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规模达4.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9%;租赁资产余额3.97万亿元,同比增长9.27%;2023年,直接租赁业务投放2814.87亿元,同比增长63.39%,占租赁业务投放总额的16.42%,同比上升4.31个百分点。

  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租赁公司大有作为。国务院2023年9月份发布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金融租赁、融资租赁公司助力小微企业、涉农企业盘活设备资产,推动实现创新升级。2023年10月份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近年来,金融租赁公司在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方面有了更多投入。《报告》显示,2023年,金融租赁公司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领域分别新增投放1452.51亿元、5712.33亿元和1233.68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3.40%、75.47%和32.20%。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和堵点问题,金融租赁公司借助“融资+融物”服务优势,打造特色产品、设计专属流程、部署本地化团队,利用区域直销服务模式,不断扩大中小微租赁业务覆盖面,使金融服务触达更深入、更细微,逐渐成为金融体系必要有益的补充。2023年,金融租赁公司面向中小微企业新增投放1.02万亿元,同比增长36.07%;截至2023年末,中小微企业租赁资产余额为2.03万亿元,同比增长9.33%。

  我国现有70多家金融租赁公司,其中包括农商银行系的金融租赁公司。成立于2014年的渝农商金融租赁公司,是由重庆农商银行牵头出资并控股的。该公司专注于服务实体经济、中小企业和“三农”客户,截至2022年末,公司租赁资产余额520.32亿元,累计投放超过1300亿元。2023年,上海农商银行增持长江联合金融租赁公司8000万股股权,增持后的持股比例由51.02%上升至54.29%。

  金融租赁公司正在加速回归租赁本源。2024年5月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非银机构监管司党支部刊发《推动非银机构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文指出,推动金融租赁公司积极稳妥退出融资平台业务,严禁将不适格租赁物进行重组、续作。坚守金融租赁公司既要姓“金”又要姓“租”的本质特征,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需求,不断突出专业化、特色化经营,助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融资租赁行业在我国发展已有40多年,但租赁市场的渗透率仍明显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一方面,融资租赁业务有较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突出。中小微企业往往在引进新的生产设备时遇到资金难题,高昂的设备价格及对后续流动资金的顾虑,影响了其扩大生产规模。金融租赁公司可以为企业提供灵活、高效的融资解决方案,让企业以较少的初期投入资金就获得设备使用权,减轻运营负担,加快生产推进,提升生产效率,抓住市场机遇。此外,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现金流,灵活安排租金支付节奏,帮助企业均衡赋税,且有利于资金周转。

  金融租赁公司的发展从比拼规模增长到比拼业务转型,不少公司瞄准服务中小微企业,通过购置新设备、盘活固定资产等方式,促进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年报显示,长江联合金融租赁公司围绕“做小做散”战略导向和“服务中小企业客户”的目标定位,2023年新增中小微客户数达384户,较2022年增加182户,增幅90.10%。该公司披露的ESG报告称,探索服务“三农”业务新模式,助力农业特色产业技术迭代,发展农业可再生能源,带动周边农作物种植及农户创收,实现“融资可行、融物可得”。

  落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租赁公司可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绿色租赁”上重点推进。通过重点聚焦绿色交通、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环保等方向,有助于金融租赁公司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不少租赁公司已经明确绿色租赁的战略地位,推动绿色投放从无到有,从单笔投放到初具规模。有的金融租赁公司去年新增绿色租赁业务投放占比超过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