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性的构建了新金融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以传统政策、市场化支持手段和新金融生态链为抓手,大力支持融资租赁企业聚集发展,打造西部融资租赁产业高地。

  融资租赁是一种集融资与融物于一体的新金融产业,该产业更具有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与技术更新(主要是设备的更新换代)的典型功能,是现代经济中实体经济与金融结合的新型金融服务,也是集金融、贸易、服务为一体的典型跨界金融。

  发展融资租赁,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技术更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最佳手段之一。2015年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加快融资租赁发展,2015年9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随后各省市纷纷出台促进融资租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对融资租赁产业高度重视,融资租赁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传统金融的新型金融产业,也成为各地发展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金融支持。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安经开区”)成立于1993年,是国家最早一批国家级开发区,是我国西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近年来,西安经开区坚持“产业立区、工业强区”战略,大力支持产业集聚发展,增强西部工业短板。目前全区工业总量已经占到了陕西全省的五分之一,连续多年蝉联西部经开区第一位,工业经济已经成为西安经开区的一张靓丽名片。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和金融的融合、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在中省市政策的支持下,西安经开区紧抓战略机遇,以实体经济为依托,创新性的从传统政策、市场化手段和新金融生态链等方面出发,全方位构建支持融资租赁发展的新金融生态环境,以此促进融资租赁产业的聚集发展。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战略性产业极的高度来打造融资租赁产业。西安经开区对融资租赁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将融资租赁产业列为西安经开区大力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极。从政策、创新、产业协同等方面全方位给予支持。为此,专门成立了新金融产业领导小组和融资租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兼任组长,财政局(金融办)等各职能部门参与,并招聘专业人才组成专门的服务团队,针对融资租赁产业监管、企业发展以及中省市的政策进行专题研究,定期提出有针对性的支持方案。专门拿出11万平米的高端写字楼,设立了“西部融资租赁产业基地”,作为融资租赁企业入驻的物理空间,并配套提供相应的员工公寓、食堂等生活服务设施,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二是出台融资租赁产业政策扶持融资租赁产业发展。西安经开区出台了《融资租赁产业扶持办法》,对入驻的融资租赁企业给予每家不低于500平米的办公用房,并且实行三免三减半的租金优惠政策;设立了5亿元的融资租赁产业扶持专项资金,按照融资租赁企业的贡献情况,给予每家每年高达1000万元的产业资金扶持,扶持期5年;设立了1亿元的融资租赁行业高端人才资金,每年给予每名融资租赁企业高管高达100万元的奖励,支持融资租赁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出台融资租赁企业员工子女学位保障政策,解决企业员工的后顾之忧。

  三是建立再融资机制帮助融资租赁企业融资发展。针对融资租赁企业发展初期普遍存在的再融资困难和成本高的问题,西安经开区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建立再融资机制,帮助企业融资发展。在全国首家设立了5亿元的融资租赁投资引导基金,对融资租赁企业在入驻时给予不超过注册资本金20%的优先股投资,支持租赁企业将资本金做大,以此发挥杠杆作用,放大租赁企业的再融资能力;建立了融资租赁企业优惠担保机制。对入驻的融资租赁企业,以西安经开区国有的大型融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15亿元)给予金融机构再融资担保,仅收取0.5%的超低担保费,支持企业发展初期再融资;创新性地设立了全国首支新金融资产证券化基金,以基金支持租赁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前的资金过桥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劣后级资本金,协助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

  四是构建新金融生态链促进租赁和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西安经开区从产业协同的角度,构建了新金融产业链,以此促进融资租赁产业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今年以来,西安经开区多方努力,大力引进了百度、京东、恒大等国内龙头企业入区设立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借助龙头企业的地位和实力,构建新金融资产交易的平台,为融资租赁企业提供资产转让平台,支持企业的类资产证券化。并辅以提供资产转让融资额2%每年每家最高2000万元的贴息支持政策,促进租赁企业利用交易中心融合发展;并由财政牵头,与省内大型国企合资设立了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融资租赁企业提供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和不良资产处置服务,从而做到未雨绸缪,促进融资租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在以上创新性生态环境的吸引下,仅2016年上半年的半年时间内,陕西君成租赁、和谐租赁、先锋租赁、金开租赁和经产租赁等15家租赁公司入驻,注册资本金超过50亿元。同时还有在谈拟入驻租赁公司近30家,注册资本金超过100亿元。租赁公司的大量聚集,也凸显了西安经开区创新的构建新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西安经开区仍将围绕新金融生态环境构建这一主线,借助自身产业基础优势,继续在支持区内企业借助融资租赁升级发展和装备制造企业借助融资租赁扩大销售以及促进租赁企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促进租赁产业和传统产业、租赁与互联网的协同发展,打造西部的融资租赁产业高地,成为我国融资租赁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