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金融论坛在北京顺利举行,来自机器人产业的专家学者和投融资领域的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在工业4.0时代如何为机器人产业注入资本的力量。 “机器人金融”如何助力机器人产业发展?重庆两江机器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用实际案例进行了诠释,今年以来,致力于机器人融资租赁,该公司已投放出近10亿资金。 “让机器人去挣买自己的钱” 企业可大大降低成本 “如今做实业投资大,融资难,沉重的资金压力拦住许许多多中国本土企业,让我们错失了企业发展的良机。但如果能够像雇佣工人一样雇佣机器人,只需要按月、按季度、甚至一年就发两回工资就可以让它为你工作呢?甚至还可以解雇它、买断它。站在企业的角度,这就等于是租一个机器人来给我干活,再用它干活赚的钱交租金,最后交完了租金,机器人还归我所有,以后再让它继续给我干活,连租金都不用交了。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让机器人自己去挣买自己的钱’,这就是融资租赁模式在机器人产业的应用。”重庆两江机器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丰汇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洋在论坛上的演讲,为大家详述了这种新型融资方式是如何助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 据悉,相比于传统的银行贷款,融资租赁最大的优势在于没有抵押,不占用企业信用,释放出来的资金使用灵活,还款方式灵活,还有流程短、审批快、融资期限长等优势,还可以通过加速折旧,给企业省下一笔税费。 “以长安汽车为例,我们从一个机器人制造公司购买机器人租给长安汽车,他们支付首付款,以后分期还款。对他们来说资金压力小了,可以把钱投入到研发等其他领域。”重庆两江机器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裁黄健华认为,机器人金融的概念,其实就是将机器人的智慧与金融资本力量相融合,恰如“船”遇上“帆”,才能走得乘风破浪。 融资租赁立足重庆两江 服务全国 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离不开资本的推动,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今年10月,川崎duAro双腕机器人产品发布会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与此同时,川崎(重庆)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与重庆两江机器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未来川崎机器人将通过融资租赁方式,释放大量订单,辐射西部市场,带动重庆及两江新区机器人产业链发展,也将同步提升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的智能制造水平。 作为继浦东、滨海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拥有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战略地位。而重庆汽车、笔电产业实力雄厚,拥有较强的制造业基础。作为以汽车为优势主导产业之一的两江新区,其不仅在笔电、汽车行业拥有较强实力,在机器人领域的全产业链条式发展,成为两江新区投资关注的重点。 两江机器人产业园“‘一区五平台’是一个集整机制造、大规模应用、核心部件研发和应用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集群,以创新方式打造完整产业‘生态链’,有利于整个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据黄健华介绍,作为中国第一家专注于机器人领域的金融服务商,重庆两江机器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从今年3月正式运营至今,已经拥有十几笔业务,投放出近10亿资金。 而在此次金融论坛上,重庆两江机器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还与中国电子学会等单位签订了“机器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电子学会作为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社团组织,重庆两江机器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作为专业从事机器人融资租赁的创新型企业,双方将通过机器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提供信息服务,加强机器人科学、技术与产业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拓展合作领域。 “这仅是我们拓宽机器人融资租赁这一创新模式的一小部分行动。” 据黄健华介绍,助力机器人产业发展,重庆两江机器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还有更多的战略规划正在悄然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拥有密集的生产制造业,下一步将是我们拓展业务的重点区域,我们将会立足重庆,服务全国。” 今年八月,李克强总理指出,加快发展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服务于实体经济,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并拉动企业设备投资,带动产业升级。国务院连续出台《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和《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两个文件。而在两江新区,通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刺激市场需求侧与供给侧,通过融资租赁等方式,融资租赁模式不仅改善了区域智能制造水平,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机器人产业链条的延伸。 “如今,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融资租赁渗透率还不到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黄健华坦言,将两江新区机器人融资租赁模式推广普及,还有很广阔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