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资产处置是融资租赁的最后一公里,是融资租赁公司消除风险的最优方案和特色所在,融资租赁公司保留物权的目的就是在项目出现风险时能购快速、高额处置租赁物,如果融资租赁公司没有这个处置能力,就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和存在价值。但是实务中设备类型千差万别,资产处置并非易事。
代理商/厂家不回购之痛
一般情况下,设备直租项目单笔金额小、客户规模小、融资渠道少,整体资质不符合融资租赁公司的要求,所以,融资租赁公司基本都会要求代理商/厂家提供回购增信担保。
但是,实践经验表明,当客户出现逾期后,厂商是怠于回购的,原因如下:
1.厂商的目标是销售设备,不是回购设备;
2.多数厂商没有翻新再制造工厂,回购设备后不好处置;
3.融资租赁公司和厂商在租后/售后设备管理上投入较少,设备贬值严重;
4.设备质量不稳定,技术更新快速,设备保值性不好;
5.厂商强制回购设备会影响客户关系;
6.回收、管理、再次销售设备分散精力,不利于厂商集中力量生产经营。
代理商/厂家的怠于回购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了很多痛苦,虽然签订了《回购协议》,但厂商的履约率不高。
设备回收之痛
1.设备良莠不齐。技术不成熟、回收标准不统一,使回收方与承租人的价格期待差异较大,造成回收困难。
2.承租人设备处置意愿低。因承租人融资租赁设备的目的是拥有设备,所以不希望处置设备,造成对处置行为配合度低,且对设备处置价格期待较高。
3.无设备处置补贴方案。《民法典》规定,收回的租赁物价值超过承租人欠付租金的,承租人可以请求相应返还,如回收方对此无妥善的处置补贴方案,承租人不愿配合。
4.设备估值随意。设备使用记录不全、信息不对称、数据可篡改等使设备估值不可信,再加上二手市场不太健全,当事人在回收价格上很难达成共识。
5.错失设备最佳回收节点。按照“租金——残值曲线”,超过最佳回收时间节点,回收处置的价格不能完全覆盖应收租金,承租人无力承担、也不愿意承担该项处置差额损失。
6.处置方式单一粗暴。因租后管理少,对客户情况不了解,风险处置方式较单一,主要体现为暴力催收、无情诉讼。暴力催收不可取,法律也不允许。
诉讼之痛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出了债权风险就要拿出法律武器,行使和维护债权人的正当权利,采用诉讼的手段是必要的。好处:诉讼时效,财产保全,震慑债务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但是,经济诉讼要经过必要的法律程序和流程:搜集证据、准备材料、法院立案、领取文书、接受调解、参加庭审、领取判决、不服上诉、申请执行。
因近几年经济案件数量增多,受理和立案需要排队,送达不到需要公告60日,保全、查封资产需要等待法官时间,诉讼异议可以提出管辖权、鉴定意见、支付令、执行行为、诉讼适用、担保物权等10多项异议,一审判决不服可上诉,所以,整个诉讼、判决期间一般都需要6——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另外,判决难、执行更难,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难求。租赁物在诉讼期间长期闲置,贬值迅速,很难变现或变现金额远远不能覆盖所欠租金、违约金。
设备处置之痛
1.谈判取回。痛点:客户不配合,谈判费用高,历时时间长。
2.拖回设备。痛点:客户不配合,拖回成本高,拖机风险高。
3.仓库存放。痛点:仓库不好找,存放成本高。
4.变现价格。痛点:估值不可信;变现价格低。
5.变现时间。痛点:变现时间长,占压资金严重。
治标又治本的资产处置方式
1.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闭环管理。一方面通过物联网的技术24小时不间断监管设备运营情况,监测客户还款能力的变化并对设备资产实时估值。另一方面在设备购置、安装、维保、闲置处理、报废等设备全寿命周期提供服务。
2.设备属性专项风控模型消除风险。设备属性专项风控模型通过“设备本身、风控预设、过程管控、风险处置”四个维度、139项核心评价指标,确保设备资产的流动性,从而彻底消除金融风险。
资产处置策略
1. 设备资产处置是个系统工程
2. 资产处置的有效方法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对流动性最好的形容。资产流转可以改善资产流动性、化解金融风险,融资租赁的资产流转是消除金融风险的有效方法。
若要实现良好的资产流转,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租赁物的选择。在售机型,技术稳定,主要零件持续供应;
(2)二手设备商的品控以及售后服务能力;
(3)设备档案数据齐全、可信;
(4)设备物权清晰,没有被抵押;
(5)估值技术。二手估值是资产流转的前提,估值公允、可信,双方就容易达成共识,有数据支撑,便于再次流转。
实务中,专业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出现,使资产处置不再是难题,融资租赁业务也能再往前进一步,从而衍生出更多的创新模式,不断满足客户的期望,融资租赁发展的下一个阶段——经营性租赁就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