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只有厂租、光伏等标准项目能搞风模,其实回租类的非标项目也能搞的,头部租赁己稍稍落地应用多年。"

  标准与非标项目在风险模型上,其实就差在一个是纯线上打分,一个是线上与线下一起打分。许多人就奈闷了,那既然都要线下,那跟风控员手工做有什么不同?

  其实就是标准化,标准化才能上规模。

  很多人初步下沉小微非标业务,常常很困扰于高度信息不对称的难点,风控看不清楚没安全感要补一堆材料,浩浩荡荡的写了100多页风险评估报告,列了几十个风险点,有些看起来是风险,又不像是风险,页数写的愈多,反而愈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投放,投放多少额度,常常是业务跟风控先吵一顿架,最后再拍着脑袋下决策。

  这样就会很没效率,不经济,资产规模做不大。花在吵架的时间可能比项目时间还多。而且实务经验是架吵的愈多,不良率就愈高。

  所以这个时候风险模型就可以作为决策依据,还能顺便尽职免责。简单粗暴且不精确的解释,风模是一种规则与标准,让业务与风控有共识,哪些因子与违约有高度相关。哪些跟风险其实关系度不大,别纠结了。

  譬如开车时,轮胎坏了大概率会影响行车安全,但雨刷坏了则不一定,看下雨没。把规则列清楚就能够协助标准化作业,真正跟违约相关的因子其实就那几个,限定评估范围,不要太发散。

  所以许多头部租赁公司开始建小微风模,最重要的初衷还不是做为决策引擎,而是减少业务跟风控的吵架,尽快让资产上规模,对国企来说,最重要的是有一个规则依据,尽职免责,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要是后端再结合科技系统,就符合监管所要求的数据治理,科技赋能。

  最重要的是还能省人员编制与用工成本。

  很多人会想像,现在大数据跟人工智能很先进,只要买个现成风模,就能像信用卡审批一样,线上就能咻咻咻的审批放款。但想像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公司业务要像零售业务一样,如此的线上全自动比较难,不过半自动还是可以的。小微业务嘛,没个风模有点说不过去。

  但小微因为多样性高,且高度信息不对称的特性,还是得要去现场尽调,但尽调内容更偏向是数据采集跟反欺诈。数据采集的内容、范围、都有明确的规定与要求。

  譬如大家都知道小微企业,实控人很重要,但实控人只是一个概念,概念是不好评估的,更靠感觉。但实控人有几套房,跟参加工作的具体时间则是一个量化过的概念,股东结构,持股比例也是。我们可以把这些标准输入到模型里面,在统计学上我们叫定性转定量分析。

  很多人说没有历史数据没有办法做风模,笔者在这里要特别澄清一下,风模其实有两个阶段,评分卡与量化风险模型。

  评分卡是第一阶段,这里只需要风控人员与有经验的咨询公司,将风控人员或同业经验转化,给予一个评分与权重。所以不需要历史数据也能有一定的辅助判断功能。

  第二阶段才是量化风险模型,利用数量分析跟模型做精细化的修正,将型一与型二错误做后验,将原来专家法下的人工设定的权重与参数调整,并且加入宏观经济因子、地区、行业风险等,实时动态监测微调。

  甚至在头部租赁公司的实务经验里,不只是违约率能做量化分析,还会根据设备等风险缓释措施,做回收率的建模 。

  第一与第二阶段是不可逆的,也无法跳跃。也就是说量化风险模型没有办法直接建模,一定需要评分卡,所以很多人说没有历史数据就没有办法做风模,这种说法其实不太精确。

  建模的第一步不是需要样本数,而是需要评分卡。只有经过评分卡的数据才是数据。

  其实建模容易,落地难。

  就像是很多金融机构都有买蚂蚁分数,分数是有了,但有了分数然后呢? 许多人也有买现金流模型,但许多人会表示看了半天也不晓得这些跟信用风险该怎么挂勾,只能看个感觉。我们的咨询团队有丰富落地经验的专家,有在头部租赁公司实际将风险模型与风险政策相结合的经验。

  譬如200万以内非标小额案件的评分模型,实务上会快速审批,因为小额分散,一开始不需要大量数据分析,最重要的就是准入标准。

  为了确保风模能落地应用,我们会根据金融机构的本身的风险容忍度与现有的组织架构,去设计五个关键节点,包括资料清单的标准化、准入条件,项目流程、针对小额案件的模块化风评等等,最后是信用评分,手把手的协助风模落地。

  从实控人、司法征信、到申请人主体,银行流水等,共10-20个关键风险指标,与三个附带现金流模型一同做成评分,并且可开放参数与权重做客制化修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