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刷视频,刷到招商局集团前董事长秦晓先生的访谈,与自己这段时间的思考总结相一致,观点深以为然。
所以,借此机会,聊一聊文章中提到的银行唯PB论,以及对融资租赁行业的启发和影响。下面,进入正文。
一、银行的估值困境
银行的估值一直都是按照PB而非PE去走,源于银行的信贷业务都是先投放后收利息,不到本金收回来,风险就无法完全释放。
秦晓先生在视频中提到的,对银行的估值只能回归到净资产,而对每股净资产的认知,则反映了对你坏账水平的预判。
所以,我们很少能看到中国的银行业,包括其他以信贷类业务为估值模型的机构,PB能超过1,其背后反映的是对你未来资产回收的不确定,对你真实账面净资产的不信任。
强者如招行,宁波,在今年的大环境下,PB也直线下降。
在什么情况下,能够让PB超过1,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可,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条路,这也是各家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共同认可的发展思路,即,利息类业务高质量发展,非利息类业务占比逐步提升。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银行都会强调自己的零售属性,都会强调自己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前者,可以提高自己的金融业务PB无限接近于1,后者,可以取得超越于1之外的市场认可和价值。
这就引申出来下一个话题,即,做金融的,如何才能打破唯PB论的估值魔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落袋为安。
二、做金融如何落袋为安
金融赚的钱,都是纸面财富,无法落袋为安,这也导致了前面说的“估值困境”,即做金融的标准路径,永远是不断扩大规模,产生不良,充实资本,再扩张。
站在商业实现的角度来看,落进口袋里面的钱,才是真正意义上赚的钱,如何落进口袋,无外乎两条路径。
路径一,赚金融的钱。金融的路径,并不都是扩大规模,产生不良,充实资本,再扩张。如果控制好规模,控制好息差,还是能够赚到金融的钱。这里面的核心点在三个方面,分别是规模,息差和竞争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金融机构都会选择以零售金融作为突破口的原因。所以,做好自我约束,控制好规模和息差,形成在该资产类别上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能够赚到金融的钱的。
这里面啰嗦一句,之前的高利贷,714高炮,除了监管原因外,其实是为数不多,可以真正意义上赚到金融的钱的资产。
与之相反的,很多资产类别,在市场同业内卷裹挟之下,通过降价,换市场的做法,其实是非常不可取的,究其本质,降价是换不来好客户的,同时,这种做法,直接打破了规模,息差和竞争力的平衡,重新走向了“金融扩张,产生不良,充实资本,再扩张”的老路上了。这也是我们上一轮周期里面的深刻教训,自我检讨!
路径二,赚非金融的钱。非金融的钱的核心是客户,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这也是很多银行的传统路径和打法。比如面向个人储户,拉了存款再卖保险和基金,这个是大财富管理的路径。比如面向对公客户,做了贷款之后再做薪资管理,这个是大资产管理的路径。无论是大财富管理的路径,还是大资产管理的路径,本质都需要你手上有客户。
这个路径项下,金融是导流和获客手段,金融的钱是薄利多销,非金融的钱,是边际收入和利润增加。依托的是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对产品供应链的梳理和提供。
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路径一,还是路径二,都指向了共同的零售客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银行,都会走上零售的原因。
三、融资租赁的突围
相较银行而言,融资租赁真的只是小弟弟,全行业的资产规模,也就一个兴业银行,行业发展历史,也远不如银行悠久,所以说,做金融业务,融资租赁比银行厉害的论调,是远不成立的。
我们看到的所谓已上市融资租赁公司的PB比传统银行业高,原因也是在于更为宽松的监管环境和金融政策实施,而非自身的经营质量比银行要更优,多元化突围那么多年的远东,也在港股仅收获了略超过0.5的PB倍数。
融资租赁目前仍还处于银行当年发展的初期,即构筑自身的金融业务能力,且过程中,诸多机构并没有形成自身金融业务能力的护城河,更多是在中国信贷体系的夹缝中生存,做监管套利。
所以,我们一直认为,融资租赁行业,最宝贵的功能在租赁,而不是融资,在产业一线的深耕和触达,而不是银行对公大客户的外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江苏金租明确的“零售领先,科技领先”的双领先战略,我们看到,是依托于宁波银行零售能力的永赢金租,脱颖而出。
所以,突围之路,我们觉得有三个阶段和步骤。
阶段一,夯实金融业务能力的护城河。满足规模,收益和竞争力三个要素平衡的资产类别,无外乎零售金融,普惠金融。在这个过程中,严守投放纪律,做好息差平衡。
阶段二,做好客户深耕,扩大非息收入占比。真正意义上掌握终端客户,明确自己的服务对象,在此基础上,叠加多产品服务,深挖客户价值。
阶段三,金融和产业相互融合。最终实现秦晓先生在视频里面说到的那样,金融业务本身能产生正向盈利,同时不断提高非利息收入,进一步增厚盈利来源,从而让金融业务走向自给,而非依赖注资。
当然,目前看,我们的路还很远,80%以上的融资租赁公司,还没到第一阶段。
初心未改,理想未死,行则将至,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