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一直被视为金融租赁公司的“生命线”,充足的资金来源、畅通的融资渠道是保证租赁公司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租赁公司目前仍然集中于依靠银行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融资渠道较窄,融资方式单一。在2011年银行信贷规模紧缩、市场流动性收紧的情况下,租赁公司所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就更加凸显。

1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租赁公司约80%资金都由银行提供,部分租赁公司银行融资占比甚至超过了90%。由于银行贷款多以中短期为主,因此在融资渠道单一的情况下,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也多以一年以内的短期银行借款为主;而租赁公司的资产大多为中长期资产,尤其是大型设备和交通工具的租期大多在三年以上,短期资金支持长期业务形成了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不匹配,这已成为租赁公司发展中最大的流动性风险隐患。

“现在国内的租赁公司基本上都是短钱长用,负债基本在一年以内,但资产都是中长期(三年以上)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严重。”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王蓉表示。

负债短期化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在市场流动性较强的情况下,为保证公司在发展初期规模高速增长和收益最大化,租赁公司尤其是金融租赁公司,融资多以短期为主,融资成本远低于中长期贷款。而在市场流动性收紧的情况下,银行会对中长期贷款规模有所限制,在有限的信贷规模下,租赁公司获取短期融资会相对容易一些。这也是租赁公司短期负债比例普遍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民生金融租赁为例,在2010年以前,负债结构中,短期负债占90%以上;2010年公司将中长期负债比例调整到了10%,其财务成本就出现了明显增加;尽管对财务数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民生金融租赁仍计划在今年把中长期负债比例提高到20%-25%。

短钱长用,就意味着每一年都要在债务到期时获得银行续贷或其他资金来源,资金压力非常大,谁能保证下一次一定能续上呢?

“尽管影响很大,我们认为还是应该坚持稳健的做法。”王蓉说。民生金融租赁是民生银行的控股子公司,目前已经获得30多家银行近900亿元的授信额度,它的首席财务官尚且如此担心负债的可持续性问题,何况非银行系的租赁公司?

融资模式探索

目前我国的租赁公司融资渠道单一,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严重,面临很大的流动性风险。从租赁发达市场经验表明,租赁与银行、信托、保险、基金等其他金融行业、金融产品的联系及合作至关重要,也是解决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问题的重要手段。租赁公司应积极开拓更广阔的融资渠道,探索资产证券化、信托及理财产品、吸收保险资金等新型融资方式,增加中长期资金来源,提高负债的稳定性,。

第一,资产证券化。

租赁公司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属于租赁公司,风险相对较小,正常情况下具有持续的资金来源,收益稳定且相对可靠。鉴于此,租赁资产是良好的资产证券化标的资产,在欧美等成熟市场,资产证券化也是租赁公司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之一。

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洪艳蓉博士称融资租赁企业是坐拥金矿的“穷人”,应当有“化穷为富”的炼金术,即通过资产证券化开辟资产信用的新融资模式。

第二,信托及理财产品。

目前,国内资产证券化尚在试点阶段,具有广义资产证券化意义的融资方式是信托和银行理财产品。信托公司可以向其投资者募集资金投资于租赁公司的租赁资产,也可以与银行合作包装成理财产品;银行也可以直接与租赁公司合作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用于融资租赁项目。理财资金通过投资租赁债权的方式实现租赁公司的融资具有可行性。

目前已有租赁公司与信托公司和银行进行过成功的尝试。

第三,保险资金。

保险资金其实是最让租赁公司心仪的、最理想的资金来源。第一,保险资金大多为长期资金;第二,其资金成本比较低。但是,受到政策限制,保险公司还不能投资租赁资产。

“保险资金是很适合跟租赁做对接的。保险资金到处找出路,希望获得长期稳定收益,恰恰租赁项目能带来持续稳定租金。”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巍表示,租赁公司也需要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如果说能够突破这一点,保险资金进入租赁资产,对租赁业、保险业来讲都是一个双赢的格局。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屈延凯近年来一直在“游说”保险资金参与融资租赁。

2币种结构不匹配

目前,很多租赁公司正在开展或将要开展国际租赁业务。像民生金融租赁这样的大型租赁公司,飞机、船舶等租赁物在其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这些资产国际性都很强,这些业务也都是在全球范围内竞争的,因此这些租赁公司有很强的外汇需求。

尴尬的是,中国有全世界最多的外汇储备,但是银行的外汇头寸却很紧张,租赁公司获得外汇资金并非易事。本报记者在多个场合听到金融租赁公司人士感叹难以获得外汇资金,往往都能引起共鸣。

“引进先进的设备确实需要大量的外汇。”周巍曾对本报记者表示,到国外购买飞机、购买先进的生产线,国内外汇来源很紧、成本很高,导致很多业务没法开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认为,中国外汇储备的投资需要改变思路,而通过融资租赁投资海外基础设施和设备,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即使能够从国内获得外汇,成本压力也不轻。金融危机以来,全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欧美的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使得境外资金成本非常低。

虽然中国也在2008年底至2010年初实行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依然保持相对较高的利率,而且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开始回归常态化货币政策,走上加息通道。目前,在国内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达到3.5%,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在0至0.25%左右徘徊。若能在国外融资,资金成本优势显而易见。

事实上,除了资金成本,租赁公司要考虑的另一问题是资产与负债的币种错配。有金融租赁公司人士表示,“我们的一些项目,筹集的是人民币资金,形成人民币债务,但租金收入是以美元计价结算的,面临很大的汇率风险,我们希望以后能够筹集美元来购买租赁物”。

业务国际化,而融资不能国际化,周巍也表达了对海外融资的渴望。“在海外融了资金,然后从国内买设备租到国外去,公司现在已经具备了这种条件。当然,国外好的东西,例如公务机,也可以进口回来。”实际上,这个过程本身可以平衡贸易,改善国家的国际收支表。

融资模式探索

租赁公司融资渠道的单一,也影响了租赁公司国际业务的发展,不仅外汇来源受到非常大的限制,还面临着巨大的流动性风险。打开境外融资渠道,租赁公司可通过申请外债指标来获得境外低成本的外汇资金,目前已有租赁公司获得了外债指标,实现了境外融资。

另一个渠道是在境外设立特殊目的公司,作为融资实体进行境外融资,很多租赁界人士认为这是解决境外融资的最佳途径。虽然银监会监管下的金融租赁公司目前还没有获得许可,但业内人士相信,不久的将来,金融租赁公司境外设立特殊目的公司必将会放开。

另外,还可以积极尝试在境外发行美元等外币债券,通过在境外直接融资的方式来获取外汇资金,以满足租赁公司的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