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随着国债增发、货币政策推行,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加,稳增长举措效应显现,租赁行业业整体呈现向上发展态势。
《中国经营报》记者综合多家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财报数据发现,以往头部租赁公司比拼资产规模增速的热潮有所退却,2024年上半年,金融资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资产规模有增有减,但是,租赁公司更加注重业务的多元化拓展,以期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资产规模比拼退潮
“如果说以前考虑的是如果做大做强资产规模,现在思考的则是如何占领新兴产业,加快业务布局。”一家厂商系融资租赁公司负责人表示。
随着2024年进入最后一个季度,多家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的管理层正在思考如何抢占新的行业赛道。
记者近期在采访中注意到,随着监管趋于严格以及市场的变化,对于千亿规模的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来说,资产规模增加不再趋向一致性。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报告CL100—2024》显示,在106家样本公司中有21家千亿级租赁公司。其中,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银金租”)、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浦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的总资产规模较年初增幅均超过10%,光大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海通恒信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通恒信租赁”)等3家企业总资产规模较年初出现下降。
此外,总资产规模在100亿元至1000亿元的61家租赁公司中,有42家企业的总资产规模较年初有不同幅度的增长,19家企业的总资产规模较年初出现下降。总资产规模在100亿元以内的24家融资租赁公司中,16家企业的总资产规模较年初有不同幅度的增长,8家企业的总资产规模较年初出现下降。
对于部分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资产规模增加的原因,江苏一家金租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总资产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融资租赁资产规模的扩大。资产规模的增长表明公司业务拓展能力较强,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和资金。
对于部分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资产规模有所下降的原因,联合资信研报分析认为,在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及市场整体信用调整的情况下,金融租赁公司资产质量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应该加大风险防控力度和租赁资产管理水平。
就资产规模呈现的差异性,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张欢告诉记者,2024年上半年,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监管趋严的政策背景,虽然有部分融资租赁企业退出市场,但融资租赁行业在整体上依旧呈现向上发展态势,同时增速有所放缓。大型融资租赁企业随着业务布局的多元化,以及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不断深化,业绩表现基本良好,资产增速保持在稳定区间;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中小微融资租赁企业持续开展业务创新,提高资产质量和风控能力,总体资产规模稳中有增。
此外,租赁联合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显示,全国租赁企业的数量基本保持平稳。截至2024年3月末,全国融资租赁企业(不含单一项目公司、分公司、SPV公司和收购海外的公司,包括一些地区列入失联或经营异常名单的企业)总数约为8791家,较2023年年末减少60家,融资租赁合同余额为5.62万亿元,较2023年年末减少250亿元,下降0.44%。
在债券发行方面,2024年上半年,融资租赁公司发行债券规模合计4065.3亿元,发行主体合计116家。非结构化融资产品中,主体评级为AAA的债券规模占比较高,为91.05%;从发行品种来看,超短期融资券规模占比最高。
发行利率和利差方面,2024年上半年,租赁公司发行的非结构化债券的利差和票面利率较上年同期呈下降趋势。从租赁公司性质来看,2024年上半年金租公司发行31只三年期公司债券,发行主体级别多为AAA级,其发行利率和利差低于大多数同级别商租公司。
新世纪评级金融机构部研究员宫晨认为,这反映投资者对同是AAA级主体评级的商租公司认可度存在一定差异。
布局多元化
记者注意到,在融资租赁公司资产规模有所退潮的情况下,行业更趋向业务的多元化布局。
前述江苏金租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将市场定位聚焦于服务中小微企业,通过直接租赁、售后回租、厂商租赁等多种业务模式,满足不同客户的融资需求。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继续深化这一市场定位,通过扩大合作厂商和经销商网络,增强了对终端客户的服务能力。上半年公司在清洁能源、高端装备、交通运输等板块的融资租赁余额占比持续增长,显示出公司在这些领域的市场定位得到了有效的执行和市场的认可。通过与超过3000家的厂商和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在中小微企业市场中的地位。此外,上半年公司继续加大了对新能源、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战略新兴行业的投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金融租赁公司仍然存在业务方向不明确的现象。
对此,一家银行系金租公司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建议,融资租赁公司可以成为金融租赁公司特别是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学习对象和借力渠道。一些专业化融资租赁公司市场化发展多年,机制灵活,在产业经营、租赁物管理方面有很多先进的模式。
“此外是与设备厂商建立合作,深入开展设备直租、经营性租赁业务。合作方不只限于制造企业,设备经销商、EPC承包方、系统集成商等都可以作为厂商租赁模式的合作机构,合作方可以按照金融租赁公司的风控标准,为其带来批量、持续性的业务。”该负责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从政策端来看,多部政策的出台也在引导行业方向及机构业务布局。宫晨认为,2023年以来,监管部门陆续下发一系列政策文件,对金融租赁公司的公司治理、租赁业务方向、租赁结构和租赁物等方面提出要求。商业融资租赁相关政策则提出包括支持绿色租赁、设备租赁、飞机租赁等业务开展,并涉及引导融资租赁公司回归本源,合规经营,加强风险管控等。
根据融资租赁企业公开披露的信息,国银金租、海通恒信租赁等11家融资租赁企业2024上半年合计实现租赁业务投放超1900亿元;整体来看,绿色能源、高端设备、交通物流、普惠金融四大领域是上述企业的主要业务投向。
此外,金融“五篇大文章”也成为租赁行业拓展业务的主要方向。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金融租赁公司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推动金融强国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根据《报告》,2023年,金融租赁公司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领域分别新增投放1452.51亿元、5712.33亿元和1233.68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3.40%、75.47%和32.20%,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数字化转型,全年投入转型资金超10亿元,优化业务流程、改善客户体验,不断提高服务质效;积极拓展养老金融,在相关领域的投放额和资产余额逐年增加,业务范围持续扩大。
《报告》还要求优化金融租赁公司租赁业务结构,合理控制业务增速和杠杆水平,加强新增业务中售后回租业务的限额管理,明确2024年新增业务中售后回租业务占比相比2023年前三季度要下降15个百分点,力争在2026年实现监管要求,新增直租业务占比不低于50%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