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2021年12月16日在上海召开。主题为“数字经济赋能金融产业发展”。上海国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孙超波出席并演讲。 孙超波在演讲中探讨了融资租赁行业转型与突破。他表示,融资租赁行业应当拥抱监管、深化开拓。 孙超波还谈到,融资租赁行业应尽快切入绿色租赁赛道,“融资租赁行业在可再生清洁能源、绿色清洁交通和绿色可持续建筑等细分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他说。 对于未来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孙超波指出,融资租赁行业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已与证券业体量大体相当,融资租赁行业已经站在了国民经济的舞台中央。 孙超波同时还建议不要再小看融资租赁业,建议尽快把上海建成融资租赁业云集的高地。“融资租赁业态对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加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具有独特作用。”他强调。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年以来,关于融资租赁行业是否需要转型的话题众说纷纭,今天就“融资租赁行业转型与突破”这一主题与诸位探讨。 一、融资租赁行业转型与突破 目前,融资租赁行业不得不面临“爬坡过坎”的局面: 1.对异常经营公司的清理 截至2020年末,全国融资租赁公司注册数量为12156家,较2019年增长26家,增长率仅为0.21%。广东、上海、天津是融资租赁公司数量排名前三的地区,三地融资租赁公司占比超过70%。 2019年至今,在银保监会的领导下,各地融资租赁公司不断出清。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共清理经营异常的融资租赁公司3000余家。而据初步统计,全国有超过70%的融资租赁公司处于空壳、停业状态,预计这一清理工作还将持续下去。以上海为例,上海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已公布4批共1497家经营异常融资租赁公司,意味着上海现有2222家融资租赁公司中,仅有30%处于正常经营状态。 在清理工作后,剩下包括国金租赁在内有实质业务的3000多家融资租赁公司将轻装上阵,迎来更好的市场环境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再加上行业准入门槛提高,牌照获取难度加大,存量租赁公司会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优势。 2.对以政府隐形信用背书的融资租赁业务的限制 目前,七成的融资租赁资产规模来自于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类融资租赁项目。尽管限制的是以政府隐形信用背书的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类融资租赁项目,但在执行过程中,似乎只要是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类融资租赁项目,无论是否以政府隐形信用背书,均不被允许。今年以来,多地金融监管机构更是直接对辖区内金融租赁公司进行窗口指导,对租赁业务中的构筑物资产余额占比作出要求,涉及“构筑物资产余额较2020年末不得增长”、“构筑物比例不得超过30%”等内容。 3.银保监会“15号文”出台 《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指导意见》(银保监发〔2021〕15号)提出了六点工作意见,旨在强化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风险管理和监管监测,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演变为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也意味着作为传统融资租赁业务来源的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类项目进一步被限制。 面对监管部门对众多经营异常的融资租赁公司的清理,面对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类融资租赁项目被限制,融资租赁业务转型成了2021年融资租赁行业的热门话题。现在的问题是,“融资租赁业务转型”是一个真命题还是伪命题? 如果是真命题,那就意味着真的需要转型。那么,向什么方向转型? 如果是伪命题,那就意味着不存在转型一说。那么,是不是保持现状? 我们认为,融资租赁行业应当拥抱监管、深化开拓。 二、拥抱监管、深化开拓 1.对租赁物合规性的深刻认识 a.对固定资产的认定 根据《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法律规定的租赁标的物范围关键需要辨析“固定资产”、“构筑物”和“公益类项目”三个定义。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构筑物和非公益性管廊管网是合法合规的融资租赁标的物,公益性管网则不可以作为融资租赁标的物开展业务。 b.对附着、混同于他物固定资产的认定 附合、混同于他物的租赁物形态复杂、数量众多,包括但不限于水库、码头设施、水处理设施、管道、管廊、管网、电力架空线、机站、强电系统、弱电系统、空调系统、电梯等存在于土地上的设备,以及水泥、造纸、发电、冶炼、精密机械等不可拆卸的设备和生产流水线。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此类添附、建设在不动产之上的设备作为租赁物的融资租赁合同仍然属于租赁合同。 c.虚构租赁物的几种情形、以及如何防止租赁物虚构 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应首先确认有没有租赁物。租赁物虚构可能存在两种情况:虚构租赁物的真实性,包括纯粹没有租赁物和冒充租赁物两种情况;或虚构租赁物标的原始所有权人(是否虚构划拨函)。 其次,业务操作中还需要确认租赁物价值。应区分租赁物的现在值和未来值,只有现在值才决定融资额多少,未来值不决定融资额多少。现在值的确认可从账本净值或评估值中任选一种,但评估报告上须有“受XX融资租赁公司委托”字样。同时,融资额不能超过租赁物的现在值,否则就有虚构租赁物价格的嫌疑。需要强调的是,未来值不决定融资额多少,但未来值的保值性和可变现性决定第二还租来源的可靠性。 2.对业务开拓方向的转型升级 a.针对传统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类项目的转型升级 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类项目分为传统基建和新基建,融资租赁行业需要向“新基建”方向转型开拓,在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b.尽快切入绿色融资租赁赛道 融资租赁本质上是一种融资方式,融资租赁公司以融资租赁的方式为实体企业提供融资。绿色租赁的“绿色”主要体现在融资租赁公司以融资租赁的方式为绿色能源的制造者和使用者、化石能源减排者和降耗者提供融资服务。 2021年10月19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施意见》,确立“到2025年上海绿色金融市场能级显著提升,绿色直接融资主平台作用更加凸显,绿色信贷占比明显提高,绿色金融产品业务创新更加活跃,绿色金融组织机构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国际一流绿色金融发展环境,对全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更加有力,在全球绿色金融合作中的角色更加重要,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交易、定价、创新中心,基本确立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地位”的总体目标。文件标志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将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并明确提出 “鼓励发展重大节能低碳环保装备融资租赁业务”为主要任务之一。 融资租赁行业应尽快切入绿色租赁赛道,在可再生清洁能源、绿色清洁交通和绿色可持续建筑等细分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行业发展前景展望及其建议 1.行业发展前景 融资租赁行业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已与证券业体量大体相当,融资租赁行业已经站在了国民经济的舞台中央。融资租赁业态对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加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具有独特作用,建议不要再小看融资租赁业,建议尽快把上海建成融资租赁业云集的高地。 a.融资租赁符合市场经济效率原则 融资租赁业务模式符合市场经济效率原则。市场经济越发达,对融资租赁业务的需求就越宽广和深入。长期来看,稳步发展的中国经济将持续提升对融资租赁业务的市场需求,将持续提高融资租赁业务在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渗透率。中国融资租赁行业进一步融合参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空间十分巨大 b.融资租赁开辟了动产金融 融资租赁业开辟了动产金融,使动产金融和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不动产金融并驾齐驱,极大地开拓了金融市场的边界,丰富了金融市场的多样性,加宽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互动界面。 《民法典》第四百〇四条和第四百〇六条意味着动产抵押的担保效力大大下降,银行接受生产性有形资产抵押的意愿将大大降低。有别于银行业,融资租赁业务能满足承租人基于生产性有形资产的融资需求,这一部分市场将逐渐从银行业转移到融资租赁业。 c.售后回租前景广阔 在融资租赁业务模式中,售后回租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承租人将固定资产出售给融资租赁公司再租回,在保留固定资产使用权的同时获得了流动性资金。有别于传统的直接租赁模式,售后回租的业务模式更加灵活,充分发挥了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帮助承租人盘活存量资产、改善生产经营条件、提高生产效率,从供需两端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以售后回租为代表的融资租赁业务对实体经济的促销和融资功能,以及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在引导金融资本为实体经济服务方面,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拉动社会有效需求和促进金融市场完善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2.业务建议 在严监管到来的当下,对于有扎实的融资租赁经营实力的公司而言,又遇到了一次融资租赁行业做优、做强、做大的战略机遇。 a.不收窄现有边界 在严监管的前提下,建议以《民法典》第五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法释〔2014〕3号、法释〔2020〕17号)和银保监会2020年5月26日《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银保监发〔2020〕22号)的原文法条和法规为准绳,规范和约束融资租赁市场主体,尽量不要再收窄已经允许的边界。 b.拓宽租赁物准入范围 条件成熟时,建议将租赁标的物固定资产、扩展为生产性有形资产、生物资产和知识产权。 c.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得税前扣除 2020年6月,银保监下发《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融资租赁已正式纳入银保监监管体系,建议参照金融机构贷款损失准备金扣除办法,将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得税前扣除。 3.人才建议 合规、持重、守正将被要求为融资租赁公司典型人格特质。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十四五”期间的主基调。严监管、重合规、防风险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将成为融资租赁公司经营管理的背景色。融资租赁公司及其经营管理人员面临着紧迫的风格、个性的重塑和转型。 租赁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尤其董事长或总经理应当具备对融资租赁业态的深刻理解或学习能力强,具有研究型潜质的领导型的经营管理人才。租赁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应当具备所任职岗位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租赁公司基层人员,应当肯干、能干。具有财务、金融、商贸、法律、统计等经济类专业和学科的学历背景的行业人才优先,但在实践中,语文、考古、地球物理等专业的也照样会干得很好。实践证明,学历背景与是否能够成为融资租赁行业合格的甚至高端的从业者相关性不是很高。 实践证明,除资本金、股东背景等客观因素外,租赁公司经营的好坏主要由理念、体制、机制决定,而这三者背后的决定因素是企业高管,尤其是董事长或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