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这种业务方式后,30多年来也得到迅速发展,2007年以来我国融资租赁市场增长了220倍,年均增速达到了90%。

截至2017年末,我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9090家,融资租赁合同余额60600亿元,是全球第二大融资租赁市场。

从适用性分析,适合融资租赁的租赁物一般具有几个特点:通用性强;易流通;可以创造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可以遥控、遥测;残值率高。因此,行业内多倾向于选择飞机、船舶、汽车、电信、IT核心设备、印刷设备、大型医疗器械、工程机械、数控机床、节能减排设备、集装箱等作为租赁物。一些融资租赁公司专注于某些行业,通过多年的深耕,形成了业内特色口碑。

如交银金租的船舶租赁,工银金租的飞机租赁,远东租赁的医疗租赁等。

2015年下半年,国家连续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9号)。在政策的支持下,融资租赁行业快速发展,成立的机构数与业务量爆发性增长,对各类适合做融资租赁的行业的竞争迅速趋于白热化,蓝海变成了红海,红海杀成了血海。

在这种态势下,有一个行业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关注,有可能会成为融资租赁行业下一个增长点,这就是集装箱。

全球经济增长与航运周期

集装箱行业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与航运、陆路物流密切相关。航运主要是海运与河运,陆路物流主要是公路物流、铁路物流。从需求与运力看,目前航运是集装箱的主要载体,航运的兴衰与集装箱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全球经济对航运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航运作为国际贸易的核心部分,支撑着国际贸易90%的货量,对国际贸易市场有重要推动作用,已逐渐成为衡量全球经济繁荣程度最重要的指标和晴雨表。

观察近三十年来全球经济走势,跌宕起伏,变化多端。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美国高科技股市崩跌,2008年全球次贷危机蔓延。这三十年,全球经济起起伏伏,经历了多次衰退、复苏、高涨,虽然从大的时间跨度看,周期还不够完整,但是截取其中一部分年份的数据,还是能够反映出全球经济与国际贸易、集装箱的关系。

从表中可以看出,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与世界货物贸易额呈正相关关系,基本同步运行;BDI作为反映国际贸易的领先指数,吻合性并不够一致,更多的表现为海运市场波动情况,从即期运费方面衡量全球经济与国际海运景气荣枯状态。

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1%,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4%,全球经济已出现明显的筑底、企稳、回暖迹象。自2008年开始的世界范围的次贷危机,历经十年,有结束回升趋势,宏观经济面的变化支持航运业的复苏。

(二)航运周期分析。

查询一些研究资料,最近一百年的世界航运周期与世界经济的中周期波动基本保持一致,大体8-12年会有一个完整的波动周期,并伴随着一轮轮低迷、复苏、繁荣和回落重复出现。近30年,已出现过两个完整的航运周期:1985年至1992年的8年时间序列特征的完整运行周期、1992年至2001年的10年时间序列特征的完整运行周期。

2002年至今的运行周期已经超过15年,是一个与以往不同、正在演变但尚未完成的航运长周期运行过程。本轮周期,于2008年达到顶峰,目前已经回落10年。观察此轮周期的BDI指数,最高是2008年5月20日的11793点,最低是2016年2月11日的290点。目前BDI反弹至1000点之上。

从BDI的运行轨迹看,底部应该已经探明,正处于一个逐步复苏的过程,本轮航运周期有望在今明两年完成。因此,对于航运业是一个难得的长周期的战略性发展机会。

集装箱市场分析

全球经济发展态势与航运周期都交叉指向:航运业有望迎来复苏。与航运业中的造船、拆船、干散货运输等不同,集装箱有着自己独特的市场规律。

(一)集装箱行业发展迅速。

集装箱装卸效率高(普通货船装卸约35吨/小时,集装箱装卸可达400吨/小时)、货运质量高、货损小、包装用料省、货运成本低,具有显著规模经济效应,在航运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地位十分重要。

从集装箱发展史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956年至1966年为开创期。用的都是非标准的17ft、27ft和35ft的集装箱。二是1966年至1971年为成长期。统一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规定的20ft、40ft的标准集装箱。三是1971年至80年代为扩张期。世界主要航线基本上实现了件杂货集装箱化。四是90年代进入成熟期。海上集装箱运输己遍及全球,发达国家件杂货运输的集装箱化程度已达80%以上。

至目前,全球集装箱队已增长至接近5000万TEU,每年新造集装箱产能超过500万TEU,全球集装箱码头年吞吐量达8亿TEU。

(二)集装箱行业出现复苏信号。

一是集装箱价格出现探底回升。2002年开始的本轮航运周期,20ft标准干货集装箱价格最高2700美元/箱、最低1300美元/箱,目前已稳步回升至1800美元/箱,回升幅度超过30%。从2017年各季度价格表现看,有继续回升的趋势。

二是集装箱运价指数出现探底上涨。目前,中国生产的标准干货集装箱占世界产量的95%以上,集装箱产销量十年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集装箱市场的需求变化趋势。

三是多式联运刺激了集装箱的需求。随着现代智慧物流的发展,信息共享和标准化步伐不断加快,港站一体化、港铁一体化、铁水联运加快推进,集装箱运用领域不断拓宽,一定程度刺激了需求。

四是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深入,也带动了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五是集装箱运用领域不断拓展,如星巴克集装箱咖啡店、德国汉堡25小时酒店、 新西兰集装箱购物商场、集装箱周末度假屋、工地集装箱房屋等,增加了集装箱的总需求。

集装箱租赁市场迎来了市场机遇

本轮全球经济危机,历经十年的下挫调整,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开始进入缓慢复苏阶段,属于黎明前的黑暗末端,存在较大的市场机会,值得重点关注。

(一)集装箱租赁需求回升迅速。

一轮经济危机的末端,往往对走势争议很大。在这个阶段,一些企业往往已经在危机中坚持多年、却最后倒在复苏的前夜。航运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投资周期较长。因此,从安全性出发,航运企业在现阶段的集装箱制造与运输两端更倾向于减少自有资金购箱,增加租箱数量。对自持的现有集装箱,也更愿意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进行盘活,增加流动资金,以能够更主动的应对市场变化。这就给集装箱融资租赁带来了较大的市场介入机会,需求相对旺盛,价格容易商务谈判。从下图统计数据看,自2016年1季度起,租赁企业采购新干箱的数量迅速增加。

(二)资金面趋紧增加了集装箱融资租赁市场机会。

与前几年不同,2017年以来,资金市场发生重大变化:人民银行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M2增速从2016年的11.3%降到2017年的8.2%;金融监管不断加强,金融去杠杆持续推进,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循环和多层嵌套大幅减少,部分非标融资转向表内信贷;企业债券违约事件频发,信用债券发行难度加大,2017年企业债券净融资4495亿元,比上年少2.55万亿元,降幅高达85%。这几个因素的叠加,使得银行信贷额度供给与企业资金需求的剪刀差扩大。班轮公司、箱租公司、造箱公司等将融资目光更多的转向融资租赁公司。同时,融资租赁公司可以提供灵活的租期支持,与集装箱需求特点十分吻合,双方合作空间很大。

(三)大数据运用为集装箱租赁插上翅膀。

一是价格数据支撑。以20ft12年箱龄旧箱价格为例,统计数据显示,残值率一直保持在40%-55%之间,集装箱的高保值率为扩大租赁市场提供了价格依据。同时,融资租赁公司还可以根据更详尽的数据,较准确的分析判断市场、选择更合适进入市场的时机。

二是科技手段飞速进步,可以实时定位与监测。目前,大数据的运用,已经可以很好的利用RFID、GPS、GSM、GIS等卫星及集群网络技术,从货主、拖车、堆场、码头、集装箱船到收货人,实现全程实时、无缝的追踪定位,对货物所处环境状态进行远程掌控,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和物流信息的可视化,提升了集装箱资产管理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构建大数据平台,将集装箱信息与货物需求信息即时进行对接,可以有效减少空箱率,节约成本。

风险管理

集装箱作为一种使用寿命(12-15年)较长、易流通、残值率较高的物品,非常适合作为融资租赁标的物。但实际看,国内金租公司和商租公司都鲜有涉足,活跃在国际市场的中资箱租公司也数量不多,市场份额较大的仅有渤海金控、中集及中远等寥寥数名。原因在于,现阶段还缺少精通航运、海事法律、金融的专业人才,能够对集装箱市场进行全面、深入分析,较准确的捕捉市场机会,识别和管理相关的各类风险。

(一)班轮公司风险管理。

班轮公司是集装箱使用的主要客户群体,班轮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和财务状况直接关系着其偿债能力。

一是定性分析。班轮公司在航运市场上的地位,有没有合理稳定的航线布局,货物客户的业务粘性、集中度,运力是否匹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架构,高级管理层综合能力的历史表现,战略规划,以往信用履约记录等。

二是定量分析。主要包括:营运能力情况,如总资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偿债能力情况,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盈利能力情况,包括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净利润率、费用收入比;现金流情况,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与净值,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流出与净值,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流出与净值等。

(二)集装箱交易结构风险管理。

要对交易结构、交易条件进行妥善设计,以求在交易层面尽量控制风险。如保证金可以覆盖几倍月租金,依据承租人信用状况划分;租金是否需要设置季节差,采用固定租金还是浮动租金,租金币种设置;提前解除条款的补偿条件;集装箱丢失或损坏条款的设置;集装箱保险条款;法律争议司法仲裁地;履约担保措施条款;集装箱合同结束交付设置(包括是否设置留价款转让给承租人;不设留价款,指定时间和地点退交给出租人);必须符合监管、外汇管理等相关政策规定等。

(三)集装箱资产风险管理。

这是集装箱风险管理的重点与难点。集装箱单体价值小,分散于世界/国家各地,只能借助于科技手段进行远程监控,实地进行集装箱资产管理成本过大,很难实行。集装箱的物理使用状态与实际情况难以有直观的管理与评估。实践中,可以考虑委托第三方,如码头堆场代为人工集中检测;或者采用不定期飞行抽检。同时,考虑到承租人一旦发生严重违约(如破产等),集装箱的回收成本巨大。因此,必须对此进行评估,在交易结构设计中予以体现。

此外,要持续关注新型材料技术的进步,原来钢制的集装箱可能会被更轻、更耐腐蚀、更坚固抗压、更经济的其他材料所代替,原有的集装箱资产残值率可能会有大幅度变化,并且二手箱的处理也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