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华铁(603300)突发解除37亿元算力合同事件,对已开展算力直租业务的金租、融租机构构成多重潜在风险,需从行业特性、合同细节、风控措施等多维度综合评估:

  一、合同终止事件的核心疑点与市场影响

  1.合同真实性与信息披露风险

  海南华铁公告称合同终止主因是“市场环境及供需变化”且“未收到采购订单”,但从签订到终止的7个月间,公司曾多次强调合同“正常履行”,并同步推进股份回购、减持计划等资本运作。这种“先高调官宣、后悄然终止”的操作,已引发监管问询(上交所9月30日下发监管工作函)和投资者对“信息披露违规”“市值管理”的质疑。若类似事件涉及金租、融租机构,可能导致其因合作方信用失察而面临声誉风险。

  2.行业供需矛盾加剧的传导效应

  2025年算力租赁市场呈现“结构性过剩”特征:高端算力(如H100集群)因GPU进口限制供不应求,但中低端算力(如A800、H800)因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持续下跌(H100月租从10万元降至5-6万元)。海南华铁合同终止反映出部分企业在缺乏实际需求支撑下盲目签订大额协议,可能导致金租、融租机构面临设备闲置风险——若承租人无法转租或退租,租赁公司需承担设备折旧(如GPU三年折旧率超70%)和处置成本。

  二、金租、融租机构的具体风险点分析

  1.承租人信用与项目真实性风险

  资质审查漏洞:海南华铁子公司(华铁大黄蜂)作为建筑机械企业跨界进入算力领域,其技术能力、行业经验及资金实力存疑。若金租、融租机构在尽调中未严格核查承租人背景,可能面临履约能力不足风险。例如,莲花控股2025年终止5.55亿元算力合同,直接原因是上游设备供应商未能交付服务器。

  下游租约真实性存疑:部分算力租赁项目存在“包装业务”现象——承租人为获取融资,可能虚构与大厂的合作协议。海南华铁公告中“杭州X公司”身份未披露,且合同签订后未产生实际订单,凸显底层资产真实性核查缺失风险。

  2.市场波动与资产贬值风险

  租金收入下滑:2025年算力租赁价格同比下降10%-30%(如A800从10万元/台/月降至6.6万元),若租赁合同采用固定租金模式,金租、融租机构将面临收益缩水风险。

  设备残值减值:GPU技术迭代周期短(约18个月),且国产替代加速(华为昇腾910B月租仅2万元),若承租人提前退租,租赁公司持有的二手设备可能因技术落后难以转售。例如,CoreWeave因大量采购H100导致2025年Q2净亏损2.9亿美元,主要源于设备折旧和融资成本高企。

  3.政策与监管合规风险

  能耗双控限制:多地要求数据中心PUE≤1.3,若算力中心选址或技术方案不符合标准,可能面临运营受限风险。例如,某金租公司为东部地区算力项目提供融资,但因当地电力紧张导致设备利用率不足50%。

  跨境交易复杂性:部分算力租赁涉及进口设备(如英伟达GPU),需处理跨境支付、外汇管制等问题。交银金租通过设立SPV公司开展跨境租赁,但中小租赁公司可能因缺乏经验面临合规风险。

  三、风险防控建议与行业趋势

  1.强化全流程风控体系

  租前审查:

  穿透核查承租人资质,优先选择主业清晰、财务稳健的企业(如中贝通信、鸿博股份),避免跨界“蹭热点”项目。

  要求承租人提供下游租约(如与金山云、字节跳动的合作协议)及租金支付担保(如银行保函)。

  租中监控:

  建立算力设备物联网监测系统,实时跟踪设备运行状态和利用率。

  动态评估市场价格,若租金跌幅超15%,触发合同调价机制或要求承租人追加保证金。

  租后处置:

  与二手设备商(如闲鱼、拍拍)建立合作,缩短资产变现周期。

  探索“算力资产证券化”,将租赁债权打包发行ABS,分散风险。

  2.优化业务模式与合作策略

  聚焦优质项目:

  优先投向绿色算力(如内蒙古风电供电项目,电费成本降低30%)、边缘算力(如自动驾驶数据处理)等政策支持领域。

  与头部云服务商(如阿里云、华为云)合作,参与其算力调度平台建设,获取稳定订单。

  创新合作模式:

  采用“银租协同”模式,与母行联合提供融资,共享客户信用数据。

  探索“算力即服务+增值服务”,如整合数据标注、模型训练等,提升利润率(毛利率可达50%以上)。

  3.关注行业政策与技术趋势

  政策红利:利用地方“算力券”补贴(如杭州对国产算力补贴45%)降低客户租赁成本,增强项目吸引力。

  技术替代:关注国产芯片(如寒武纪思元590)和液冷技术(PUE降至1.1以下)的应用,降低对进口设备的依赖。

  四、结论

  海南华铁事件是算力租赁行业“野蛮生长”阶段的缩影,暴露了部分企业盲目扩张、合规意识薄弱等问题。对金租、融租机构而言,短期需警惕类似项目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长期则需通过精细化风控、聚焦优质资产和拥抱技术变革,在行业洗牌中实现稳健发展。当前,行业已进入“存量优化”阶段,具备资源整合能力和技术壁垒的租赁公司将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