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依然使用保税区的名称,上海却希望打造与自由贸易区相匹配的功能,以更好地推动上海国际航运、金融中心建设。

  2010年7月20日上午,洋山保税港区第一次企业签约大会举行,共有24家企业和项目正式落户洋山,半年引资超过18亿元。浦东新区副区长、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海综合保税区虽然是海关特殊监管区,但是与国际上的自由贸易区相比,特殊监管区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地拓展和优化。

他表示,考虑到上海要转型为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需要从体系上完成一套符合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的探索,其中,综合保税区承担了重要的使命和探索的职能。“在下一步的改革当中,我们希望在功能突破方面,特别是能够和国际上自由贸易区相匹配的功能,在下一步的探索中得到实现。”

  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宁曾表示:“特殊监管区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在政策逐渐拉平情况下,如何转危为机。”

  “符合国际惯例的税负,是我们下一步要探索的。市委市政府领导都比较关心的,怎么探讨符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制。比方说,差额征税的问题。比如,在融资租赁领域,如果要和国际竞争,除了准入方面有一些突破,相应的税制也是今后探讨改革的方向。只要有可能,我们就希望在上海综合保税区先行。”戴海波说。

  今年6月27日,上海综合保税区启动了单船单机的融资租赁项目,成立了1家单船项目公司和5家单机项目公司,并且还储备了30余艘船舶、10余架飞机及地铁机车、石油钻采装备、飞机发动机等大型设备租赁等项目。不过简大宁也曾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相对于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而言,上海的税负较高,是目前影响该项目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戴海波表示,综合保税区会将其作为改革的一项内容向中央争取。“作为地方政府,要营造一个环境,降低运营成本,不然就没办法和新加坡、香港等服务业发达的地区进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