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租赁被称为租赁业皇冠上的明珠,这颗“明珠”昨日落户河南。12月8日,阿维亚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资租赁公司)在郑州揭牌,随即获得俄罗斯航空公司16架飞机租赁的国际业务,涉及金额8.01亿美元。这不仅填补了我省金融资本市场的一项空白,也结束了河南没有飞机租赁业态的历史。 据悉,飞机租赁在发达国家已是相对成熟的金融业态,全球各大航空公司约有三分之二的飞机来自不同形式的租赁,而国内约有60%的飞机来自租赁公司。立陶宛的阿维亚(AviaAM)租赁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CRJ支线客机贸易商,与河南航投共同出资成立租赁公司,经营范围为融资租赁业务、租赁业务、向国内外购买租赁财产和担保等,目前以飞机租赁业务为主。 一落地就开花。合资租赁公司揭牌后就迎来了首个“重量级”客户——俄罗斯航空公司,双方就16架飞机达成售后回租意向,包括11架A320-214和5架A321-211空客飞机,租期12年,飞机交付日期为2017年2月至12月,每月均有数量不等的飞机进行交付。租赁到期后,租赁公司将视具体情况对飞机进行再租赁或出售。 合资租赁公司的成立以及首单业务的落地,成为我省民航投资“走出去与世界经济相融发展”的又一个生动案例,为河南打通了一条对接国际金融市场的通道,有助于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航空融资体系。相关业务也将极大促进我省与俄罗斯以及立陶宛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贸、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往来,为河南对外开放再辟新窗口。 河南航投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明超表示,公司将发挥自身资金杠杆作用,以首期3000万美元资本金撬动8亿多美元的飞机租赁业务,后期将陆续撬动飞机维修、飞行员培训、包机、文化旅游等其他航空产业,“以资金引技术,真正做到产融结合,用本地的金融资源优势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优势,吸引更多的优质境外技术型企业。” 填补本土空白实现零的突破 河南进入飞机租赁新时代 伴随经济全球化,航空运输业对飞机的需求不断增加。航空公司不可能使用大量自有资金购买昂贵的飞机,因而存在着大量飞机融资需求。12月8日,河南航空及金融界迎来了一件意义非凡的盛事——阿维亚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在郑州成立,标志着河南航空经济向“产融结合、创新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需求激增航空租赁升温加速 “航空租赁是金融危机期间少数几个在全球范围内逆势上扬的行业,未来行业的增长潜力相当可观。”阿维亚合资租赁公司总经理多马斯·戈塔维休斯告诉记者,目前,全球各大航空公司的飞机约有三分之二来自不同形式的租赁,中国国内约有60%飞机来自租赁公司。 波音公司曾发布年度市场展望报告,称未来20年预计全球需要新飞机36770架,价值约5.2万亿美元,平均每年需要2600亿美元的融资。这其中,亚太地区未来20年飞机交付数量预计为13460架,居全球各地区之首。仅在中国就需要逾6000架飞机才能满足其需求,其中80%~90%都要通过飞机租赁的形式来实现。 顺势而为河南实现零的突破 飞机租赁在发达国家已是比较成熟的金融业态,但在我省还处于起步阶段。“飞机融资租赁业务不仅需要巨额资金支持,也需要精湛的航空技术支撑,更要有稳定的优良客户维持,三方条件缺一不可。”俄罗斯航空公司机队运营副总裁米歇尔·米纳埃夫坦言。 对此,河南航投本着“有市场、有效益、有技术支撑、有发展前景”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理想的合作伙伴。从2015年10月项目启动到揭牌签约,仅14个月即实现了河南航空业飞机租赁零的突破,结束了河南经济没有飞机租赁业态的历史。 强强联手积极融入“一带一路” “拥有雄厚的技术管理经验的阿维亚集团、资金和政策优势显著的河南航投以及在俄罗斯具有市场垄断优势的俄航,合作堪称强强联手。”合资租赁公司董事长刘霞说,“一带一路”沿线涉及近70个国家,经济总量超过21万亿美元,公司将激活各方最大的优势,重点为“一带一路”沿线主流航空公司提供优质的飞机租赁服务。 此外,随着河南自贸区的获批,合资租赁公司还将帮助自贸区打通飞机注册登记以及出入关等重要环节,落实政府制定切实支持融资租赁,特别是飞机租赁的专项政策,力争让更多的飞机落户郑州航空港,实现企业自身和河南航空经济的协同发展。 “本次合作我们投资约1500万美元,是立陶宛企业目前在中国最大的一笔投资。”阿维亚租赁集团首席执行官塔达斯·戈贝里斯的开场白,简洁有力地展现出他们对于和河南航投合作的决心和信心。 阿维亚租赁集团业务范围包括飞机租赁、飞机贸易、资产管理等,是世界上最大的CRJ支线客机贸易商,具有领先的行业管理经验。过去5年内,在全球范围内操作飞机交易250余次,总交易额超过50亿美元,业务范围涵盖“一带一路”沿线50多个国家。 作为业界精英,阿维亚为何会选择与河南航投这个“新兵”合作?塔达斯坦言:“首先因为他们和卢森堡货航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如今在业内可谓声名大噪;其次也看中了他们先进的管理团队,以及具有全球化的合作视野,由此坚定了我们合作的信心。” 对于中国航空租赁市场,他认为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目前虽然着眼于中国市场,但也有一个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希望能够借助于合资公司的成立,不断拓展全球的航空租赁市场。” 关于未来的发展,塔达斯希望合资公司能够在运营的前5年达到45架飞机的机队规模,经营规模达到25亿美元。“我们也将适时启动上市筹备工作,力争成为河南省首家上市的飞机租赁公司。” 谈到合作伙伴,他的赞美之词也溢于言表:“河南航投不遗余力地推动郑州航空港以及自贸区的建设,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建设中来。相信通过双方的努力,不仅能够助推郑州打造中国本土重要的航空和交通枢纽,也能为使其成为世界下一个重要的航空金融中心注入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