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功能定位:融资租赁是一种金融(服务)产品,融资担保是金融中介服务。

  融资租赁直接借出机器设备等(租赁)物,实际借出的是资金。在中国金融严格监管体制下,融资租赁有三种业态。其中金融租赁属金融业,金融租赁公司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由银监会监管;外资(及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融资租赁公司由商务部(外资服务部门)监管;由一般(经营性)租赁公司升格为融资租赁公司(试点单位),则由商务部(商品流通服务部门)监管。

  融资担保则是金融服务中介,主要以自身的信用,在借款人(企业、客户)和贷款人(银行等)之间发挥专业的中介桥梁作用,提供风险分散服务,因此担保并不直接借贷资金,只有代偿后,才由虚拟的债权人(或有债权人)转变为现实的债权人。

  二, 报表(资产)反应:担保责任不进入资产,租赁物则进入资产。

  融资租赁公司出租的租赁物(如机器设备等)在租赁期内的所有权属于租赁公司,因而完全作为公司的资产(流动资产)在资产报表中充分反应。
  
  由于担保责任形成时,对于担保公司只是或有债权,因而担保责任不能以资产(债权)名义进入公司资产负债表(而只要代偿后,才列入暂付款或应收款)。

  因此,虽然担保公司可以承担的担保责任额可按资本金的1:5~10倍放大。但担保公司资产负债表反应的资产基本上对应的是资本金+风险准备金+未分配利润。即是说,基本上是以资本金为主,资产放大效应小。而融资租赁公司只要经营良好,融资渠道通畅,可按净资产的10倍做大租赁资产。现实经济生活中,全球和全国都有著名的租赁大公司,而担保公司的市场影响则要少得多(在全球更是如此)。

  三, 经营风险:融资租赁的风险最低,而担保的风险最大。

  融资租赁是物权和债权的结合。即是说租赁公司作为出租人,首先是拥有出租物的所有权,同时还要求承租人(作为债务人)尽可能提供资产抵押及第三方租金担保及余值担保。因此,在同等条件下,融资租赁的风险比银行都低,是所有债权人中,风险最低的。

  而担保,往往是借款人离银行放贷门槛尚有一定差距,要求担保公司担保后才可放贷。显然,担保的客户比银行直贷的客户的质量低。实际工作中,担保与银行抵押的差别在于:担保可接受以付款但缺证(土地、房产)资产作反担保;在量上,作为反担保措施的资产的抵押担保率高于银行,优质资产抵押担保率可达100%及其以上。可见担保在债权人及准债权人中,承担的风险是最高的。债务人违约后,担保人获得的保障最低。

  从另一个角度讲,租赁是富人的游戏,即越是发达的国家和越好的企业,融资租赁用得越多。从国家讲,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租赁渗透率最高,达30%以上,而落后国家运用得少,中国只有3%;在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沪穗等城市租赁运用得多,西部地区用得少;现金流量好,朝气的行业如电信、石油,远洋及内河航运、航空、运输等,租赁运用得多;西方发达国家优质,知名的大型设备(如通用的飞机发动机、医疗设备、西门子的医疗设备、电气设备、卡特彼勒的泵车等)一半以上是通过租赁实现销售。因此,融资租赁首先通过和大的,成功的公司合作,可快速作大资产,通过强强合作确立品牌和市场影响。反过来,担保从其一诞生之日起,就肩负扶助中小企业等弱势群体的历史使命(因而在中国,企业融资担保领域,政策性国有担保占主导地位),是天生与中小企业并肩的合作伙伴。如果担保公司去中小企业化而将主要精力用于扶持大公司大项目,既有违道德导向,人们也难以接受。

  四, 收益水平:融资租赁收益高于担保。

  中国融资租赁的收益率,可分为为三档。较低的一般在8~9%.主要是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他们往往只作单笔在亿元以上的优质大单(如飞机、轮船、通信、石油等设备);中档的为10~13%;较高的为15~17%(一般是小企业、小设备)。由于租赁交易的惯例、灵活的交易结构,对客户的门槛较低以及客户实际获得的好处明显,客户一般都能接受这个融资成本。仅以中档收益水平10~13%来考察,租赁公司在银行的融资成本一般为6---7%,因此租赁公司的毛收益率在4~6%。

  而担保费率一般在2.5~3%(大型国有担保公司的平均费率不到2%,金控担保2009年平均费率1.7%),不及租赁收益的一半。

  五, 与银行的依赖程度:租赁依赖银行(贷款),银行依赖担保(担险)。

  租赁需要银行的信贷支持,特别是在租赁资产证券化之前,90%以上的资金靠贷款(按净资产1:10放大)。

  银行则依赖担保,特别是政策性的大型国有担保公司。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放贷需要担保的增信升级才能达到放贷门槛,也要依赖担保的风险分散机制来控制放贷损失,提升信贷资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