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及世界第四人口大国。近年来,随着印尼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持续利好,其租赁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
印尼现代租赁业的起源可追溯至1974年。当时,印尼财政部、工业部和贸易部共同颁布了关于“融资租赁公司经营许可”的联合法令,就此打开了印尼融资租赁市场的大门。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的深化发展,印尼监管部门拓宽了此类公司的业务范围,允许其同时经营融资租赁、保理、消费融资、风险投资和信用卡等业务,从而推动行业由单一租赁服务向综合性金融服务转型,“多元金融(multifinance)”的行业格局也由此确立。
如今,多元金融行业已深度融入印尼金融生态,与银行业、保险业、资本市场等传统板块协同互补,为实体经济提供更为精准和专业的服务覆盖。本文根据印尼金融服务协会(APPI)的相关数据,对印尼多元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
1.综合性金融服务公司数量
根据印尼金融服务协会的统计,近5年印尼综合性金融服务公司的数量逐年减少,已从2020年的176家下降至2024年146家,这一趋势主要是受到行业并购整合行为和经济环境波动等因素的影响,预示着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总资产和应收账款
截至2024年末,印尼多元金融行业的资产总额为588.94万亿印尼盾,较2023年增长了6.52%;应收账款总额为503.43万亿印尼盾,较2023年增长了6.92%。整体来看,自2021年起,印尼多元金融行业的总资产规模和应收账款规模均保持稳健扩张,显示出市场活跃度的不断提升。
3.融资活动类型
印尼多元金融行业的融资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消费信贷(Multipurpose Financing)、投资融资、营运资本融资、伊斯兰金融等。其中,消费信贷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市场份额有逐年下降趋势,已从2020年的60%下降至2024年的50%;同时,投资融资活动所占比例有所上升,从2020年的30%提高至2024年的34%,约占整个市场的1/3;营运资本融资活动和伊斯兰金融占比较小,二者约占整个市场的10%~15%。
4.融资标的物
在印尼,消费性产品(主要为乘用车)、生产性产品、营运资本、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均可以通过综合性金融服务公司进行融资。具体来看,2024年消费性产品融资占比高达69.26%,构成绝对主力,其中新四轮车和新两轮车分别占28.06%和16.76%,二手四轮车和二手两轮车分别占16.73%和4.47%;生产性产品融资为第二大板块,其市场份额约为25.67%,主要用于购置运输车辆(占比11.13%)、重型设备(占比8.38%)和机械设备(1.32%)。
5.资金来源
印尼综合性金融服务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境内贷款,且其比重持续提高,已从2022年的49%逐步上升至2024年的68%;与之相对的是,境外贷款所占比例不断下降,从2022年的32%逐步下降至2024年的14%;债券融资的市场份额则较为稳定,近五年保持在16%~19%的区间内;次级贷款占比极低,始终低于0.5%。
6.净利润
2020-2023年,印尼多元金融行业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轨迹,行业整体净利润大幅提高,从2020年的7.03万亿印尼盾持续跃升至2023年的23.00万亿印尼盾,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强劲复苏与企业运营效率的优化。2024年,净利润虽微降至22.52万亿印尼盾,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7.ROA和ROE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0-2024年印尼多元金融行业的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ROA在2022年达到近五年峰值,为5.67%;ROE在2023年达到近五年峰值,为14.96%。2024年,印尼多元金融行业的ROA和ROE虽较前两年有小幅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表明行业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8.不良融资率
近五年,印尼多元金融行业的不良融资率整体呈现“先下降再小幅上升”的趋势。具体来看,净不良融资率和总不良融资率均在2022年达到最低点,分别为0.58%和2.32%;2024年,净不良融资率和总不良融资率虽回升至0.75%和2.70%,但与2020年和2021年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表明融资质量整体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