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博士后特华科研工作站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融资租赁蓝皮书: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5~2016)》发布会在京举行。
《报告》显示,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已经渗透融资租赁领域,并借助其技术优势成为融资租赁行业增长的新动力。但是,当前的融资租赁P2P平台普遍存在信息披露不全面、项目企业突击增资、融资租赁公司授信随意性大等诸多问题;不少问题平台出现跑路、逾期等情况,这些问题平台的平均运营时间不足8个月。为此,应加强融资租赁有关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险管理,强化行业信息披露和风险监管。
《报告》进一步指出,融资租赁公司作为项目的供给方,其经营管理能力、信用级别、历史项目收益率、项目风控情况等信息都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所必需的信息。然而,大多数P2P平台对这方面的信息披露很不充分。很多P2P平台在各个投资项目描述中,并未提及融资租赁公司的名称,而是用某融资租赁公司来代替,虽然会对融资租赁公司进行基本的介绍,但由于没有具体公司名称,投资者无法通过其他渠道来获取融资租赁企业的信息。
“这样不全面的信息披露在投资者和承租人及融资租赁公司中造成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无法通过平台发布的信息来对项目的风险进行有效判断,对投资者而言存在潜在风险。”中国博士后特华科研工作站执行站长,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金融系博士生导师王力分析说。
据王力介绍,一些平台存在项目公司在项目发布前一个月突击增加注册资本的情况。例如,e租宝平台上2015年6月9日发布的e租财富项目,项目企业为深圳市隆金佳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但从国家工商总局的网站上查询获悉,该企业在2015年5月8日进行了资本金注册,资本金从原来的5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
王力披露,类似的企业还有一些,而资本金的提升直接影响企业从融资租赁公司取得的授信额度。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些项目企业的资本金突增是专门为融资租赁项目做准备,但这种有规律的异常资本金变动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平台有责任将承租人突然大幅增加资本金的原因或至少是事件本身在投资者进行投资前发布。
《报告》分析,融资租赁公司进军P2P平台目前的融资租赁P2P平台主要由独立于融资租赁公司的第三方机构成立,往往没有金融体系的背景。这虽然有助于提升P2P平台的独立性,但是其资本实力、股东背景相对较弱,难以获得投资者的信任。
记者注意到,一些机械设备的生产商已经把网络通信、物联网、远程操控等技术运用到机械设备中,可以在售后阶段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操控,并且可以和租赁业务结合在一起,给融资租赁本身的业务模式带来颠覆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