赁等租赁公司的高管们取代航空高管们吸引全球目光。
  11月初,中国大飞机C919正式总装下线,数十家租赁公司提前预定数百架订单, 为国产大飞机梦想注入强劲力量。

  在近期的媒体报道中,租赁成为高频词汇不是偶然。租赁行业自8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进入中国,从引进到90年代后期遭遇风险爆发,恰逢亚洲金融危机继而进入整顿规范期,在一段时间的沉寂,思考,酝酿后,进入2006年后中国融资租赁业再度复兴,步入创新发展期。今年融资租赁业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一系列关于扶持政策和方针的决议在9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得到落实。简政放权,调整结构,创新业务模式,利用好“互联网+”,成为会议针对融资租赁产业的核心指导内容。

全国租赁资产交易平台(普资所)董事长王丁辉也表示:“融资租赁行业目前在中国渗透率仍然很小,发展前景无限。从国内市场环境和海外经验看,作为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机制,融资租赁具有便捷、直接、融资与融物结合的特点,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说,与成本高、门槛高的银行渠道和周期长的资本市场上市渠道相比,融资租赁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等问题最为有效。”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升级、经济转型进入深度调整期。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等一批重大国家战略的快速实施,融资租赁搭上“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助推,使之成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点。

  融资租赁行业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融资租赁的融资、理财、促销三大主要功能恰恰能满足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所迫切需要的市场化运作,是科学发展观在现代服务业产业属性中的具体体现,也是经济方式转变中最具可持续发展,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型行业。

  融资租赁和银行贷款其实是异曲同工,都是达到为企业融资的功能。只不过融资租赁是通过融物达到融资的目的。融资租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在租赁期间将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这样既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了经济资源的发展效率和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又相应把交易的风险降到最低。融资租赁不仅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也是一种高级理财工具。最大的优势是盘活企业的存量资产,加速资产流动;改善财务报表,调整财务结构;减少闲置资产,提高资产回报率。融资租赁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可以促进企业的效益和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轻资产管理能力,加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

  在发达国家通过融资租赁促销是租赁业发展的主旋律,大到飞机,轮船;小到家具,办公用品都可以通过融资租赁实现,它可以极大拉动社会消费而消费者也大大受惠。在美国,租赁业通常占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的30%以上,而中国长期以来仅仅是1%左右,市场空间不可估量。

  其实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下,融资租赁行业蓄势待发,但同时受制于融资租赁行业的同质化严重,业务量不足,经营效率低;此外政策法规,业务模式,人才培养都是行业急需解决的短板。

据普资所相关人士了解融资租赁业资金筹措单一,租赁资产流动性差是制约租赁公司和行业前进步伐的一大瓶颈,虽然眼看庞大的市场规模,想发展却让行业举步维艰。在上海市租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俞开琪看来,“由于融资租赁的资产形成有两个合同、三方当事人,才能形成一个应收账款,所以交易过程中涉及出租方、承租方和担保方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一般的金融资产交易”。

  面对这些问题,普资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融资租赁+互联网成为下一个万亿金矿,普资所站在融资租赁业全局的高度,为行业搭台,为行业解忧。在普资所董事长王丁辉看来,直击行业痛点,完全建立在金融互联网创新基础上的普资所,凭借平台的专业服务和海量资源,让融资租赁公司可以在此实现租赁资产的交易流动,以及租赁收益权的转让或出表,从而盘活现有资产,解决企业融资来源和资本约束难题。而且在普资所这个全国租赁资产交易平台上,把线下的项目端,资金端以及担保,资信,信托等环节全部上线触网,形成一个和谐共处,各取所需的专业、透明、普惠、高效的生态圈。融资租赁公司和投资商等各个市场参与者互联互通,依靠普资所这个共同桥梁,共同语言,打通融资租赁市场的任督二脉,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王丁辉认为,虽然融资租赁的普及化还不够,作为具有一定专业度的细分行业,还不能做到普通百姓都能轻松理解整个融资租赁的操作过程。然而,一旦未来二级市场有所开放,“普惠”的过程就有可能实现。

  随着政策推进、行业不断发展和日益成熟,像普资所这样的平台优势会越来越突出,诸如精确的数据挖掘和加工,标准化的服务模块,不断优化的产品组合、交易结构、租金安排、风险控制等设计,高效的整合能力使得效率急剧提高,以及越来越多类似互联网金融工具对融资租赁行业进行的创新“改造”不断完善,未来融资租赁行业将可以真正实现拉动实体产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