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行业的成熟、一家公司的成长,不仅需要规模上的增长,更需要商业模式的创新。只有在稳定的框架内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这个行业及其企业才能不断创造价值。
从2007年末开始,银行系租赁公司出现之后,中国租赁行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仅金融租赁公司资产规模就从300多亿元迅速发展到现在的8000多亿元,占据了租赁行业的大半壁江山。中国金融租赁业近几年创造的核心价值,不仅是规模上的,更在于其商业模式突破了中国租赁业过去的禁锢,并根据国内和国际的现实条件,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租赁发展之路。
五年时间,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下称“国银租赁”)一直保持着中国租赁行业领导者的地位,也是中国租赁业飞速发展的代表。五年风雨,五年收获,使得国银租赁以良好的业务基础、优质的产品服务、专业的精英团队成为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金融租赁企业。
国银租赁是由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开发银行”)对原深圳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进行股权重组并增资后变更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注册资本80亿元,是目前国内注册资本和资产规模最大的金融租赁公司。
自2008年5月揭牌以来,作为开发银行的租赁业务平台,国银租赁充分发挥开发银行规划、管理、融资、客户网络及政府关系等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各领域的租赁业务,为客户提供量身订做的“投贷债租证”综合金融服务,逐步形成了航空、船舶、商用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企业装备等租赁业务多元化发展的业务体系,树立了良好品牌,并在拓展跨境租赁业务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果。
总资产连续五年保持行业第一
在西方发达的资本市场中,金融租赁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工具,在全球设备投资中所占比例高达30%。而在中国,相对于银行业和证券市场的长足发展,金融租赁业长期处于“短板”地位,年融资租赁额占设备投资总额的比重仅有2%左右,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截至2012年2月末,国银租赁资产规模突破1000亿元,成为国内首个资产破千亿的金融租赁公司,进一步巩固了在业内领先的市场地位。这不仅是租赁行业的突破,更是中国金融租赁市场蓬勃兴起的表现,标志着国内金融租赁行业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近年来,尽管国家有关扶持租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但行业整体经营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在此背景下,国银租赁克服各种困难,创新求变,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止到2012年底,公司总资产超过1400亿元,占国内20家金融租赁公司资产总额的17%以上,连续五年保持行业第一,年均复合增长率近60%。
国银租赁总裁于顺明表示,国银租赁成立五年来,坚持专业化与协同业务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在专业化发展方面,与同行业形成差异竞争,未来将会继续巩固航空、船舶、商用车及工程机械租赁的领先优势,继续围绕有租赁特色的行业拓展业务,打造新的公司品牌;在协同业务发展方面,按照“有保有压、稳中求进”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与开发银行的业务协同。
以专业化应对同质化竞争打造公司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截至2012年末,全国已有各类融资租赁企业400多家,其中银监会监管的租赁公司20家,国内租赁行业已进入群雄逐鹿的全面竞争时代。金融租赁依然是一个新兴产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内租赁业务还多以融资租赁和回租业务为主,业务模式较为单一,产品结构设计较为简单,与银行存在较大程度的同质化竞争。其次,各家公司对租赁市场的细分程度不够,尚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市场定位和业务模式,行业内的同质化竞争也较为突出,未来必须走特色化的道路才有立足之地。未来,如在监管允许下成立子公司经营,将有利于租赁行业走向专业化经营并树立特色业务。
在激烈的竞争中,租赁公司应当如何树立自身特色优势?国银租赁做出的选择是,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努力提升专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经营租赁业务,与同行业逐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经营租赁是租赁特色最鲜明的业务,目前国银租赁的经营租赁资产占国内金融租赁公司经营租赁资产总额的比重高达63.6%。提升租赁公司效益的方式有多种,包括加强管理、降低融资成本、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扩大表外资产等,但优化业务品种结构、大力拓展经营租赁业务是租赁公司持续发展、增强盈利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国银租赁飞机租赁业务主要以经营租赁方式开展,目前正在深入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业务品种的结构,在船舶、商用车、工程机械等行业领域创造条件发展经营租赁业务。
航空租赁业务使国银租赁率先走出国门,也是公司发展最成熟、具有国际品牌影响力的专业化租赁业务,保持国内领先的地位。截至2012年底,国银租赁已经与40多家境内外航空公司、航空制造企业及咨询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租各类飞机达到145架,分布在20个国家和地区的37家航空公司,飞机资产价值排名跻身全球前12位,在国内飞机租赁市场的占有率位居第三(仅次于世界著名飞机租赁公司ILFC和GECAS)。初步实现了飞机租赁专业化、国际化的目标。国银租赁目前正在加紧完善航空事业部管理机制,除继续推进飞机售后回租等传统业务外,在购买优质飞机租赁资产、自主采购飞机、加强境内外飞机租赁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争取实现飞机租赁业务新的突破。
凭借在航空租赁领域积累的较为丰富的涉外租赁经验,国银租赁与多家国内外大型船厂及航运企业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截至2012年末,公司已累计操作完成35艘各类船舶租赁业务,形成船舶租赁资产61.16亿元,形成高起点、国际化的良好开局。船舶租赁有望发展成为国银租赁继飞机租赁之后的第二大业务品牌。在2008年国际船运市场形势急转直下的时候,国银租赁果断采取了谨慎策略。管理层判断,船舶市场将会见底并逐步走向复苏,目前正逐步加大船舶租赁业务开拓力度。
国银租赁在国内率先开展商用车和工程机械租赁业务,并创新性地开发了国内首个成熟的厂商租赁产品“租赁通”。目前公司已与国内主流商用车及工程机械制造厂商全面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截至2012年末,公司租赁的各类车辆及工程机械超过31700台,承租客户超过16800家,且实现了零坏账率,在行业内占据绝对领先优势。
中小企业租赁方面,国银租赁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中小企业管理平台、担保公司、厂商类平台及中小租赁公司的合作,采取“平台授信、批量操作”的模式,灵活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实现了业务突破。公司商用车和工程机械租赁业务终端客户多为中小微企业及个人,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资金难题。可以预见,中小企业租赁未来将会是国银租赁业务发展的一片“蓝海”。
改善资金结构 提高中长期融资比重
目前,银行信贷依然是融资租赁公司的第一大融资来源,短期信贷的成本要远低于长期信贷,而租赁公司的资产大多为中长期资产,尤其是大型设备和交通工具,租期大多在三年以上,于是租赁公司经常以短期资金做长期业务。
业内人士认为,进一步提高中长期资金融资的比重,丰富各种融资渠道是租赁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从行业情况来看,租赁公司的短期资金长期使用很普遍,这个现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话,可能会产生周转压力和流动性风险。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短期资金成本较低,如果流动性管理得当,则可以充分提高收益率。在外汇资金来源方面,应推动飞机、船舶等外币租赁业务使用外汇储备资金,加大境外发债力度,大力引进境外低成本资金。
国银租赁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资金工作,在满足业务快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致力于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公司中长期融资比重逐年提升,截至2012年底,外币负债结构调整基本完成。
力推业务转型 确立“规模、质量和效益并重”的发展导向
过去五年,国银租赁创下了租赁行业多个“第一”;展望未来,国银租赁力推业务转型,将由原来的“以规模为导向”逐步过渡到“以规模、质量和效益并重为导向”的轨道上来。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的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这对航空等涉及国际业务的板块来说,意味着新项目开发的难度加大,已有项目潜在风险可能增加,业务发展面临挑战。国内方面,资金供应趋松较为明显,但整体经济增长乏力,今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充分说明,靠政府投资拉动的凯恩斯主义发展模式在中国面临考验,再加上社会对实体经济的投资正在放缓,以实体经济为依托的租赁业发展空间趋于减小,租赁业务该朝哪个方向突破,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面对这样的局面,国银租赁将加快业务有效转型,实现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均衡发展,逐步建立完善以资本为核心的管理体系,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实现规模增长、收益合理和风险可控三个目标之间的平衡。国银租赁将会继续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加快发展中间业务,逐步实现从依赖表内业务向表内外综合经营的转变,积极推进和规范租赁资产转让业务,争取尽快实现租赁资产证券化的突破,并研究设计针对不同类型资产的证券化产品。
国银租赁董事长表示:“在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租赁行业快速成长的大环境下,我们将秉承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理念,服务和服从于开发银行的总体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增强创新能力,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优势,给员工创造展现价值的平台,力争以优异的经营业绩回报股东,回报客户,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