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市场容量巨大,且资产的安全性比较高,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租赁公司也把目光投向了飞机租赁领域。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纷纷成立,并将飞机租赁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
中国企业发起越来越多的海外并购。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总计约513亿美元 ,规模为亚洲第二,仅次于日本。即将进入新的一年这际,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触角又伸向了境外融资租赁企业。有消息称,以新华信托为首的中资财团已同意出资约42.3亿美元收购国际租赁金融公司80.1%的股权,该收购并另设有9.9%的股权收购选择权,以待监管部门批准后,可行使该选择权并将收购集团拓展至包括新华人寿和工商银行的旗下机构。目前该财团包括新华信托、P3 Investments Ltd.等。据了解,新华信托是内地首家有国际金融资本参股的信托公司,国际著名投资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持有新华信托近20%的股权。不过工商银行本周一表示,工商银行及其下属子公司没有收购美国国际集团(AIG)旗下飞机租赁分支ILFC的考虑。
ILFC是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公司,旗下拥有1000多架飞机,也是全球最大的独立飞机租赁公司。中国是ILFC最大的单一市场,ILFC在中国机队共有180架飞机,目前其所占市场份额为35%。亚太市场也是ILFC最主要的市场,目前该公司租赁营收超过1/3来自于亚太地区。据介绍,收购完成后ILFC将继续保持现有的管理层结构,公司总部也将继续保留在洛杉矶。AIG去年曾经试图对ILFC进行IPO,但由于市况不佳最终没能实施。据此,有观点认为此次并购更偏向于财务投资而非战略投资。
飞机租赁是各国航空公司更新或扩充机队的基本手段之一。波音公司预测,到2013年中国将需要5260架新飞机,总额达到6700亿美元,其中约40%至50%的新机将来自租赁公司。也就是说未来20年,飞机租赁市场的规模有望达到2680亿美元,这意味着从事这一业务的租赁公司具有巨大的收益前景。
ILFC此前表示,其在中国航空租赁领域已取得了“先行者”的优势,目前订单数量达到逾200架。对于来自中国本土的竞争者并不担忧。长期以来,国内飞机租赁市场被外国飞机租赁公司占据主要份额。据统计,目前争夺中国飞机租赁市场的租赁企业有数十家,但其中很多是规模较小的新进者,目前市场还是由包括ILFC和通用电气旗下的通用电气航空服务公司 (GECAS)在内的国外飞机租赁公司居主导地位,外资共占市场份额达到90%。
由于市场容量巨大,且资产的安全性比较高,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租赁公司也把目光投向了飞机租赁领域。2007年,银监会发布《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后,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纷纷成立,并将飞机租赁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其中,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的飞机租赁业务进入了全球15强,拥有101架经营租赁的飞机,业务分布在19个国家的33家航空公司。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近期先后两次与空中客车公司签署协议,总计订购92架A320系列飞机,实现了直接向飞机制造商批量订购飞机的重要突破。其已有机队拥有飞机77架,承租人涉及30多家海内外航空公司。
那么,中资企业并购ILFC对于促进本土融资租赁企业会带什么影响呢?屈延凯认为,中资企业这一并购会重构国际航空租赁俱乐部的话语权。业内还有观点认为,此举或许将推动我国专业飞机融资租赁公司的形成,进而推动航空租赁产业的发展。据了解,目前国内融资租赁公司大都开展综合性业务。融资租赁业务既有飞机租赁、也有船舶和机械设备,甚至各种不动产租赁。每一种业务彼此几乎没有重叠之处。由于飞机租赁专业性很强,如果融资租赁公司业务混杂,既不利于租赁业务专业化发展,也不利于公司的清晰投资结构。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海航资本董事长谭向东认为,在融资租赁公司中,混杂的投资方向,不利于未来投资人,尤其是专业投资人对公司价值估算,他认为对不同类型的租赁资产进行分类投资和管理,有利于公司业务的清晰化发展。国银金融租赁副总经理吴荣杨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表示,飞机租赁是全球化的业务,对于政策、法律、税务等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开展飞机租赁业务,既需要懂全球运作、了解行业周期发展、机型选择的团队,也要有全球的营销网络,以便保证租赁资产再处置、出租,以及善于飞机租赁资产后续管理团队。他表示专业的租赁公司从事飞机租赁将更有利推动业务的发展。
目前国内融资租赁企业从事引进飞机需要承担近30%的各种税费。据了解,目前发改委已经着手开展解决限制融资租赁公司开展飞机租赁业务的问题,租赁公司也能享受和航空企业一样较低税负的待遇。可以预计,我国的飞机租赁产业将会在未来实现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