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浮沉,积极进取是良策,守株待兔不可为。但若将“守株”变为“守租”,结果就不一样了。

时至今日,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金融的支持,无论是厂房的建设,还是设备的更新换代,都需要借助金融机构进行融资。但 当 传 统 的 以“贷”为主的融资路径走不通时,企业往往面临融资困局。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工行另辟蹊径,变“贷”为“租”,独创“工银融资租赁业务”,成就了一段又一段的银企佳话。

工银融资租赁业务

灵活新颖很给力

“没想到,关键时候工行这么给力;没想到,工银融资租赁业务这么灵活新颖。”提起今年年初,工行的支持和帮助,成都一家汽配生产厂的老板陈刚连说两个没想到。

让陈刚赞不绝口的工银融资租赁业务,是工行旗下的金融租赁公司—工银租赁,为助力实体经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而推出的一项新型融资业务。说得简单点,就是企业可以付租金的方式来购买设备,或者可以自有的大型设备做名义转让后获得融资。

陈刚感激地表示,有了工银租赁的“输血”,他迅速淘汰了一批旧设备,更换了生产线,企业的产能因此迅速再上新台阶。

“租赁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与银行贷款相比,它更灵活,更侧重的是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还款期限也比传统贷款要长,而且还有税收优惠。”工行四川省分行营业部的张经理简要地向笔者描述了租赁融资业务的优势。“对企业而言,租赁融资业务的确是一种便捷的融资模式,但对银行而言,如何防范中间的风险呢?”“我们会从很多方面对企业进行考察。”面对笔者的疑问,工行省分行营业部的朱经理表示,工银租赁选企业,一看企业所在行业是否是国家所支持的行业。二看公司的资本构成。三看企业的未来经营状况。四看公司本身对企业信誉的重视程度。

尽管标准不简单,但还是有很多企业,与陈刚的汽配厂一样,在工银租赁融资业务的支持下,顺利渡过了难关。四川某电力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发电企业)便是这其中的又一代表。

多方苦寻资金未果

关键时刻工行出手

作为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公司,某发电企业一直是工行四川省分行营业部的优质电力客户,资产规模大,现金流量充足,盈利能力也很强。

尽管如此,作为一家企业,总会遇上些突发事件。2013年6月,该企业向工行反映,其电站因受地震灾害影响,企业的发电时间推后,其在短期内资金周转的压力较大。

“为解决资金难题,该企业前期已做出多方面尝试,但很多金融机构的方案都不能让其满意,最后,工行为其探索了一套创新方案,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短期资金难题。”回忆起当时企业面临的困境,工行省分行营业部的左经理颇多感慨。

“该企业是我们长期的合作伙伴,关键时刻,我们肯定会全力相助,再说其地处地震灾区,依照政策相关要求,也理应对其提供适当的政策支持。”工行四川省分行营业部的徐经理表示,为了解决该企业的燃眉之急,工行迅速组建了“省分行—营业部—支行”多级专业团队,结合企业现状,组织商讨企业应急预案及对策,并开始探索新型融资方案。

及时输血6亿

助力企业突围

经过一番详细的考察和评估,工行四川省分行营业部的工作人员认为,该企业其电站主体在汶川地震中未受影响,仅零件、房屋等受损且受损程度相对轻微,电站保存完整,足以支持其正常的生产经营。

“而且该企业的现金流稳定,抵押物充足,还款来源稳定,融资来源困难如若成为阻碍其经营发展的致命瓶颈,实属可惜。”工行四川省分行营业部的朱经理表示,在考虑到信贷资金无法解决客户难题的情况下,工行四川省分行营业部决定向工银租赁寻求“帮助”,看能否通过租赁融资业务解决企业的困境。

一番实地考察后,工银租赁维持了工行省分行营业部对该企业的评估,拟决定对企业进行租赁融资支持。

“当得知工银租赁决定出手的消息后,我们都很激动,这不仅是该企业顺利突‘围’,更重要的是,在支持实体经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路上,租赁融资业务的确是一把利剑。”提起往事,左经理激动依旧。

接下来的工作依旧繁忙,为落实对该企业的支持,工行四川省分行营业部积极配合工银租赁搜集资料、评估测算、撰写报告,并多次前往工银租赁协商和解决审批中遇到的问题,最终通过多方的努力,企业以售后回租的方式成功获取工银租赁6亿元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