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高一翔:绿色租赁之申能模式 |
发表时间:2022-2-28 20:05:52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988 |
“双碳”政策后,整个新能源行业进入了风口期。我今天讲的主题相对微观一点,想把我们申能这几年做的尝试和成绩给大家进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单介绍一下申能集团。申能集团1987年成立,目前总资产2100亿,连续19年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申能集团业务分为五个板块,最主要的就是电力和燃气,原先一直叫“电气并举”。举个简单数字,上海60%的电力是申能集团提供的,95%的天然气是申能集团提供的。 这几年随着集团的发展,又增加了几个板块。一个是金融,目前申能是东方证券和太平保险的第一大股东,此外还有申能租赁、碳科技、财务公司等。另一个新增板块是能源服务,随着能源业务的开展往上下游延伸,集团在能源分布式供能,LNG非管输贸易,特别是氢能都有布局,我们在氢能方面投资布局全产业链,包括一些头部的独角兽,这也是集团2021年的发力点。最后一个板块是电缆产业,2020年我们和上海电缆所进行吸收合并,电缆所是一个非常小的板块,但是它的专业性非常强,国内所有的电站输配标准制定都是在上海电缆所。 今天分享的重点是绿色金融。 绿色租赁的定义 先探讨下绿色租赁的定义。 2016年8月份,七部委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文件里对于绿色金融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定义。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所以,我个人给绿色租赁的定义是为支持环保节能等所提供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金融三项服务构成了绿色租赁。 围绕绿色信贷、碳金融和绿色债券,申能租赁形成了具有申能特色的绿色租赁模式。接下来我会从这三点介绍一下申能是怎么做的。 申能租赁公司相关概况 先介绍一下申能租赁公司,2016年成立,2017年正式开展业务,是家地方国企,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注册资本15亿,截止至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总资产105.7亿元,这几年发展态势还是相当不错的。 申能租赁的集团内业务占比较高,因为我们的口号叫“立足集团,深耕产业”。当初公司的成立初衷就是为了配合集团新能源产业发展,所以我们的业务90%都是集团业务。同时,90%都是绿色租赁业务,都是风电、光伏电站:其中风电60%,光伏30%,其他10%包括储能之类的。业务结构方面,直租比例70%,这个直租比在行业里已经相当高。虽然申能租赁是地方性的国企,但是我们的业务遍布全国19个省市。这是申能大概的情况。 为什么90%都是新能源电站,那么集中,我们的自信来源于哪些? 来源于四个方面: 一是源于对发展绿色租赁的坚定信心。 目前“双碳”政策下,原来很多都要破产的光伏企业一下子活过来了,整个行业进入了风口,所以至少在2060年碳中和之前,这个行业应该是大有可为的。 二是源于申能的绿色金融服务平台。 申能金融板块包括比较多的金融机构,在内部划分两类,一类是东方证券和太平保险,因为规模太大,虽然集团是第一大股东,但是完全管控难度比较大。另一类是类似于租赁公司、碳科技、财务公司,这是申能集团可以100%控制的。在2019年底,申能集团成立了申能能源金融事业部,相当于把这几家可以全控的企业囊括在其中。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平台,使得申能绿色金融(绿色租赁)的推广合作协同非常便捷,特别租赁公司是和碳科技公司的合作非常密切。正是由于这样一个金融服务平台,绿色租赁业务推广非常顺畅。 三是源于申能集团的绿色转型战略。 申能集团一开始其实是火电为主的集团,高耗能高污染。但是从几年前集团开始走新能源转型路线。截止2020年末,集团清洁能源权益装机占比45%,可再生能源近25%。正是由于集团的支持,使得我们租赁公司获得了相当大的资源支持,不愁业务。 四是源于绿色债券工具的支持。 租赁一头是资产,一头是负债,没有便宜的资金支持,没有办法走远,所以我们借助优势发行了绿色债券,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资金支持。 在绿色债券方面,我们紧跟市场。 2020年6月份,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推出了ABCP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我们第一时间跟进,研究发现这个票据有几点好处:第一,发行期限短,可以持续发行,每半年一发,滚动发行,还可以借新还旧,第一期发行成功之后,后面续发可以还新发。第二是便利性好,底层资产期限都是十年以上,发行只有180天,对于入池资产不要求匹配,可以错配,对于我们来说这很便利。第三是标准化程度高,安全性好,各种增信措施非常便利。研究透彻后,我们在2020年12月份就发行了首批ABCP。 2021年2月初,央行又推出了碳中和债,它是绿色债券底下的分支,如果可以证明底层资产在减碳方面的规模,可以贴上碳标。我们是非常匹配的,90%的底层资产都是新能源,都是碳减排,所以再次第一时间跟进,发行碳加持的绿色债券,成功发行之后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它的交易结构是:申能租赁和信托公司签订信托合同,设立财产信托。申能租赁作为资产服务机构提供底层资产以及相应管理。银行作为资金保管机构,开立并保管信托账户对资金划拨进行管理。票据到期前,我们将募集资金划付至信托账户后,划付至代理支付机构账户,用于向票据持有人分配票据本金及收益。也有很多中介服务机构,除了传统的律所、会计师事务所和评级机构,还有两家特殊的中介机构,绿色评级机构和碳减排核算机构,分别贴绿标和碳标。其中,集团能源事业部下面的申能碳科技公司给我们贴了碳标,这方面就体现了集团内部协同的好处。通过构成这样的交易结构,最终租赁公司成功发行了绿色碳中和ABCP。 这次发行体现了我们的动作很快,第一时间开展研究,启动各项前期准备,取得了50亿元ABCP注册额度,目前累计发行三期6批次,总计89亿元的规模,价格在3%以内。入池资产和资金用途完全是进入清洁能源,碳减排效应每年达230万吨,正是有了这个数字,才能够贴碳标。因此,我们也获得了许多相关奖项,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碳金融 第三部分说下碳金融。 申能集团在碳方面涉足非常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碳研究。2011年到2013年申能以财务公司为主体开始研究国外碳市场。2013年上海试点碳市场启动,当时第一批进入市场的是电厂,所以申能财务公司就在两年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对申能的电厂提供一些服务。2015年上海市场正式向投资机构开放,申能财务公司就正式以投资机构身份进入碳市场,而且叫借碳,有点像股票市场融券交易,把碳借过来进行交易。 2016年上海碳交易市场第二次扩容。2018年集团正式成立了申能碳科技,相当于从申能财务开始孵化,多年之后正式诞生了这样一个产物。成立之后应当说效果挺明显,2019年和2020年申能碳交易额在上海碳市场中排名第一,2020年整个上海碳交易所40%的交易量都是申能碳科交易的。2021年6月全国碳交易市场成立,再次打开了申能碳科未来的发展空间。 这些年申能碳金融也做了很多的创新,包括碳交易,借碳交易,碳远期,碳回购,碳交易服务,碳配额质押融资,以及CCER组合融资等。在第四届进博会上我们还推出了首单银碳保合作的项目,相当于把银行信贷中履约保险的功效引入到碳质押里面。 申能碳科的口号叫“全能碳管家”,什么概念?只要和碳有关的都可以做。比如说产生了多少碳排放,这个碳有多少CCER,这些都是要优国家认可的专业机构来评判,申能碳科就有这个资质,可以做碳核算,核算好之后可以交易,因为我们有专门的碳交易员,有多年的交易经验。 上述内容主要是介绍申能在绿色租赁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 未来我认为是更精彩,为什么这样说呢?未来绿色租赁的发展版图是申能租赁和申能碳科双轮驱动,发挥申能集团产业优势,通过租投联动和租碳联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绿色租赁服务。租赁可以对接外部金融市场,碳科技可以对接外部碳市场参与者,从而给我们的客户提供一揽子的全套绿色租赁或者绿色金融的服务,目前我们正围绕着这个在打造申能绿色品牌。 最后,聊聊行业。 现在做新能源业务的租赁公司非常多,但是并不是每一家都能形成风险闭环,现在整个行业非常火,处于风口,但是泡沫过后肯定会有风险暴露。如果没有很好做到风险闭环的话,其实大家都在裸奔。特别是很多金融租赁公司,它是银行背景的,项目好的时候没有问题,如果出问题的话,可能就面临无法处置的问题,烂在手里。像我们这样能源背景的租赁公司就有这个优势,我们有产业背景,如果业务出问题了,可以直接收掉这个资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能源类背景的租赁公司其实风险是可以形成闭环的。 我现在也在和一些租赁公司包括金租探讨合作模式,我们愿意把拥有的碳资源,碳科技资源,专业的产业背景资源贡献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申能租赁在资产运营管理上有专业优势,租赁公司有资金,大家有合作共赢的空间,可以一起把业务形成风险闭环,把风险降到最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