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第六届“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论坛”论坛在天津召开。本次论坛上,第六届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境内外50余家专业媒体和综合媒体应邀参加了此次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中国融资租赁论坛联合天津东疆管委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等多家机构发布了《天津深化租赁业改革创新试点发展研究》课题第一阶段研究成果。
《天津深化租赁业改革创新试点发展研究》课题受中国融资租赁三十人论坛委托,在中国社会科学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指导下,北京CBD国际金融研究院针对深化东疆租赁业改革试点进行的专题研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担任课题总顾问。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是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功能最全、面积最大、政策最优惠、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功能于一体,率先开展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区的改革探索。
东疆保税区融资租赁业务在近几年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东疆保税港区已发展成为我国飞机、船舶、海洋工程结构物及大型设备的租赁聚集地,租赁单一项目公司数量约占全国的85%,飞机租赁业务市场份额占全国的90%以上,国际航运船舶租赁业务市场份额约占全国的80%,海工租赁业务目前100%在东疆开展。国内首单飞机租赁业务(工银和南航)、国内首单国际船舶租赁业务(建信租赁)、国内首单海工离岸租赁业务(工银租赁和中海油服境外)、国内首单联合飞机离岸租赁业务(工银租赁、民生租赁和印尼鹰航)等等里程碑式的业务均在东疆保税港区完成。
伴随的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张,改革的不断深化,东疆保税区租赁业务的视野逐渐从国内市场向到全球分工与竞争体系当中延伸。但我们认为,与美国,爱尔兰,新加坡等租赁行业传统聚集地相比,东疆依然有结合自身优势,进一步提升自身特色,加强行业竞争力的空间,对于东疆未来的改革与发展路径仍然存在讨论研究的必要。
课题组通过对比分析美国,爱尔兰以及新加坡等成功地区结合自身特征制定配套发展政策与扶持措施的经验,从财税,会计,监管理论出发,结合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自身特点,对保税区租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方向与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出税收政策,监管制度,以及配套措施等一揽子对于天津东疆融资租赁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发展的意见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