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一则某公司放假半年的消息,虽然从未去过该公司,也从来没见过这个公司任何一个人,却对这个公司非常熟悉,因为从2017年开始,不断有人找到我。
        
当时我简单看了看,觉得情况不太好,就没做。结果没过多长时间,又找到集团另一公司的同事,这个同事一看新能源题材,觉得很不错,尽管我一再和他辩论,觉得销售模式有问题,他还是义务反顾的要做。你说这销售可能有问题,他用产品技术先进来反驳。没办法,这个业务过会了,正准备放款前,恰好这时候这家公司门口扯白条幅的短视频在微信群内广而告之,尽管后来这段短视频被辟谣为去年的消息,但融资市场信心大受打击,开始走下坡路。公司这边也侥幸的躲过一雷。

这个雷躲过去,实属幸运,感谢那段小视频,再加上毕竟我们虽同属一个集团,但不同公司,我还能心平气和的去和同事辩论这个业务,而有些业务,你却只能,无可奈何,眼睁睁的,看着他,一步步的踩雷。

2017年底,有个业务两个亿的续贷刚到公司身边另一个部门风控审查,与此同时,我的微信收到一条短拆的信息:

让风控的同事看了看,我俩都尴尬的笑了起来。内心无尽的悲哀油然而起,这是一家上市公司,都混到这步天地。不错,笔者一直都认为它是网红,但没想到它这么红。红到这边报续贷,那边短拆的消息都能马上跑过来;恰好不期而遇,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同一事件,那一刻,既惊叹世界的渺小,也感到莫大的悲哀。做业务最悲哀的事,莫过于眼睁睁的看着你踩雷,而我却无话可说。

你能怎么说呢?你能如实把这消息给公司反映吗?你没资格啊,你就仅仅是个业务员,评审会你也不需要上。而且你说了,你才做了多少业务?你是不是嫉妒人家的业绩?是不是又会引发一场人事斗争?尽管这家企业收入仅几十个亿,负债却高达上百亿,表外、民间不计其数,但你又不是风控,难道你个业务员比风控还懂风险?你个业务员,你的职责是跑业务!这一切一切都让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一步步、大踏步、踢正步、喊着口号、斗志昂扬的迈进“雷区”。果然不出几个月,这家就暴雷了,天下人人皆知。

事实上,目前广大公司“踩雷”的最大问题在于风控条线和业务条线两张皮,基本无有效信息沟通。一方面,不少风控条线人员严重脱离市场,脱离一线,闭门造车,按图索骥。在这个“网红”满天飞的时代,还按照老一套的观念,迷信上市公司这个招牌,其实,现在有些上市公司混得还不如中小企业呢!另一方面,不少风控条线人员虽然看到扑面而来的省外上市公司,隐隐感到不安,但苦于仅从财务报表等书面资料无法来据理力争果断毙掉项目。

做业务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明明你刚刚看到有人在战壕前方埋了一堆雷,眼睁睁的看着你的战友一跃而起,踩雷,而你却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