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业是国家鼓励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的一个方向。
  前海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以来仅8个月时间,园区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即多达324家,占深圳的95%,占全国的17%。
凭借国内最快的增长速度,前海一跃成为国内融资租赁第三极,与天津东疆保税区、上海自贸区一起,进入国内融资租赁第一序列。
  纳入自贸区的前海具有三重政策优惠,且背靠珠三角和依托香港,其跨境人民币贷款正是吸引融资租赁业务的最大优势。
  据透露,着眼租赁行业的突出问题,前海将制定出台支持融资租赁发展的专项政策。目前,政策文本已基本确定,内容包括税务、外汇、监管、法律等方面,争取今年年中实施。
 曾经深圳的金融一大短板
融资租赁是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产生的实物信用与银行信用相结合的新型金融服务形式,是集金融、贸易、服务为一体的跨领域、跨部门的交叉行业。大力推进融资租赁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加快商品流通、扩大内需、促进技术更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发展融资租赁业,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深圳虽然是国内融资租赁起步最早的城市,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开始起步。但由于一直未出台专门针对融资租赁产业的扶持政策等原因,导致虽背靠华南实体经济市场,有大量的融资租赁需求,融资租赁业务却不得不绕道异地或境外操作,反而成为深圳金融发展的一大短板。“面对这种现状,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就要发挥想像力,积极主动,灵活处理,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前海管理局保税港口区管理处处长刘晓认为,过去很多本土企业不在深圳操作融资租赁业务,主要是因为融资租赁发展业务渠道尚未打通。
  为此,2012年下半年,前海开始研究融资租赁政策的设计。2014年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飞机租赁业发展的意见》,将前海与天津滨海、上海浦东并列为飞机租赁业的先行试验区,支持前海发展飞机租赁业务后,前海管理局会同深圳海关、市金融办、经信委,出台《关于推进前海湾保税港区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意见》,放行融资租赁SPV,并为飞机租赁开放更多海关便利。
  此后,前海融资租赁模式吸引了大量企业前来,已有前海航交所、蓝伯爵公务航空、星雅航空、先锋集团(下辖赢华租赁、中国融资租赁)、顺丰航空(亿顺融资租赁)、国银租赁、迈石租赁、前海牧得隆等多家航空航运公司入驻,渐成产业集聚趋势,形成了包括航空器材买卖、飞机融资租赁到公务机运营在内的高端航空服务产业链。
 跨境贷成前海融资租赁发力关键点
尽管前海在发展融资租赁上相比天津、上海等地起步较晚,但跨境贷成为其最大优势所在,被视为前海融资租赁的切入点和发力点。
  
  前海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条件得天独厚。其最大优势是跨境贷,可以直接融资。
  另一方面,融资租赁公司多为实体经济服务,而珠三角有巨大的产业支撑,市场空间非常大,也被认为是国内外大型融资租赁公司向前海集聚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了解,前海融资租赁的未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今年构建系统完善的融资租赁产业服务体系;二是2017年中期,建立深港一体化融资租赁市场和境内外融资渠道;三是2020年建立服务融资租赁国际企业引进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双平台式结构,融资租赁业务规模可达数千亿元。
  在发达国家,融资租赁的市场渗透率平均在15%-30%之间。但我国去年的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仅为5%,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企业数量和注册资金的狂热聚集,使得融资租赁行业成为了2012年最受瞩目的“蒙头赚大钱”的行业,融资租赁将成为未来金融发展的新的亮点,发展空间较大,因为不管是从融资租赁在GDP所占比重还是渗透率来看,我国现阶段和国际社会都有较大的差距,未来提升空间较大。融资租赁在各个国家GDP中占比不断波动,整体来看,发达国家占比都较高,金砖四国的占比在1%左右波动,但是中国的占比一直在1%以下,未来的发展潜力较高。
其实深圳有天津、上海不具备的很多先天条件,比如离香港近、外地融资渠道更便利等,所以需要大家共同支持配合,在竞争中形成真正的深圳业务。融资租赁是前海金融创新的重要领域,也是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服务业,将有助于前海打造成全球资源配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