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号,东疆保税港区举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授牌仪式,位于工银和民生两家金融租赁公司的分站也同时启动建设,全国首批金融租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落户天津自贸区。今年内,将至少有3名金融租赁方面的高端人才进站展开科研工作。
15号,三块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牌匾被分别授予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和注册在天津的工银、民生两家金融租赁公司。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赵小川告诉记者,这在业内又是一项首创:
赵小川:在租赁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这还是全国首创的。2009年,东疆的第一单租赁业务就是我们跟管委会一起搞的,公务机境内保税的第一家项目公司。通过博士后工作站,会进一步促进我们跟东疆保税港区的合作,促进我们的业务创新。今年我们肯定会至少选择一名博士到我们博士后工作站来工作。
与民生租赁相比,工银租赁提出要“好事成双”,年内至少会招收两名博士进站展开科研工作。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执行总经理蔡斌说:
蔡斌:因为金融租赁很多事情前人没有做过,有些需要创新,需要研究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工行在研究方面有些传统,有城市金融研究所,工银租赁与南开大学还合办了金融租赁方向的研究生。博士后工作站启动后,年底之前准备至少招两人以上吧。
截至目前,天津东疆共注册租赁公司1557家,共完成656架飞机、11台发动机、80艘国际航运船舶、8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融资租赁业务,各类租赁资产总额接近5000亿元。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玉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也是希望通过吸引高端人才,助推行业长远发展:
张玉军:融资租赁是近几年我们天津对外开放的一张靓丽名片。尤其是去年天津自贸区挂牌以后,天津融资租赁产业聚集速度非常快。国内飞机租赁的近九成、船舶租赁的近八成,都是在这里完成的。为了融资租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人才做支撑。这次建立的博士后工作站,就是吸引和聚集更多的高端人才,为租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