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阶段的银行业,业务部门最大的困惑是:长期找不到业务发展的方向,不知道做什么样的客户。

无论是大型、中型、小型,还是国有、民营、上市、外资,风险审批部门总会挑出毛病;无论是制造业、服务业、房地产,还是化工行业、汽车行业、能源行业,领导们总会找到风险点。资产负债率高了不行,说是债务压力大,资产负债率低了也不行,说是不缺钱,没有资金用途;销售收入增长太快不行,说是太激进,增长太慢也不行,说是没有成长性;高科技企业不行,说是技术风险太大,前景不明确,传统企业不行,说是夕阳产业,没有竞争力。再加上债券市场风声鹤唳,A股市场质押爆仓群丑显形,单单业务都觉得是陷阱,个个客户都有可能跑路。

业务部门疲于奔命,一年申报20个项目,可能只会审批通过3个,最后放款的,可能只有1个。从宇宙行到政策性银行,从股份制上市银行到城商行,从信托业到金融租赁,这几年来,大部分的业务人员叫苦连天。房贷月月要还,孩子要报补习班,老婆要买包买貂,偶尔炒A股还被深套需要钱补仓,业务部门的同事们压力山大,看风险部门的眼神,都透着仇恨的气息,欲啖其肉,欲啃其骨。

趁着现在业务萧条,想了一些话,用通俗点的方式给业务部门解释一下业务为什么这么难做。

第一部分丨信贷原理:风险不确定

业务部门经常询问,什么样的客户可以做,答案是不确定。因为风险是不确定的。

广义上的风险,包括了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合规风险、国别风险等,任何一笔贷款、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可能产生上述的风险。每个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每个时点的风险也是不尽相同。

风险,这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的基础。

有风险,才有息差空间,才有资产管理的需求。

风险的不同,造成了风险定价的不同,衍生不同风险偏好的金融机构。

如果风险可以精确识别,风险可以量化,产品可以标准化,那么,不需要这几百万的金融从业人员了。申请贷款的企业直接去银行柜台办理业务,输入企业基本情况,直接领取贷款,不需要审批,不需要放款操作,不需要贷后管理,更加不需要行长、总裁、董事长的决策,人工智能接管一切。这样可能吗?肯定不可能,因为市场已经抛弃了这种理想模式。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风险是不能被精确识别的,所以需要人主动去管理。每个企业的风险不一样,匹配的融资方案也就会不一样。操作任何一个企业的授信,都要研究行业情况、产业链情况、企业产品竞争力、管理水平、财务状况等等各个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金融业已经发展出了完善的管理制度,针对每一个企业调查、审查和决策,都有明确的指导要求。

在这一套制度流程的约束下,开展业务是带着镣铐在跳舞,既要投放项目,又要管住风险。

难点在于,这一套制度,即使已经写了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依然无法精确描述风险识别的标准,更多的是感性的表述,通俗点来说,就是大概加估计。

业务风险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制度的不确定性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金融行业的高门槛和高难度。

对应高门槛和高难度的,是金融行业的高薪。

如果阿猫阿狗都来做金融,那么薪酬待遇肯定也是随波逐流了。从高薪这方面着想,业务部门是不是心里舒服点了。

第二部分丨同业的竞争:产能过剩

银行业有句话:银行柜面多过米店。

经过十年来的疯狂发展,金融业的规模已达极致。站在一条商业街上,目视所及,最多的两种商业形态:银行、房屋中介。

银行已经渗透到了99%的规模企业,最恐怖的时候,部分商业银行可以依据营业执照信用放款。

在真实的市场上,一家企业的融资需求释放出来,会有几十家金融机构蜂拥而上争抢,打得头破血流,堪比如今各地的摇号抢房现场。

金融业产能过剩,必然导致价格战。

金融业的价格和普通行业的价格战不一样。

价格战爆发后,市场拓展必然下沉到资质较差的企业。资质较差的企业会有更高的不良率。反馈到日常业务中,绝大部分的金融机构更加不敢触碰弱势企业。所有的市场人员只能去争抢为数不多的优质企业,从而使价格战更加残酷。

可能上面的话还是有点套话官话的意思,可是用大白话讲,好多人可能心里受不了,但真相就是这样:你本来考不上大学的,大学扩招了,你就上了大学;你本来进不来金融业的,金融业扩招了,你进来拿高薪了;现在,市场调整,于是,回到了原来的模样。

第三部分丨审批部的无耻

很多业务人员天真的以为审批部能知道哪些业务能做,哪些业务不能做,于是请审批部老总吃饭、喝酒、夜总会,可是,最后得到的讯息,都是模糊不清的几句鼓励的套话官话——这符合审批部的一贯特点,官僚、无耻。

金融行业能力最高的人,都在业务条线,收入最高的也是业务条线。都干到审批部了,想必已经是被业务条线淘汰了。

一个被市场淘汰的人,哪里懂市场呢?

一笔业务能否开展,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受行业波动影响、受监管政策与影响、受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受金融同业授信增减的影响,受内部审批链条每个岗位的影响,哪里是一个审批部能左右得了的。

审批部的无耻,更多的体现在,凡事不以业务为中心,喜欢揣摩上意,不敢独立发表意见,说话滴水不漏,办事拐弯抹角,把自己裹在层层的伪装后面,理直气壮地做缩头乌龟,还美名曰风险意识。

审批部门干的最多的事儿,就是推诿,打太极。这是审批部门定位决定的:业务投放了,没奖励,业务出事了,要挨打;业务量上去,审批部门没肉吃,业务量下去了,审批部门被连坐。所以,审批部门就是个凭良心干活的部门,很可惜,几乎所有的审批部门都没有良心。

有良心的审批人员,过得都很惨,经常被折磨得嗷嗷叫,老话不是说了吗: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长期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中工作,其实审批部门也过得不好,经常被投诉工作效率低,比如一个项目报送了半年了还没批下来;被投诉工作能力不强,比如被否决的企业依然活着,通过审批的企业却出事儿。审批部门职业背黑锅,但,无耻之人背背黑锅也算是废物利用吧。

第四部分丨产品部门的无能

产品部门,听起来是业务部门的娘家人,业务人员以为找到诉苦的地方了,可事实是,产品部门人微言轻,根本无法在项目审批中发挥作用,毕竟,项目审批文件上面没有产品部门的签字格。

说到设计产品,产品部门更是头大,金融行业是个你抄我、我抄你、大家组团抄袭产品的行业,几乎没有特定产品。你做个光伏电站,我立马依葫芦画瓢做2个,价格还更低。你买波音飞机做直租,我不仅买波音,我还买空客。你做个资产双层嵌套,我就做个三层嵌套,完全没有底线。

慢慢地,产品部门就变成了一个业务推动部门和业绩考核部门,在日复一日的表格中迷失了自我。

第五部分丨资产配置的无奈

在经受各个部门的蹂躏后,业务部门将求助的目光转向了高管。

可是,高管也有自己的无奈。

首选,高管要避嫌。金融业务资金巨大,太多的利益纠葛,如果高管过分干涉业务,很容易有瓜田李下之嫌,当然,主管业务的高管除外。

其次,高管可以对业务申报的单个项目进行审查审批和决策,但不可能对整个市场进行穿透式的研究,因为市场是个无限广大的空间,已经超出了人的正常能力范围。举个例子,一般的国有银行研究宏观经济的团队,都有一屋子的博士,随便一个券商的研究部门,就是一堆的经济学家。如果放大到业务部门如何选择项目,指定业务方向,那该是多么大的工作量。

高管们的顶层视角是不一样的。站在他们的位置来看,业务部门是公司的一项资产,和桌子椅子没有区别,他们关注的是业务部门是否产生效益,而不是如何产生效益。

高管们更多是从宏观经济层面去思考资产配置,从行业维度、区域维度、产品维度去优化资产配置:比如供给侧改革了,那么钢铁煤炭多配点;去杠杆开始了,融资平台少碰点。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高管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制定每年的信贷指引、完善各项流程制度。

从厚黑的角度来说,高管也是一个普通人,他并不知道业务预期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他能判断哪些业务好做,哪些业务不好做,他就不是高管了,而是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被请进海里面当高参了,哪里还会为了这几斗米没日没夜的焦头烂额。

第六部分丨业务本身的无情

无论是几千万,还是几个亿、几十亿,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在资金市场上,天然的是稀缺资源,需要被慎重对待。

对于一个企业或者一家金融机构,一个亿的资金,都需要经过严肃认真的调查、研究、决策。

一个亿或者一千万的金额,一开始就决定了业务本身的艰难。

知道业务为什么这么难的原因了,却不一定有释怀,这就是业务本身的无情。

如果选定了做业务这条路,那就老老实实干下去吧,毕竟人生没有太多选择,能中双色球谁还愿意去搬砖呢?可惜双色球太少,只能搬砖糊口。

这一波金融供给侧去产能,谁都不舒服,地雷天天爆,处处都是坑,从高居庙堂者,到基层屌丝,个个都是战战兢兢,业务部门冲在市场一线的,受点伤很正常,这么一想,是不是舒服点儿。最近毒鸡汤流行一句话:耐心点,等下一个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