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摩根大通、花旗、德银、汇丰、瑞穗、野村、中金、中信、申万、广发、华泰、国君、东方证券、第一上海等国内外顶级投行、券商的分析师们纷纷云集远东宏信,这次大家热烈关注的是远东宏信的医院运营业务。
创业16年来,远东宏信始终保持稳健快速发展,而随着公司不断深化“金融+产业”的战略布局,远东也已逐渐从一家创新金融机构进化升级为金融与产业双轮驱动,叠加发展的产业金融集团,近年来远东在医疗、建设、教育等方向的产业运营成绩尤其可圈可点。
远东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远东医院投资运营业务发展状况如何?未来如何规划?谈起这个话题,远东宏信行政总裁孔繁星将其形容为:“远东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孔繁星总裁指出,远东的医院业务,无论从资本构成,运营模式,收入逻辑,都与金融业务存在很大的差异。未来,医院业务也将区别于金融业务,具备独立的发展战略和资本战略。
目前,远东宏信的医院业务正在茁壮发展,且相比于市场上传统的医院业务,以及远东传统的主营业务金融,体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新资产”、“新模式”、“新理念”,引发了与会分析师们的广泛共鸣。
“新资产”:远东在传统业务之外的又一块战略性业务
众所周知,远东宏信的传统业务是融资租赁等创新金融业务,但其战略发展目标远不止于此。早在2003年,远东成立医疗系统事业部(医疗健康集团前身,简称“远东医疗”)时,就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注:“三步走”战略是指从单一金融服务延展到复合化运营,再到介入产业投资,成为产业重要一员)。
十几年来,远东宏信始终沿着既定战略发展,目前已与国内2600多家医院建立了密切的业务合作关系,涵盖国内所有主流梯次的医院,对行业的发展趋势、医院的运营规律有着系统、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以金融业务为起点,逐步向医疗技术、医疗咨询领域延展,在成为足够专业的医疗参与者之后,近几年来远东才介入医疗投资运营,并凭借十几年的行业积累,厚积薄发,短短几年成长为远东宏信一块“新资产”。
截至2017年6月30日,远东宏信已累计投资和控股26家医院,初步形成覆盖华东、华南、华北、西南、东北等区域的全国医院运营网络。集团医院可开放床位超过10000张,实际开放床位数5500张左右,整体病床使用率超过80%,不少区域使用率超过100%。远东宏信的医院运营收入达5.91亿元,同比上升150.4%,毛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166%(数据为合并报表数据)。
目前,远东医疗旗下医院投资运营业务已与金融业务,医疗管理咨询业务等形成高度协同互补之势,初步营造出远东的医疗业务生态圈。
对此,远东宏信副总裁、医疗健康集团总经理吴志军表示:“远东集团医院目前的发展现状,已不亚于行业中任何一个专业的医疗集团。”
“新理念”:不忘初心,回归医疗本质
对于医疗行业,大部分医疗集团追求的是财务效率和社会价值并举。而远东宏信则秉持一个全新的理念——回归医疗本质。远东医疗并不以短期盈利的简单追求来规划医院的长期布局,而是秉持“服务中国医疗、心系民族健康”的情怀,走一条虽然辛苦但更为扎实、稳健的发展之路。
通过践行“回归医疗本质”、“只投老百姓信得过的医院”的理念,远东持续致力于深耕医疗行业,解决当下中国医疗的实际痛点,为百姓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因此在医院投资的战略方向上,远东坚持:
首先,并购策略是“大专科、小综合”。以骨科、肿瘤、妇产、肾脏内科为主的专科医院和有专科特色的综合医院是远东医疗的投资重点,有利于专业性的整合提升。另一方面,远东医疗所投资的都是正规医疗机构,而非普通小诊所,这些医院的功能、学科、体系都相对完整。
其次,坚持“农村包围城市”。远东宏信相信,中国医疗供需最失衡的地方不在大城市,而在基层县市(一、二线城市的大医院人满为患,缘于大部分病人来自基层县市)。跨区域就医产生的各项成本远高于在居住地就医,因此从三四线城市的医院入手,既契合市场需求,也是解决当下中国医疗痛点的合理策略。远东不要锦上添花,而要雪中送炭。
“新模式”:远东医院投资运营有独特门道
不同于市场上的其他医疗集团,远东宏信的医院业务并不止于简单的收购,其背后的投资逻辑以及“投后升级”方式都有独特门道。参与医院运营至今,远东宏信已逐渐摸索出一条具有远东特色的“新模式”。
在医院投资标的选择上,远东宏信始终坚持一套独特逻辑:
1
优先选择专业医师创办的医院。远东更愿意和由医师团队创业的医院进行更深度的合作。
2
优先选择市县排名前三的医院。远东投资的医院,无论口碑和能力,在所在县市都有相当竞争力,部分医院甚至是当地服务量最大的医院。
3
优先选择追求和发展要求一致的医院。远东投资的医院普遍具有后续进行资源整合、挖掘发展潜力的空间。
此外,远东宏信对医院并非“一买了之”。不同于市场上常见的“托管”形式,远东宏信下属26家医院,1万张床位,都是远东宏信直接控股或参股,可以通过股权纽带进行充分投后管理,确保其运营状况。
作为中国领先的创新金融企业,远东宏信具备非常强的基础管理能力,在基础管理方面,远东总部为医院管理打造了一套完善体系,而在具体运营上,则引进大量专业医疗管理、学科人才,并在各个医院之间形成有机联动。
因此,在完成医院收购后,远东宏信会通过一系列全新模式改造并升级旗下医院的运营,包括:
1集约式采购,减低成本:
远东宏信是国内最大的医疗设备采购商之一,通过在总部设立后勤保障部,凭借远东强大的议价能力,集约式采购医疗设备、药品和耗材,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并充分运用远东在金融领域积累的资源禀赋,优化集团医院的财务与预算管理。
2标准化管理,改善服务:
完成收购后,远东宏信会对诊断、治疗和术后康复等环节采用标准化的医疗流程,通过标准化的医疗服务,减少重复劳动,也增强病人对私人医院的信任。
3专业化培训,增强医技:
远东宏信正在组建颇具竞争力专家团体,学科横跨妇产、骨科,肿瘤等多个领域,专家皆具备行业顶尖水准。借重专家团体,通过专业化培训,增强集团医生业务水平,吸引更多医疗人才。
4信息化改造,推动大数据:
远东宏信整合集中了病人信息、病例等数据,统一保存,集团医院之间互相分享,这既减少了IT系统的重复建设费用,也为大数据战略打下了基础。
在这一系列的“新模式”的改造升级下,远东宏信正在协助旗下医院迅速扩展知名度和盈利能力。从数据上来看,2017年以前收购的医院,2017 年上半年的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6%和63% ;从口碑上来看,旗下多家医院得到了央视等中央媒体的关注,也获得了当地百姓的好评。
目前,越来越多的民营医院正在主动寻求与远东宏信的“新模式”合作共赢。
面向未来:远东将打造“一张网络、一套体系、一家医院”
1、一张网络:云端网络
目前,中国的医疗专家资源十分有限,对此,远东医疗将致力于构建“一张网络”,将所有医院标准化数据汇集到共同的云端。例如,远东医疗旗下的骨科会诊中心、透析会诊中心能够让专家资源发挥效能的范围越来越广。可以想象,未来远东的骨科专家可以在医院会议室里,同时指导多个地域的多场骨科手术,而无需飞去多个现场。
2、 一套体系:统一标准
当下中国的医疗体系缺乏统一标准,而远东医疗将努力解决医疗标准一致性的问题。努力做到远东医疗旗下医院能在“一套体系”下完整运作。比如学科建设,可以细化到每个科室需要多少人,如医护服务,可以细化到每一步需要多少纱布等等。
同时,远东医疗正在构想对病源病种进行分层分类,通过有序的分层分类,把医疗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区分开,让每个医生医技能得到更多的运用和提升。
3、一家医院:打造一家中国百年医院集团
未来10年,远东医疗将努力朝着100家医院,5万张床位的目标继续努力。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强化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逐步在中国打造一家“规模领先、服务优质、技术过硬、诚信安全”的百年医院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