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产业发展推进会昨天举行。记者从推进会上获悉,上海综合保税区将进一步研究居民开设离岸账户、外债资金集中管理等功能创新的政策试点,为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提供绿色通道以及全方位支持和服务。
创造多个全国第一
上海综合保税区的融资租赁业务自2010年启动以来,已逐步引进了16家境内外融资租赁母公司和64家SPV项目公司,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以来,新引进了8家境内外融资租赁母公司和50家SPV项目公司,新增累计注册资本总额已逾32亿元人民币,形成了一个项目入驻的小高潮。目前,综保区运作的租赁资产包括35架民航客机、6架直升机、4艘远洋船舶以及飞机发动机等大型设备,资产价值总额达25亿美元,初步形成了规模化、集聚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上海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产业发展是一个持续探索创新、先行先试的过程,逐一破解了融资租赁功能拓展各个环节的众多难题,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在业务模式、项目引进、产业配套方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全国第一。
研究居民开设离岸账户
记者获悉,下一步,上海综合保税区将着力构建法律保障体系,努力打通阻碍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瓶颈,从法律层面保障融资租赁业务的顺利开展;同时,进一步研究居民开设离岸账户、外债资金集中管理等功能创新的政策试点。
据介绍,综保区将全力完善综合服务平台,着力打造便捷畅通的融资渠道,打造产业发展支持团队,为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提供绿色通道以及全方位支持和服务。同时探索组建租赁资产交易中心,建立租赁物及租赁协议的评级、估价体系和金融配套服务,打造规范化的租赁资产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