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梳理
2025年3月,特朗普公开喊话,将在2025年4月份结束“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剥削”,提出将对剥削美国的敌人展开还击。
2025年4月3日凌晨,美国时间4月2日,特朗普开始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且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加征更高关税,算法简单粗暴,直接根据双方贸易逆差简单除二,中国被加征高达34%的关税,甚至连只有企鹅的无人岛也被加征关税。
2025年4月4日,中国宣布一系列反制措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实行34%的对等关税。同日,美股暴跌。
2025年4月9日,中午,美国再次对中国加征50%的新关税,累计税率达到104%。晚间,中国立刻做出对等关税反制,同等增加84%。
2025年4月10日,特朗普宣布除中国外,暂缓征收对等关税90天,但对中国继续增加关税,累计达到125%。同日,美股暴涨。特朗普个人持股企业狂涨22%,被怀疑操纵股市。中国同一时间对美国继续增加对等关税,同时考虑到在目前双方累计的关税下,再加关税已经没有意义,没有企业能在这种关税下还有盈利空间,因此,美方再加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以下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研报、公众号、相关书籍、视频科普等相关公开资料,由本人整理分析后得出,可能观点存在偏颇,还请海涵。
二、特朗普为什么要发动贸易战?
核心原因:美债危机
2024年,美债利息高达1.16万亿美元,超过了国防开支的8950亿美元。2025年预计将要达到1.3万亿美元。
特朗普上台以后,最棘手的问题就是美债问题。所以他的思路就是开源节流。
首先是内部改革,节流。
任命马斯克成立政府效率部,大规模裁撤项目及人员。上台后,马斯克进行美国版的百日维新,最后遇到重重阻力,失败,马斯克将离任。
力图促成俄乌和谈,瓜分乌克兰,节省军费开支的同时,或者矿产资源以获利。失败,俄乌至今还在打。在白宫被小泽打脸以后,停了一周左右的军援,乌克兰随后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以后,重新支援。目前俄乌均不领情。俄罗斯还在进攻,美乌矿产协议也没签订。
力图重新掌控美国在中东的控制力,对胡塞武装发动袭击,失败,越打胡赛的士气越旺,还闹出了群聊泄密的笑话。
其次是外部抢劫,开源。
迫使日韩、欧洲等增加对美国的投资。无果。日本想收购美国钢铁,特朗普又反悔了。
抢劫巴拿马运河,无果。
抢劫格陵兰岛,无果。
对加拿大及墨西哥增加关税,被加、墨两国还击,最后不了了之。本次加税名单中没有两国。
特朗普此次上台后一定会感觉不对劲。特朗普刚当选的时候,因为是政治新人,自己组建的班子有时候都不听他的。此次上台组建的领导团队,可谓是对他马首是瞻,天天吹彩虹屁。但是怎么感觉自己推行的每一项政策都实行不下去呢?
我觉得主要原因如下:
1.特朗普自身没有能力,还组建了一个草台班子。这就导致其在政治上完全不成熟,在政策上出尔反尔,并且在如今自媒体特别发达的时代,他的草台班子频频出洋相,这一点会导致他所领导的政府公信力极大下滑。烽火戏诸侯,关税这个政策本来就是大杀器,你这么儿戏般的说加就加,加完了又暂缓,那以后谁怕你呢?你就看看日本,日本最近在大抛美债,自己的儿子都不听话了,都控制不住了。
2.美国内部已经从两党制变成了“明末党争”,即已经不顾国家及人民的利益,凡是对方提出的政策一并反对。美国又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这就导致特朗普想要实行很多政策,民主党一定会从中掣肘。
3.高估了自己在世界上的统治力,低估了其他对手的能力。美国是靠金融霸权及军事霸权在世界上立足的。但美国现在的情况就很“虚”。俄乌打了快四年了,打来打去,俄罗斯不但没趴下,还吞并了乌东的土地。特朗普曾经说上台以后24小时以内解决俄乌冲突,但是现在俄乌双方基本都不给美国面子。所以特朗普跟万斯在跟小泽谈判的时候就很生气,穿不穿西装啊、说不说谢谢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你一个乌克兰都敢跟我“天朝”叫板了?美国对加拿大增税的时候,加拿大立马跟上。这次路径依赖,想复刻2018年的贸易战,施压中国。2018年最开始贸易战的时候,中国妥协了很多。特朗普本来就没想跟中国完全贸易脱钩,只是想做政治讹诈,虚空造牌,把关税加到一个地步,然后用这个作为筹码,一步步迫使中国出让自己的利益。
这个消息不知道真假哈,但是确实像是美国的小算盘。
中国这次硬刚,其实不是说有多么多么强大,对美国不屑一顾。而是2018年贸易战开打以后,中间换了拜登政府也没把关税撤下来。这八年间,美国对中国围追堵截,对半导体芯片、对Tik Tok都进行制裁。我们服软,我们跪了有用吗?所以这次中国的反应特别刚硬。
三、中美贸易战对我们融资租赁的影响
1、宏观影响
可以看到,中国对美国直接出口额为5246亿美元,占美国总进口额度的16.4%,如果算上其他国家的转口贸易,大概还有1800亿美元,加起来可占美国进口额度的22%以上。当然,转口贸易的具体额度难以切实计算,整体中美之间的贸易额度占双方贸易额度的20%-30%之间。
这个数字是极其庞大的,这些数字背后代表着成千上万中美普通人的生计。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国,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二者一旦脱钩,基本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品”。
美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便宜质量又好的“中国货替代品”,通货膨胀率会飙升,根据美联储的计算,如果目前的关税战打上一年,美国的通胀率会在目前的基础上暴涨4%以上。届时底层的“MAGA”可能饭都吃不起。
而中国这方面,目前短时间内几乎也不可能找到能承接中国这么大的产能的其他消费市场,那我们这边就面临工厂倒闭、金融机构坏账增多,大量工人失业,应届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给我们目前的已经不乐观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
根据高盛的测算,按照现行的关税政策,中国2025年出口增速将至少下滑5%-10%。预计全球贸易量会萎缩10%-20%。
有人会问,那跟我们普通人会有啥关系呢?我所在的企业又没有对外贸易出口?跟我们做城投的有啥关系?我们又不做制造业。
覆巢之下无完卵。
当部分企业出口锐减、大量外贸企业倒闭,其就会降薪裁员,大量员工会失业或者收入锐减,一方面会更加导致消费萎缩,另一方面这些人背负的房贷、车贷、消费贷可能无力偿还,造成金融机构的坏账率飙升。同时,大量本来应该卖给国外的产品,企业为了回本,会将其低价流入国内市场,产品价格短时间内会暴跌,大量企业可能会因此选择降低产能甚至不生产。
如果到这种最差的情况以后,大家普遍对未来的经济预期下滑,企业将更大力度降薪裁员、降低投资,延缓新项目开工,我们做融资租赁的到时候还有业务?产业类出现大量坏账时,整个公司的资金链就会断掉,那时候你做不做城投业务还有什么意义吗?
美国人的储蓄率都非常低,如果通货膨胀真的飙升到5%以上,美国底层人民的生活成本暴涨,社会动乱将会急剧攀升,别忘了美国社会的复杂程度,有种族矛盾、宗教矛盾、阶级矛盾,美国可是不禁枪的,真的乱起来,可是真的收拾不住。
美国内部政治近些年来已经从两党制变成了“明末党争”,共和党跟民主党都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稍微出现一点火星,就能把这个油桶点燃,说不定美国会再来一次“南北战争”。
而且世界上其他国家“苦秦暴政久矣”。
中东欧派克与俄罗斯联手增产石油,把油价打下来,目的就是针对美国高成本的页岩油。
中国、日本目前在市场上狂抛美债,把美债利率直接打了上去。
美股在特朗普将政府公信力这么糟蹋的情况下,时而暴跌时而暴涨,基本上已经算是废了。
美国可谓是股债市三杀,全面向下狂奔,美国的底子再好,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所以如果真的这么继续下去,中美双方所承受的经济打击都是毁灭性的,可能会从此开启热战或长时间的经济低谷。
当然这个都是很极端的,从特朗普认怂,到西班牙首相访华,再到习近平主席出访东南亚,各方势力都在做好最坏打算的同时竭尽全力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2、对我们融资租赁客户的直接影响
①电子行业
电子行业是美国希望重点回流的制造业行业之一,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美国目前领导班子的草台性质。
这尼玛是美国商务部部长能说出来的话?这对润人而言那是毁灭性的打击,我在中国打螺丝一个月三千,好不容易花光家底去美国,你还让我打螺丝???那我不是白润了?
届时可能能看到一万刀的iPhone,还有个屁的产品竞争力。而且太抽象了,我们这边很多企业都上自动化了,我原本以为你回流制造业会给美国工人带来舒适安逸高工资的工作,尼玛最后是让全美国人都能进厂打螺丝???太抽象了。
回到正题,中国在电子消费领域有着完整的产业链,可能做到绝对的低成本,同时有着完整的基建及物流。在高关税冲击下,电子消费领域的客户短时间内会出现订单骤降,需要关注短期现金流的状况。但如果说能将代工厂转移到东南亚、巴西、印度等地,我基本上是不太相信的,因为时间太短了,特朗普本来就信口开河,他又只干4年,万一下一届民主党又上来了,政策一变,又亲华或者不打贸易战了,那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能直接把这些投资人冲死。资本只是坏,但是不蠢。
②金属及金属加工行业
我国对美出口金额较大的就是钢铁、铝等制品,行业自身的产能目前就是过剩的,其中低端产业链的毛利率也很低。同时,我们目前自身内需不足,房地产及基建的放缓进一步降低了对金属制品的消耗。因此,未来这个行业中的中小微企业,个人不是很看好,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
③纺织行业
这次关税政策以及终止从中国内地和香港输美小额包裹的免税待遇,将中国能够出口到美国市场上的各个渠道,包括直接出口、转口、跨境电商等基本上都加上了关税,可谓是给ICU的病人的氧气瓶里加一氧化碳,未来纺织相关行业将会首当其冲,最先受到贸易战的冲击。
④汽车及零部件
汽车制造方面,之前美国就对中国的汽车进行过贸易保护,因此,2024年中国出口汽车共11.6万辆,大多都是合资车。加征关税基本对汽车出口方面影响不大。
但是汽车零配件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影响。2018年第一次贸易战时,美国对汽车零配件企业增加25%的关税,当时大多数车企都选择了找整车客户涨价。这可能对特斯拉等美国品牌都存在一定的影响。同时,去年我国向墨西哥出口45万辆汽车,届时可持续关注墨西哥等国是否被美国继续制裁。
⑤化工及上下游
我国出口至美国的化工品主要集中在塑料、橡胶及制品,有机化学品等,相对而言,利润较薄。在目前125%的税率下,基本上利润为0。同时,我国还会进口大量的化工原材料,比如原油、液化石油气、乙烷、丙烷等,在对等关税下,短期内将推升相关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且国内化工行业刚经过一轮扩产潮,相关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进一步压缩相关企业的利润空间,可能导致开工率进一步下降。
⑥电气机械与器械制造
我国对美国的出口主要为电机、电气设备极其零件、机械设备极其零件等,该类设备主要依赖价格竞争,国外客户对价格方面较为敏感。
⑦农业及畜牧业
由于本次对等关税,我国对美国的农产品也增加了大幅关税。我国主要进口美国的农产品有大豆、高粱、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用于饲料加工。提升关税可能导致我国畜牧业的饲料成本上升,进而增加肉蛋奶等生活用品价格的增加。
但仔细拆分,多年前为应对美国的大豆霸权,我国已经将主要的大豆进口国替换成了巴西。
高粱作为饲料,可以用玉米跟大麦所代替。
棉花方面跟大豆类似,从2024年开始,中国已经开始逐步缩小美国棉花的进口转而到巴西、澳大利亚。另外国内棉花储存量较为充足,无需担心。
⑧仪器仪表及高端进口药
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其零配件规模较大,对于一些进口药的依赖度也较大。由于技术壁垒,这些高端仪器及进口药短期内将面临进口成本显著上升,中长期将倒逼国内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推动高附加值仪器及创新药进程。
本人写稿时,推送了一个新闻:
目前美国的政策太过于反复无常。
下周日本将会跟美国进行贸易谈判,我们可以看一下他们谈判的结果。但即使特朗普又说“适才相戏耳”,我们不打贸易战了。但是中国逐步脱钩、对抗加剧的大趋势还是不会变的。
对融资租赁的影响现在还不好说。我倾向于平缓过渡,缓慢下滑,在这种经济战中,未来客户的需求及信审的通过率一定会下滑。
总而言之,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目前不建议频繁跳槽,有一份工作就OK。而且危机危机,危险跟机遇是伴生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坚定信心,观察市场行业,做好自己的工作,或许会遇到让自己惊喜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