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相关负责人23日表示,虽然一些地方的典当与租赁业发展较快,但是从全国的层面整体上来说,典当与融资租赁业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将“在发展中规范,不能在规范中发展”。

    8月22日至23日,商务部在杭州市召开全国典当与融资租赁行业工作会议。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典当与融资租赁业取得较快发展,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服务领域持续拓展,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便利居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促进解决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中国多元化融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共有典当企业6078家,从业人员4.8万人,上半年实现典当总额148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8% 和21.3%;全国共有各类融资租赁企业近400家,合同余额约12800亿元,比去年底增加约3500亿元。

    姜增伟表示,在肯定典当与融资租赁行业功能作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典当与融资租赁行业暴露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商务部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制订规划,优化行业发展布局和结构,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加强与改进监管,引导企业突出服务特色,坚持主业、增强主业,走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增强为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服务能力。

    据了解,在典当行业发展方面,浙江、江苏等地发展较快。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省共设立典当企业450家、分支机构50家,江苏省共有典当企业369家、分支机构101家,在满足应急、短期、小额融资需求,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而在融资租赁行业发展上,天津滨海新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融资租赁集聚区。截至6月底,天津的融资租赁公司注册资金共约500亿元,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在以注册资金为序的中国融资租赁十强企业排行榜中,天津占5家,其中渤海租赁成为国内融资租赁业第一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