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兴参加“一带一路”与租赁业“战略新空间”论坛。回顾中国租赁业的发展历程,发展最快的是最近十年,从2007年中国银监会修订《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以后,中国租赁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未来十年租赁业仍处战略机遇期

回头来看,为什么这十年发展这么快?除了外部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得到了解决,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包括大环境的支持以外,还有一个很大因素就是中国实体经济本身对租赁的内在需求非常大,在这十年当中这种内在需求得到了释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个实体经济发展非常快,但是租赁作为跟实体经济联系最紧密,能够很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工具,在改革开放前期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最近十年,在各方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这种内在需求被挖掘出来,促使中国租赁业实现爆炸性的增长。

未来十年,我认为,一方面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给租赁业带来非常大的内在需求。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及实施,又为中国租赁业乃至全球租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非常大的战略空间。刚才大家也都谈到了这方面的内容,工银租赁的李总还介绍了工银租赁在国际化发展的一些成功实践。在过去的十年当中,中国租赁业已经尝试国际化发展,包括民生金融租赁在内也都是其中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从民生金融租赁来说,我们有1/5的业务在境外,而且这些业务既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支持中国制造走出去,同时我们自身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所以“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中国大批实体企业的机遇,也是中国租赁业的机遇,同时还是世界租赁业的机遇。

“一带一路”带给我们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巨大的。“一带一路”战略从提出到构想到现在开始逐步落地实施,带来了巨大效应。从2014年到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超过三万亿美元,投资总额超过五百亿美元,从落地项目可以看出,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当中,很多中国企业已经走出去,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大家熟悉的很多中国企业在境外有非常成功的投资。我们租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做了很多实践和尝试,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一带一路”对租赁业的三大机遇

我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给租赁业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制造及其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这是租赁业感受最深的。目前,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寻求产业链条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整合,通过设厂、投资、收购等方式,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201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690.5亿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为305.9亿美元,占比18.1%。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租赁公司跟随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建厂的步伐,以租赁方式为企业配套生产设备。

二是“中国制造+中国技术”的“走出去”。“一带一路”已然在亚、非、欧等国家和地区全面铺开,与以往仅仅强调出口不同的是,本轮“走出去”是全方位、立体化的“走出去”。在项目运作中,提供带资本、带设备、带人员、带技术的全面服务,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成功拿下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设施联通,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建立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整合的基础上。在这些大型项目中,租赁公司以融资租赁方式实现工程机械出口,或是与当地厂商合作,为中国承包商海外工程提供必需的设备,将会是中国企业整体服务方案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是全球化的跨境资源配置。尽管近两年出现了一些反全球化的事件,但是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可以说是推动新型全球化的中国方案。在这个大背景下,通过租赁的方式进行资源的全球配置,是一种非常好的资源配置方式。这些年,中国租赁业在全球化的跨境资源配置方面做了非常成功的尝试,不仅涉及飞机、船舶、工程机械,还包括轨道交通、高铁等等。实际上,金融机构要支持“一带一路”的发展,自身还是受到一些局限,比如在境外设置机构要经过当地批准,另外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监管政策也不一样。所以,像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境外通过自己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不是所有金融机构都能够做得到的,而且也难以在当地迅速打开局面。但是通过租赁的方式介入“一带一路”,则具有天然优势,因为租赁最大的优势是经营和管理租赁资产。因此,租赁公司可以发挥自身天然优势,参与全球资源配置。

中国租赁公司的实践

我在前面谈到,国内租赁公司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主要的实践集中在飞机和船舶领域。其中,既包括国内船舶和海工装备的出口项目,也有协助“一带一路”国家进口大型商用客机的项目。

譬如几大金租公司,如民生金融租赁、工银租赁、国银租赁、交银租赁、招银租赁等,均在飞机和船舶等领域有诸多项目落地。像民生金融租赁,过去几年间已经为很多中国制造的大型船舶和海工装备出口项目提供了融资支持,仅高端海工装备目前已经有两座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分别在东南亚和中东海域为当地的石油公司提供服务。总体来讲,租赁在支持实体经济,支持中国制造走出去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租赁公司在基础设施联通方面会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个巨大的市场。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到2030年,仅亚洲基建投资需求就高达26万亿美元。单纯依靠政府性资金显然难以满足资金需求。特别是在前期的建设阶段,租赁公司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融资渠道的不足。

目前,中国建筑服务公司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全球十大建筑服务商中,7家在中国。通过加强合作,租赁公司可以帮助这些公司解决项目建设阶段的资金缺口。随着“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在更大范围内的推进,这会成为中国租赁公司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式。

跨境业务的风险控制

当然,开展跨境业务,风险控制必不可少。民生金融租赁从第一单境外业务到现在已经七年时间了,七年时间下来我们跟境外一些企业打交道,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同时也看到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跨境业务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是如果不能控制好风险,是要付出很沉重的学费和代价的。

对于租赁公司来说,可以在以下三方面进一步强化风险控制能力:

一是依托租赁优势,实现专业化资产管理及处置。租赁公司的天然优势就是控制租赁物,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通过租赁物的取回降低风险,减少损失。就民生金融租赁来说,我们境外业务主要是飞机和船舶,到目前为止境外业务没有一单是不良的,也没有产生任何的欠息、欠租,风险控制做得非常好。这其中的体会是,我们高度依托了自己对于飞机、船舶包括海工装备的专业管理能力,同时我们按照事业部体制开展飞机和船舶业务,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资产经营和管理,如果客户出现潜在风险或者有违约的可能性,我们的团队能够第一时间很快作出判断,采取措施。

二是加强与大型厂商、大型承包商的合作。这些企业有多年的本土化经营经验,对当地的政策环境、经营环境、劳工标准、环保要求等更为熟悉。通过深入合作,租赁公司可以在打开市场的同时,依托厂商和承包商的专业能力,实现对租赁资产的全程管理和实时管理,大大提升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这既是依托优势实现双方共赢,又是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

三是加强与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合作。随着业务涉及国家和地区的不断增加,如何分散风险和对冲风险将会是租赁公司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方面,需要综合利用来自证券机构的股权资金、来自商业银行的主债资金,在资金层面实现风险的有效分散。另一方面,需要以信用保险作为风险对冲工具,特别是借助于中国信用保险公司为租赁业量身定制的租赁险,实现对于项目风险的控制,从而在相对陌生的市场环境中迅速打开局面。

加大政策对租赁业的支持力度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租赁作为重要的金融服务工具,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结合当前中国租赁业面临的问题,就政策对租赁业的支持,我提两点建议:

一是融资支持。它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租赁公司能获得资金,另一方面是能有成本优势的资金,这两个因素对租赁公司来说都不可缺少。租赁项目普遍周期较长,而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相对来说期限比较短,普遍以同业拆借为主。如果用这种所谓的期限错配资金去做境外业务,风险比较大。因此,要解决期限错配,防范流动性风险。譬如,民生金融租赁现在做飞机、船舶、海工业务,面对的都是世界一流的租赁公司,毫无疑问谁有成本优势,谁就会有更大的空间和余地。因此,中国租赁公司在做境外业务的时候,跟很多国际同行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在拼谁的成本低。

其实在这方面我们国家有非常好的优势,比如说外汇储备,我们国家有近四万亿的外汇储备,如果这些资金能够支持中国租赁业走出去,同时能很好地控制风险,那么将有助于加快实施国家战略。再比如说保险资金,非常适合对接租赁业。还有开放性金融也有很多的长期性资金可以通过租赁支持“一带一路”项目。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能够在融资支持方面为中国租赁业进一步走出去创造一个更好的条件。

二是外部环境的支持。中国租赁业要走出去,除了要练好自身内功、控制风险以外,还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租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国家推出“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中国租赁业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要想把握这些机遇,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练好内功,提升专业化能力;其次是要改善税收环境、政策环境等各种外部条件,需要有综合配套措施来支持租赁公司的发展。

中国租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转型的关键时点。而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家经济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则需要全行业的通力协作。希望中国租赁业苦练内功,提升自己的专业化能力,牢牢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