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他喜欢折腾吗?那为什么他能在山推集团前后工作了20多年。

你说他喜欢稳定吗?那他又何必离开拥有几万名员工的大公司,去一家小公司,再到现在的创业公司?

“唯有专业才不负我这么多年在融资租赁领域付出的心血。”

享租设备联合创始人杨兆义,一个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职业经理人,他每一次事业的开始,都近似一次新的创业,每一次的创业,又幸运地成功。

23年机械设备行业经历,从财务经理一步一步到公司副总经理,再到合资公司董事长;

8年融资租赁经验,从0开始到累计融资租赁规模200多亿元,再到1年时间拓展项目77亿;

在他看来,这来时的路,只是生活的安逸,轻车熟路。但他仍在寻找,从山东到北京,从北京到天津,再回到北京,他到底在找寻什么?

他说:“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缘分,我从体制内走出来,到了混合所有制企业,再到真正的民营企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一种追求,一种想发挥自己的潜能,做一番对社会有意义的事业,这是我内心非常坚定的想法。我希望逢着这样一个平台,能够突破行业瓶颈,它能让我放飞梦想,展示才能,让中国的经营性设备租赁业务不再跟随外国,而是引领。现在,我找到它了。”

成就——终是幸运还是坚守

1993年7月,夏花盛开。

那年,他“风华正茂、挥斥方遒”。 杨兆义走出校园入职山推股份,一下子就被机械行业的世界迷住了,然而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他这一生都将与这个行业密不可分。

27岁那年,改革的春风吹动着山推前进的步伐,在论资排辈的国企突然进行了一场全员下岗竞聘工作,他靠自己的能力成为公司最年轻的科长;

2002年,山推与世界500强公司日本小松建立合资公司,当大家都还没想明白要不要去合资公司时,他毫不犹豫地去了,并且用他的专业能力帮助公司节约税收支出7000多万元。在短短6年的时间里,从科长提拔副部长,从副部长提拔部长,部长提拔总经理助理,他连升了4级。

是幸运吗?回想起那段经历,杨兆义坦言:“成立合资公司,很多人没想明白,有些人认为日本人不好相处,我倒是没有那么多顾虑,当时就是想,技术不分国界,人家管理先进,咱可以学人家的长处。”

8年,融资租赁业的经历,让他对这个行业了若指掌,也深深意识到经营性设备租赁的在中外企业间的差距,以及金融运作对租赁业的重要意义。

离开,他从没有计较得失;离开,他从来没有离开他钟爱的机械;离开,让他成为融资租赁业的专家;离开,让他积累了更多的资源。

真的是机遇让他幸运?真的是离开让他强大?事实上,他最大的幸运来自教育,最大的资源也来源于对知识的渴求。

教育——亦是专业亦是坦途

说到教育,杨兆义无疑是幸运的。40年前的济宁农村,丘陵起伏,绿荫苍翠,杨兆义就出生在这里。

济宁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儒学思想根植于这里2000多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淳朴的乡民,这其中就有杨兆义的父母。

他父亲对他说:“要与有能力的人在一起。”

他母亲教导他:“不怕吃亏。”

杨兆义从小到大培养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都源于父母的教诲,并让他受用一生。

因此,在学校,成绩最好的同学,都是他的好朋友。以至于如今,在他的通讯录里,有600多位银行行长,6000多位处级以上干部。

因此,在工作中,他不怕吃苦,不计较吃亏,就是努力工作。去合资公司,很多人都抢着去,领导却偏偏要他去,9.8亿元的投资,需要一个有能力,做事靠谱的人。

能力,是称得上专业的基础,却不是凭空而来。在离开学校之后,杨兆义爱上了培训式的学习。他认为,培训式的学习是吸收知识最快的方式,因为那些导师讲出来的都是他们凝结的精华,里面还包含了经历和经验。

1999年至今,他接受了太多的培训,从清华、北大,到美国的北弗吉尼亚大学;从微软高级技术认证、工商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到高级财务、税务筹划,再到现在的金融学博士。

足够专业,在加入享租设备不到10天的时间,他就研究、突破了租赁业的金融运营瓶颈,创新了4个融资模式。

一见钟情,不仅是对机械行业;一见钟情,他对享租设备同样一往情深。

遇见——无法拒绝的平台

2017年9月,北京的夏正悄然离去。

此时,享租设备的工作人员第一次找到杨兆义。

他看了看公司当时的资料,800万初始注册资本,“想都不想,没有10个亿,年薪再多也不会去。”这是他最初的想法。

两个月后,当猎头再次找到他时,他开始好奇这是一家怎样的公司。首先吸引他的是享租设备的企业文化,主要是三点:

一是核心价值观: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补位、沟通到位、共赢共享。他觉得工作中大家虽然各有分工,但对一个创业公司来说,相互补位特别有用,整体上,这些价值观都在表达一个意思——“以人为本”,这是他所欣赏的。

二是快,快速决策、快速行动、计划到位、超强执行、迅速落地。金融行业竞争激烈,租赁公司凭什么跟银行抢市场?就是快。银行审批一个贷款项目要2到3个月,租赁公司只要1周,甚至是3天,这就是快。快是享租设备创始人赵广泉身上的特质,也是杨兆义的管理风格。

三是不害人、不违法、不违反公司制度、盈利、共赢。杨兆义对此印象最为深刻。在享租设备的招 聘过程中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公司面试了一位财务经理,面试时候选人说,我能帮公司偷点税,社保也不用交了,我有办法。结果,赵广泉果断让这位候选人走了,因为不符合公司文化。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随着对享租设备了解的加深,杨兆义决定去见一见赵广泉。于是,北京,十二月的一天,夜色微凉,下了晚课后的他来到享租设备。此时,办公区域已经空无一人,赵广泉为杨兆义倒上一杯清茶,俩人相对而座,竟没有聊太多专业的话题,只一个多小时,赵广泉就对他说,“周一就过来上班吧。”

遇见,有时真的能一见如故。在短短的一个小时里,他认准了赵广泉是想做大事,能做大事的人,享租设备也是从一开始就按上市公司的标准打造的。

有对财务和金融的执着追求,不断地学习;有对机械设备行业的钟情,对经营性租赁的梦想;对互联网金融的热爱,享租设备这个平台,无疑是杨兆义无法拒绝的“命中注定”。

“只要我在这个平台上能做事、能发挥潜能、发挥能量,那什么职务都不重要了,薪水也是次要的。基本上一看就和你一辈子的梦想,要做的事能结合起来,和你一辈子想要共事的人一见如故,就没什么可犹豫的。”

遇见,杨兆义与享租设备,与赵广泉,就这样“闪婚”了。

突破——生命的激情重新点燃

享租设备是个大熔炉,进去的人都被点燃了。

CTO王晶晶,用不到一个月时间,搭建了享租设备平台1.0版本,而一般情况下,这种产品的开发至少需要半年。

同样创造奇迹的还有杨兆义,加入享租设备还不到10天,他就在融资模式上做出了4个突破,这是行业内的首次重大创新。

利用金融手段给客户对接资源,很多设备租赁公司都在做,为什么他们的业务量做不起来?关键痛点在融资。

寒风冰封的通惠河,凌晨两点的阳光100,杨兆义和几位小伙伴还在工作中,对于过惯了安逸生活的他,已经很多年没有睡的这么晚,更没有像现在这样有激情,他的“小宇宙”燃烧了。

突破,以商票带动融资;以转租赁打通金融链条;以创新架构设计撬动业务量;以双杠杆激 活用户。

租赁融资的瓶颈一下子解决了,欢呼,享租设备的小伙伴们击掌相庆,他们以青春融化这冬夜的寂寞。

即使是一粒微尘,也要有不屈的追求,这就是杨兆义的人生追求,在机械行业、在租赁领域、在金融专业上,他追求了20多年,在4点融资模式上的突破,只是他人生的一小步。

他说:“融资模式的突破,为享租设备插上了金融的翅膀,使金融服务成为享租设备的原始核动力和核心竞争了,助力产业升级,服务施工企业和租赁公司回报社会。”

今后,他要实行更多的突破,要在享租设备这个平台上,打造百亿级的业务,搅动设备租赁这个万亿级的市场;他要与享租设备的伙伴们一同激情燃烧,创造更多的惊喜,成为行业内引领世界的标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