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平安租赁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医药工业企业发展促进研讨会在珠海举行。在这场聚焦医药领域及大健康产业链上的资本扩张、重组并购等热门话题的行业研讨会上,行业专家与医药企业共同探讨行业发展现状和创新方向,并对实现企业快速稳健发展,有效规避潜在风险,并寻求全方面的金融解决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副会长张自然认为,从2015年开始,医药行业陆续出台多项改革政策,数量之多、发文机关级别之高、文件跨度时间之长以及整治力度均是史无前例的。医药行业既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又不乏千载难逢的机遇。

   2017年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13号)。在张自然看来,13号文对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的全生命周期提出要求,基本上奠定了接下来整个医药、医疗全行业的发展基调,政策重点以及监管执行方向。包括一致性评价、研发创新、两票制、合规等政策,都将对医药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融资租赁备受青睐

   不可否认的是,2017年是医药行业变革大年。可以预见,变革的风暴将会逐渐席卷医药行业的整条价值链。

与传统银行贷款相比,融资租赁的形式更加灵活,手续也相对简便。对于医药企业来说,能更加快速的获得资金支持可以帮助其实现更快速的更新换代。而对于融资租赁公司来说,无论是从设备、器械、药品的生产,还是到终端的医院以及相关医疗机构,融资租赁都能渗透进去,都充满着机遇。

    我国是仿制药大国,却不是仿制药强国,质量不高、疗效弱的仿制药不在少数。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各类相关政策文件的密集发布,以及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推进,2017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已经进入了全面监督评价阶段。因此,对于想继续在市场中保有竞争力的医药企业来说,提高自身实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是必然选择。

    其次,GMP也是影响药品品质的重要因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化监管司司长丁建华曾在公开场合表示,GMP是地板,而不是天花板,制药企业按照GMP生产是基本要求。建设符合GMP要求的厂房和生产线,进行生产的升级改造,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小的资金需求。

   此外,不仅是制药领域,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各医疗机构购买和更新设备(尤其是大型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使得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市场迎来高速增长期。

   2016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若干新政策。《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探索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与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合作,为各类所有制医疗机构提供分期付款采购大型医疗设备的服务。”对于医疗设备融资租赁行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打通全产业链

   实际上,近两年来,包括国药集团、华润、康美等在内的多家医药公司纷纷涉足融资租赁业务,旨在为自身业务提供有力支持。

  “的确,目前市场上有不少为医药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融资租赁公司。”在平安租赁健康卫生事业部总经理吴文杰看来,尽管市场上同类型企业不少,但其背后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以及是否能够与时俱进地做好金融产品创新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平衡是关键。

   据了解,平安租赁自2013年1月成立以来,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一年内即实现突破百亿元,不到两年实现三倍增长,2016年末突破千亿大关,截至2017年8月,公司租赁资产规模已达1500亿元。

   针对健康卫生领域,平安租赁专门设立健康卫生事业部,以融资租赁为核心,利用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平台强大的金融服务能力,服务包括医药制造企业、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医疗流通企业、医疗机构等在内的客户群,进而涵盖健康卫生产业的上中下游。

   对于平安租赁来说,其致力于通过金融手段来提升各类健康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承担起推动该领域发展与改革的企业责任,努力做到产业链金融产品最全、行业客户群覆盖最广和服务品质及品牌最优,立志成为中国健康卫生行业专业金融服务的领导者。

    谈及三个“最”中,哪个做得最好,吴文杰表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是平安租赁的发展基础。金融产品的创新探索之路从未停止,这也是能提供最全金融服务方案的基本保障。不仅如此,在健康卫生领域全产业链客户群的覆盖也是平安租赁的底气所在,结合各个客群不同的经营特点及资金需求,设计提供出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以解决客户发展中的资金问题。

   截至2017年9月,平安租赁对医疗工业企业、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以及中间商群体投放资金超过100亿元。平安租赁的服务客户包括近200家制药企业,其中包括近30家上市公司,200家流通企业以及超过千家公立医疗机构。而除常规公立医院外,平安租赁还开始发力民营医院客群,合作超过200家民营医院, 成为该客群的重要服务提供者。

   在医疗工业领域,平安租赁为中间体、原料药、中药饮片、中成药、化药制剂以及生物制药等类型企业提供了完整而成熟的金融服务方案。此外,平安租赁还在IVD企业的设备投入,流通型企业的药房设备采购、包含药机厂商的设备回购等领域进行新型业务探索,在连锁药房业务上,探索客户的资金需求,并为其度身定做金融产品。

   在经销商领域,打通各类中间商群体间的合作,将多客户群两两之间交易形成供应链全景是平安租赁的发展战略目标。包括药厂、药商和医院形成的药品产业链,医疗器械厂、耗材商和医院形成的耗材产业链,以及医疗设备厂,设备代理商和医院形成的影像产业链。在这三个产业链中,平安租赁提供了最灵活、高效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

   而在医疗实业领域,平安租赁专门在旗下全资成立了平安好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平安好医通过“平安健康(检测)中心”品牌致力于实现最大的第三方影像、最优质的第三方检验和最高端的第三方体检业态融合,希望由此打造全国最大的健康检测服务连锁品牌。

   对于未来,吴文杰表示,跨领域的融合和大健康产业上下游的贯通将会是医药行业的最大看点。上游的生产企业已经扩展了自己的经营边界,迈向更大的健康市场。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兴建或者并购研究机构、民营医院、康复机构、独立影像/检测机构、流通企业等,各领域的贯通肯定会改变现有格局,在不同细分领域之间形成协同与活动。从金融的视角来看,产业的变革需要创新性的金融产品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