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柳在论坛中表示,对于创新方向的考虑与建议: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通过邀请天津市各大金融机构上线,选择优秀企业团队登录平台,每个银行的分行只能选择一家分行,是对租赁业务最为熟悉的,承接以租赁为代表的东疆需求,同时线上与线下结合,助力企业尽快在租赁获得融资展开业务。让这些优秀的企业能够接收到最高效、最短的时间与我们的金融机构进行接洽。我们线上、线下服务结合,为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以下为嘉宾发言全文:

杨柳:截止到上个月末东疆租赁公司3155家,租赁资产10000亿元,到2017年底,资产规模方面覆盖飞机、发动机、船舶、海工、教育、文化、汽车等多个领域,至今年10月东疆跨境租赁业务在全国占比达到80%,形成了飞机租赁中心,船舶海工和大型租赁基地,也是世界第二大飞机租赁中心。

  东疆持续引领着租赁业改革创新,被业内称为中国租赁产业创新的“策源地”,监管、财税、融资、司法等需求,推动了一系列试点产业在东疆落地,加速全国租赁业的发展壮大。

  东疆在国内租赁领域率先推行“管家+专家”式政府服务,将需求发现、创新思考、政策推动、问题解决、工作思路以一以贯之,近十年来地东疆租赁业在融资租赁领域进行了大量成功的探索。接下来我会给大家近期的一些案例分享探索的成果。

  先从飞机进口租赁方面,东疆于2009年探索实现了第一单进口保税租赁业务,填补了中国本土飞机租赁业的空白,有效地降低了中国航空飞机的引进成本,成为了现在的主流模式。在全国民航飞机总架数中的占比超过了1/4,飞机进口租赁模式的运用促进了各类飞机的应用,海上搜救、森林防火等应用,带动了国内飞机制造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商飞C919等的订单七成以上都有租赁公司签署。

  进口租赁“海洋石油289”深水工程船,操作了大量的案例,例如2014年3月招银租赁公司与深圳海油公司合作,成功引进海洋石油289深水多功能,这是第一艘该类型特种工程船,第一艘按照《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试点方案》规定登记的船舶,完成了各种工程船进口租赁的空白。

  在去年的4月由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在东疆完成了全国首家技术专利租赁业务的基础上,又在东疆完成了全国首笔集成电路租赁保税租赁业务,这两单业务将无形资产租赁和有形资产租赁相结合,解决了集成电路企业依靠银行信贷的传统方式融资难的问题,使中新国际、长电科技(600584,股吧)等企业享受到了集体租赁的红利。

  在去年9月份中国外运长航公司依托租赁业务平台,为国内严海锋电厂提供了海上风电安装作业服务,海上风电厂建设步伐持续加快,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等关键设备从国外引进,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巨大的市场需求受到了境内外资本的关注,可以匹配海上风电项目周期长,前期建设投入大、费用高等需求,帮助海上风电产业解决了投资的问题。这一单业务的完成,对国内企业引进海上风电平台安装业务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同样在去年世界五百强企业巴斯夫在东疆开展了贵金属保值租赁业务,该业务的成功是全国首单贵金属保税租赁业务,目前是处于试单状态。

  就在今年的11月,招商局工业与招商局通商融资租赁,中海油完成了一座钻井式平台租赁业务,该业务将创造第一单海工利用融资租赁母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开展的海工工业业务,第一单海工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赁业务,第一单还共平台保税经营性租赁业务,研究平台的跨租赁模式,一方面服务国家战略,完成南海、渤海湾勘探石油任务,另一方面化解租赁平台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刚才的分享主要是这两年的一些创新的事件,有的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模式开始进行推广,有的还是在刚刚磨合、刚刚试单的过程中。下面有一些对于创新方向的考虑与建议: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通过邀请天津市各大金融机构上线,选择优秀企业团队登录平台,每个银行的分行只能选择一家分行,是对租赁业务最为熟悉的,承接以租赁为代表的东疆需求,同时线上与线下结合,助力企业尽快在租赁获得融资展开业务。我们让这些优秀的企业能够接收到最高效、最短的时间与我们的金融机构进行接洽。我们线上、线下服务结合,为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东疆成立租赁创新基金,这是一个债权基金,企业发行的ABS夹层,更有效地助力企业扩大业务规模。今年的租赁基金还没有通过AI,但通过两个ABS的夹层,促进了租赁公司的发展。

  加快搭建租赁资产登记平台,做好数据的收集、整理。建设飞机资产流转信息发布平台库,建设共享航材库。通过东疆自贸区法庭打造完善的司法服务体系,继续探讨在租赁领域推广仲裁公正等形式提高维权效率,保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