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电网旗下英大汇通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简称“英大汇通保理”)获批解散,目前英大汇通保理已完成公司注销流程。

 记者注意到,注销前,英大汇通保理注册资本高达4亿元,公司成立于2015年,距今已将近9年时间。记者猜测,英大汇通的保理的注销与此前注销的央企保理原因类似,或受央企保理公司“一控一参”政策影响。在此之前,国家电网体系内共有国网雄安保理和英大汇通保理两家商业保理公司。

  在英大汇通保理注销同时,国网雄安保理注册资本则由2亿元增加至8.16亿元,显示国家电网仍加大在商业保理领域的投入。

  与此同时,2023年11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欣康泽商业保理有限公司。至此,2022年下半年以来注销、待注销、更名的商业保理公司已达11家。

  其中,金网络旗下中航信保理、五矿旗下五矿供应链保理于去年纷纷更名,更名后公司经营范围不再包含商业保理,退出保理业务。另外,包括恒天经纬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国机集团)、国药集团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国药集团)、海汇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中远海运)、辽宁恒汇商业保理有限公司(鞍钢/本钢)、神铁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国投集团神州高铁)、中化明达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宏伊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中化-远动宏信)启动或完成注销。

  推测上述保理注销的主要原因是受国资委保理公司“一参一控”因素和清理“两非”、“两资”影响。截至目前,央企保理还剩余55家,按目前政策,未来仍有部分央企保理存在被注销的可能。

  23年12月初,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推进中央企业巡视整改专项治理工作专题会议召开,会上,国资委通报了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开展中央企业金融板块业务风险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彼时,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认为要聚焦“四个领域”,即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商业保理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坚决防范化解中央企业金融板块业务风险问题,同时要全面研判企业金融板块整体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风险一旦露头就要果断出手将其消灭在萌芽、阻断在早期,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