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减速,以装备制造厂商为主要客户的中国金融租赁业亦面临转型。中国第三大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旗下农银金融租赁公司董事长高克勤周二指出,国内金融租赁公司应由目前的资金中介向资产金融服务商转型。
他表示,金融租赁应与产业互动,特别是适应装备制造业正由相对单纯的产品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变的趋势,这将是租赁公司下一步重要发展方向。
“原有基于利差型的盈利模式会越走越窄,对资产的价值管理和运营能力逐步会成为金融租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他说。
高克勤认为,目前国内各行业的杠杆率都很高,租赁用好了可以在不提高企业杠杆率的条件下实施有限度的定向刺激。而定向刺激正是新一届政府非常重要的特征。
他建议,金融租赁公司未来应与制造类企业共同拓展目标市场,共享客户资源;其次要拓展从研发制造到销售售后等整个环节全流程服务,打通物质流与资金流的配合联接;其三要打通存量资产与金融市场的连接,大量权益性存量资金推向市场将可使企业和租赁公司的资金流畅通。
中国装备制造业目前普遍遇到发展瓶颈,下游需求下降而自身劳动力等成本上升,装备制造企业需要转型升级到依托后市场服务的存量模式,这与欧美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历程比较类似。
“装备业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出现低增长、高波动、销售净利率仅5-10%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两位数的持续资本回报率。”他说,卡特彼勒 等国际装备业巨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亦面临转型难题,但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欧美装备制造业普遍进入以服务业务为主导的新发展阶段,该行业亦是最近十年表现最好的行业之一。
融资租赁在装备制造企业转型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仅有助于企业发展后市场服务、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力,还可以深度影响企业财务结构,例如提高定价能力,改善销售利润率、优化负债结构等。
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装备制造国,亦是全球最大的装备投资国。博厚方略乐观估计,未来八年中国租赁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35%以上,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租赁市场。
2012年中国租赁市场资产规模达1.2万亿元人民币。目前国内有逾500家租赁公司,其中金融租赁公司有21家。2012年,国内金融租赁行业共实现营业收入535.9亿元,净利润为102.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2.16%和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