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正哥一直在租赁一线探索,并在租赁接入消费金融领域努力进行,一单一单小业务在积累。对于租赁干消费金融一直有很深的思考,本文为他开展业务同时的笔记。供同仁交流,如有议,可留言。

租赁属于真正对租赁有想法的年轻人。
 
理论上,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由众多博弈主体构成的博弈系统,是一个由核心主体互动和互构的过程,因此就有两个事情必须纳入考量:一个是博弈的内部动力机制,一个是博弈的外部条件。内部动力机制主要就是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外部约束条件就是博弈中可以动用的各种资源,以及彼此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内部动力可以视为一个子系统,而外部约束可以视为一个包含此子系统的母系统,因此行业分析的视角,可以归结为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互动、互构甚至互为定义的演化进程(上一层系统构成下一层系统的约束性条件,而不是决定性条件,即必要非充分条件)。
 
回到消费金融行业,子系统中有三个最核心的参与主体,分别是资金供给方(通常体现为各种金融机构)、场景方(体现为各种提供真实消费场景的商户)以及作为业务运营主体的消费金融公司(体现为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公司,简称运营方),子系统三要素的互动决定这了行业与产品的具体形态,而母系统则包括了那些对子系统各个要素构成影响的外部环境要素,比如宏观经济、金融监管、技术进步和市场偏好等诸要素,母系统众多要素决定着行业的根本发展逻辑与未来走向。概括来说,子系统的关键词是欲望,而母系统的关键词是秩序,我把这两个东西成为行业分析的第一性原则,在看待消费金融行业的时候,我会不断地将分析过程回溯到这个第一性原则。
 
具体来说(内部动力机制):
 
资金方的利益诉求是金融属性的,分别涉及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
场景方的利益诉求与C端客户有关,关注消费金融产品是否能有效地提升其店面销售收入(线下和线上)
 
而独立运营的消费金融机构(运营方)自身扮演者结构洞和防火墙的角色,连接着资金方和场景方,不断做着风控与获客的权衡,其利益诉求为,通过具体业务运营,来实现自己作为一家独立公司的收益最大化。特别指出的是,在一些模式下,制度经济学的委托-代理关系理论可以用于分析资金方-运营方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外部约束条件):
 
技术进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分布式账簿技术;
宏观经济:一国宏观经济中结构性的变动与趋势,比如中国目前的供给侧改革与存量博弈;
金融监管:比如目前对于现金贷的管理与收口;
市场偏好:指消费者行为偏好发生的改变,比如合约机中预存话费换手机的淡出。
 
本质上,我认为消费金融是一个立足于C端市场的2B服务,2C只是形式,2B才是本质。一方面,在为资金方提供形成资产的服务,另一方面,帮传统商户添加了金融的维度,提升了店面销售额,是promotion的一种形式,而不同消费场景中的消费者,是二者的共同目标客户群,也是消费金融公司的生存之本,消费金融公司的价值,就在于在消费场景中,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商业模式,调和资金方和商户的先天矛盾,在整合过程中实现双方的价值最大化,进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换句话说,金融机构和商户都无法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开展业务,金融机构缺场景和贷后管理能力,商户缺风控和资金,客观上需要一个中间机构来整合两方面的资源和能力来创造并传递价值,这就是消费金融公司存在的价值所在,在完成这个使命之后,会有宝贵的数据沉淀在消费金融公司。
 
消费升级离不开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淘宝在这两条线上都做到了,Uber只做到了前者,需求端没有形成网络协同效应,只形成了规模效应,因此后劲乏力,消费金融公司如果不能在需求端形成网络协同,就必须要在供给端形成,以手机项目为例,建立起在商户、本地网之间的网络效应是2.0版的努力方向
 
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的作用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纵观这几年现象级的产品,无不遵循了一个类似双循环的普遍模式,第一个循环是通过一个MVP(最简化可实行产品)聚集了C端客户,用不断扩大的C端规模去吸引B端资源,实现C和B的循环;另外,把C和B整体打包,看作一个能形成优良资产的系统,去吸引资金端的资源,实现资金和资产的循环,当两个循环能实现良性运转时,这个商业模式就基本稳定了。其中数据智能的作用加速了单个循环内部及两个循环间的运行效率,网络协同加强了循环内部的自组织作用,能够自动扩大C端、B端和资金端的规模,而规模对于消费金融的重要性相当于人口对于一个经济体的重要性,是所有商业模式能否成功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说清楚一个产品,最核心的部分,就要说清楚其盈利模式,关于赢利模式,网上解读已经够多,个人理解,说清一个产品的盈利模式就是解释清楚其收入和成本,进一步说,就是指出收入的来源和成本的构成,以及收入和成本发生的形式,二者相减就是利润,至于资金流、票据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具体循环,就是在其下面运营层面的事情了,下面尝试着用这个思路解构一下我理解的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站在消费者视角,就是基于消费场景的金融业务,站在商户角度,本质是附带金融工具的零售业务获客工具,是一种用金融工具的促销手段,因此,也可以称之为零售金融。
 
在这种框架下,具体消费场景中的产品(比如3C、培训、医美等)就具备了双重属性,第一,它是一种金融工具,要满足收益、风险和流动性要求(流动性往往被忽视,比如手机在租期内的处置,会员卡的转让等);第二,它是一种获客工具,检验这种获客工具的有效性就是获客成本高低、可规模化接触用户的速度、客户粘性等,传统意义上,为什么线上比线下更有优势,就是因为理论上线上可以零边际成本和规模化地获取客户。
 
所以,消费金融产品实际上是三种工具的融合:金融工具(风险,与资金方有关)、获客工具(场景,与商户有关)和数据工具(运营,与消费金融公司有关),三种工具结合得越好,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由于其首先是零售业务,所以必然适用所有零售业务的商业模式,也就是: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
 
其次,它也是一种金融业务,也必然要满足金融的三要素:风险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具体到消费进入业务上来,就是坏账率+资金成本+收益,而这里的资金成本则包括两部分,资金的票面成本和与资金周转速度相关的效率成本。收益包括作为一次收益的息差,也包括作为后续收益的销售返佣和数据再利用(跨界导流和基于白名单的应用)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零售金融的三大成本,分别是资金成本、坏账损失和运营成本,而这三种成本并不是都表现为显性的历史成本,还有隐性的机会成本,比如关于流量入口的选择。
 
收益也同样分为三部分:息差收益、因商户业绩提升而获得的返佣(类似团购网站的盈利模式)和数据再利用收益(跨界倒流和基于白名单的应用)
 
所以,一个好的消费金融业务至少应该满足两点:

1、单位流量成本较低,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成本也包括机会成本
2、收益的来源应多元化,以和成本的结构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