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宏观经济面临三重危机

  2019年末有人说,“2019年可能会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当时很多人并不以为意,不曾想一语成鉴,在2020年暴跌式的开局下,受疫情等影响,多重危机叠加,使得中国以及全球经济面临重大挑战。
 1.1.1第一重危机:经济放缓GDP减速

  亚洲金融危机后,2000年我国加入了WTO,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开启了黄金发展的十年。直至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受创,尽管中国政府启动了4万亿的基建投资,将GDP增速维持在10%。但在三驾马车集体减速的情况下,从2011年始,中国GDP步入了下行通道(见图1)。从中长期角度看,中国整体GDP将步入缓慢增长阶段,经济增长也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1.1.2第二重危机:疫情中国爆发

  更甚者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中国经济近乎停摆。与03年非典相比,病毒本身潜伏期长、传播力强,同时叠加中国相较彼时更为发达的交通网络,使得中国不得不按下暂停键,人员停工、公司停产。在疫情的笼罩下,中国经济停摆接近两个月,1-3月份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出现大幅下降、失业率大幅攀升。在各大机构对一季度的预测中,均较2019年同期出现了大幅下降,出现了负增长。

1.1.3第三重危机:疫情全球大流行
 就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正逐步步入正轨的时候,疫情出现了全球蔓延的态势,截止至4月16日,全球确诊人数超过200万人,其中疫情最严重的十个国家与中国贸易往来频繁,十国占我国出口总额的34%,占我国进口总额的26%。在经济高度全球化、产业链高度关联的大背景下,国外疫情通过产业链的方式再次传导到了中国,中国经济在前期付出了沉重代价的的情况下,受到了二次打击,中小企业出现“复工、难复产”的情况。

  1.1.4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下滑,投资和消费成为关键增长点

  综上所述,从短期来看,疫情导致全球相继停工停产、贸易往来受阻,经济增长近乎停摆,预计恢复周期半年以上;从长期来看,疫情导致各国将强化自身供应体系的保障能力,导致全球产业中心的转移,加剧逆全球化的倾向,或将影响经济的恢复;据各大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以及中国经济均将显著下行。

  为稳住疫情,快速提振经济,政府从投资和消费领域进行深度刺激。在投资方面,积极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码以新基建为代表的技术密集产业投资及产业应用,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建设,此类投资举措有望拉动经济稳步增长。在消费方面,一方面通过直接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刺激消费;另一方面顺应我国消费结构转型,关注增速最快的医疗保健消费领域(见图2、3)。

 1.2融资租赁行业面临二大挑战

  融资租赁行业作为联通产业和金融的手段之一,在近10年时间内,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如今受到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阶段的影响,面临着监管和同业的双重挑战。

  1.2.1强监管

  2020年1月8日,银保监会发布《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着重强调企业规范经营的同时,明确了行业的两大趋势,即聚焦产业、从严监管。在政策导向下,各项具体措施逐步实施:

  (1)在企业层面,清理大批空壳企业,行业加速出清

  南通、天津、重庆、上海等地开始对经营异常、空壳、资本金长时间未到位的企业进行排查,并对失联、监管困难的融资租赁企业进行通报和列入黑名单,同时加大对新设立融资租赁公司的注册限制。

  (2)在经营层面,规范融资平台价格和业务范围

  各个地方陆续出台文件,规范政府融资平台的运作,从融资的范围和融资的价格两个维度,规范业务范围,强化租赁聚焦产业发展(见表2)。

  继盐城之后,泰州、常州、徐州等地也陆续下发通知,对政府或国有企业融资成本上限加以限制,这些政策都迫使融资租赁公司调整业务模式,进一步向产业端转变。

  1.2.2行业竞争

  (1)货币和财政政策宽松,租赁行业面临其他金融机构竞争

  疫情发生前,国内货币供应量(M2)已经是GDP的两倍,金融行业存在“宽货币、紧信用”的状态;疫情发生后,为支持打赢疫情阻击战,央行于20202年2月初推出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以加快地方债的发行,这导致了LPR快速下行,M2增速加快(见图4)。

  截至3月22日,专项再贷款支持的企业已经超过了5000家,优惠利率贷款的总额已经超过了2000亿元,实际融资成本只有1.26%左右(加上财政部50%的贴息),对租赁行业的企业类客户挤出相应明显。

(2)同业竞争:产业集中度高、产品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

  截止2019年末,融资租赁公司已经超过一万家,这些租赁公司一方面业务赛道同质化明显,大量集中于城市公用、工程机械、医疗大健康等领域,另一方面产品单一,租赁公司以类信贷的回租为主,聚焦价格竞争,同质化竞争激烈。为应对行业内外部压力,租赁公司亟待创新发展,深入产业成为各大公司转型重点和方向。

 2、转型升级,新形势下的医疗大健康产业

  2.1选择医疗大健康产业

  2.1.1医疗大健康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

  目前,在我国卫生费用增速接近GDP增速的两倍,在所有行业增速中位列第一,特别是在GDP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大健康产业仍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见图5)。然而与从卫生费用在GDP中的占比来看,尽管占比逐年上升,2018年占比达6.57%,但相较世界平均9.9%和美国17.4%,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见图6)。

  2.1.26大因素驱动医疗产业未来的快速发展

  (1)政策因素:2016年落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延展了医疗大健康产业的范畴,丰富了产业链的内涵,将原来单纯的治病,延伸到了养病、治未病的领域。

  (2)人口因素:2018年我国60岁以上人数2.5亿人,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亿人,占比将超过20%;同时老年人疾病医治疗程长,平均医疗费用高,推动了国民医疗的需求。

  (3)经济因素:随着国民可支配收入的逐年上升,生活条件的改善引发国民消费升级为医疗支出的提升提供了基础。

  (4)社会因素:社会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导致亚健康、慢性病等问题显著,中国城市白领中健康人群的占比仅为2.5%,慢性病患者已超过3亿人。

  (5)意识因素:国民医疗消费需求不断发生升级,医疗美容、医疗体检、健康养生等消费医疗愈发受关注,市场规模均接近千亿。

  (6)技术因素:全球各大医疗巨头大额研发费用的投入带动了整体医疗技术的发展,基因检测技术、癌症免疫疗法、人工器官、手术机器人等科技手段和产品不断涌现,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在上述因素的引导下,预计医疗大健康产业到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6万亿,涵盖健康农业、健康制造和健康服务三大板块,其中医疗服务将占据半壁江山。

  2.2医疗大健康产业细分方向选择

  2.2.1选择逻辑:供需矛盾

  医疗大健康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在对于细分方向的选择上,笔者从供需矛盾出发,寻求市场的增长点。

  (1)供需矛盾1:多元化需求vs公立医疗资源不足

  随着国民消费不断升级,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更为多元化,更强调服务和便捷,然而现有公立医疗资源远无法满足,为此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基层医疗、民营医疗,并且针对人口老龄化这一突出问题,推动康养产业发展。

  (2)先进的产品和服务需求vs医疗制造中低端

  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先进和产品层出不穷,然而我国目前的药械研发、生产制造尚处于低端阶段。为缓解矛盾,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药械创新,推动国产化替代,加快追赶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可以抓住疫情和新基建带来的科技风口,布局智慧医疗,形成弯道超车。
2.2.2细分热点领域简析

  2.2.2.1基层医疗

  截止至2018年底,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有94.4万个,占医疗机构总数的94.6%,且数量还在逐年提升。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床位数占比仅为18.8%、医疗人员数量占比仅7.4%、就诊人次仅为53%,其中很大部分为挂号拿药等服务。因此尽管基层医疗在机构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在软硬件设施,以及服务半径上来看,能力依然有限。

  尽管国家意识到了发展基层医疗,开展分级诊疗的重要性,但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需要包括资金在内的更多产业支持。针对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融资租赁可以有针对性的提供软硬件设施建设和配套医疗服务:

 2.2.2.2民营医疗

  与基层医疗机构现状类似,民营医疗机构在机构数量上已经超过公立医疗机构,占医院总数的63.5%,但是在软硬件设施,以及服务半径上覆盖同样有限。

  为促进民营医疗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在2020年初我司针对民营医疗机构的调研结果显示,近50%的民营机构负责人仍然认为“政策不清晰”是制约民营医疗发展的因素之一,有待国家进一步明确。除此之外,融资租赁公司可以在融资和服务方面助力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

2.2.2.3康养服务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快速到来,2018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为6.57万亿元,预计2022年可达10.29万亿元,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0.9张,较2014年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发达国家50-70张的水平,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到来,养老服务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同时,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也不断升级,由一般性的配餐送餐、居室保洁、医疗陪护逐步向康复治疗、心理慰藉、文体娱乐等方面延展。产业发展的痛点也在于资产和服务两方面,融资租赁公司可以通过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来解决:
2.2.2.4药械创新

  (1)制药工业、在制药工业方面,我国制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整体高于GDP增速,在2015年触底反弹,且连续两年逆势上行,2018年医药产业市场规模为33775亿元,占大健康产业的49.8%。但在产业层次上仍局限于低端产业,以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为主,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高、领域前沿的企业较少。

  近年来在药品行业出现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两票制和“4+7”。国家通过推行两票制,压缩了药品流通环节,这一结果直接导致了部分流通商被淘汰;而“4+7”则通过药品集采,直接压缩了生产企业的利润。通过上述两项制度,部分药品价格的价格大幅下降,同时也倒逼药品相关企业转型升级,迈向自主研发和高端制造。

  (2)医疗器械

  在医疗器械方面,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预计2019年行业总规模达到6400亿左右。但行业呈现粗放增长态势,国产医疗器械生产还主要集中低端产品上,中高端产品进口依赖较为严重。除此以外,由于国内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趋势逐渐凸显,居民对于康复养老辅具的刚性需求进入旺盛期,预计到2020年,家用医疗器械有望达到1500亿元。未来国产化替代、兼并收购和医疗消费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主线。

然而在药械创新的过程中,高风险、高成本成为了制约行业转型升级的掣肘,而融资租赁多元化的产品和深入产业的特点,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突破:

  2.2.2.5智慧医疗

  在新基建的狂潮下,势必会崛起一批智慧医疗企业,他们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通信等新技术,重新赋能医疗行业。在应用领域,融资租赁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产业的优势,抓住风口和机遇,最终将实现弯道超车。

  细分到智慧医疗领域,与5G通信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医疗物联网、远程诊疗和移动医疗三个子方向,融资租赁公司可通过融资租赁、经营性租赁、股债联动等多元化的产品,为产业提供资金和服务。而人工智能更侧重于对于医疗数据的价值挖掘,更多的是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进行投资。

3、 布局产业:融资租赁深入融合产业发展

  针对医疗大健康产业的产业特点和未来方向,结合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我们将融资租赁产品、其他金融产品以及产业服务相结合,围绕客户的各类需求,提出“融资租赁+”的概念,通过叠加不同金融产品、产业服务、生态,力争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3.1融资租赁+经营性租赁

  经营性租赁(OperatingLeasing)是指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设备及使用权的同时,并提供设备的维修、保养等服务的一种中短期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经济活动。由于经营性租赁和融资租赁在业务实质、会计处理等各方面存在着差异(见表3),前者能对后者进行补充。

  (1)国外发展情况

  国外租赁发展较为成熟,“残值风险租赁模式”(即经营性租赁)经过几十年的积淀,模式已趋于成熟,其中北美市场40%以上的业务都是残值风险租赁,相关企业较多,比较经典的如美国本土的MeridianLeasing(迈瑞迪租赁)。MeridianLeasing提供大型新旧医疗设备的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为客户降低设备使用的成本。同时MeridianLeasing还开发了针对用户的资产管理MCAP系统,通过该套系统,客户可实现自主化定制设备租借方案、线上续订和购买操作以及了解设备租借情况等。
 除了针对医疗机构服务的经营性租赁公司以外,国外还涌现出一批针对个人的经营性租赁公司,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麦肯医疗(McCann’sMedical)。麦肯医疗成立于1974年,是波特兰地区领先的医疗用品供应商,旗下产品包括康复、养老、便民辅具等使用期限短、流动性高的产品。消费者可以在其线上商城购买或租赁康复医疗辅具,同国内的线上商城一样,消费者可直接在线上完成订单,收货方式可以选择自提或快递上门。

  (2)国内发展情况

  国内有一些公司开展设备经营性租赁业务,但主要是工程机械等设备,大型医疗设备(三类、二类医疗设备)的经营受到国家严格的监控,在国内开展缓慢。因而针对个人的普通医疗设备成为经营性租赁的标的物,目前主要是厂商或经销商在开展相关业务。
  例如北京康复之家旗下的健租宝,于2013年成立,专业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性租赁、设备回收、二次销售业务、适老化改造等业务,与康复之家旗下的药械零售、慢病管理等业务开展协同。其设备租赁业务也采用了电商模式,可在淘宝或微信小程序上下单,送货上门。

  (3)开展经营性租赁的注意事项

  在国内,大型医疗器械的门槛相对较高,融资租赁公司可以针对个人使用的,且使用周期短、便于流通、价值相对较高的消费医疗设备开展经营性租赁业务。在业务前期,可通过与医疗器械厂商或经销商合作,共同开展相关业务,形成资源共享和联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市场、系统以及配套服务均是融资租赁企业需要考量的:

  3.2股权类产品

  融资租赁作为债权类工具,主要针对成熟期客户,为进一步扩大客户群体,满足客户多元化的诉求,股权类产品在租赁的营销过程中也往往不可或缺。通过股债联动,一方面可以为客户匹配更为长期的资金,另一方面实现收益和风险的在分配,并与客户深度绑定。

  3.2.1风险债权

  风险债权是指在融资租赁公司与承租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的同时,与承租人签订认股权证(Warrant);双方约定在租赁期内,在融资租赁公司按期收取固定租金的同时,有权在特定的时间对认股权证行权或者转卖,从而获得超额股权投资收益。这一模式让出租人获得了与风险相匹配的收益,同时避免了承租人当下的股权稀释。

  启明医疗是一个业内非常典型的案例,启明医疗成立于2009年,是中国领先的经导管心脏瓣膜设计、开发和商业化企业。2019年12月10日,启明医疗-B(2500.HK)发行价格为每股33港元,开报40港元,目前股价在44港元。浦发硅谷银行在启明医疗C轮和D轮的股权融资窗口期内,与其进行了风险债权合作,随着之后启明医疗的估值不断上升,这一交易使得浦发硅谷银行收益快速上升。纵观这次交易,浦发硅谷银行在此次交易中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来源于如下几个层面:

  a)清晰的商业模式:启明医疗具有领先的技术,在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市场是个不折不扣的行业龙头,具有很高的技术壁垒。

  b)广阔的发展前景:2018年心脏瓣膜全球市场规模为41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为2870万美元,尽管目前中国市场规模不大,但增速较快,预计2025年将达到9.6亿美元。

  c)创始人多次创业:创始人訾振军有多次在医疗行业的成功创业经历,启明医疗已然是其第三次创业,并且本人具有良好的医疗专业背景和行业资源,这类创始人多半深深厌恶多轮股权融资造成的股权稀释。

  d)受到资本的追捧:公司获得了启明创投、红杉资本、高盛、德弘资本等大牌VC和PE的认可,是资本的“宠儿”,曾多次被列为独角兽企业。

  通过对案例的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风险债权产品主要适用于公司业务明确、商业模式清晰的企业,通过这一产品有助于融资租赁公司达到收益和风险再分配、拓宽客户群体的目的。

  3.2.3产业服务

  不同于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融资租赁以设备为抓手,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因而与产业有着天然的关联度。融资租赁公司可以通过叠加产业服务,在为各类相关医疗机构和企业提供资金的同时,配合需求提供产业运营服务,扩大租赁规模,深度布局产业链生态。

  3.2.3.1产业园

  药械研发、生产、流通企业往往呈现出产业聚集的形态,据统计,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汇集了全中国62%的制药企业和68%的医疗器械企业。融资租赁公司可以通过与医疗产业园进行合作,深入产业生态,提供产业服务。除了利用租赁的债权优势以外,一方面协助园区管理单位,汇聚科研领域的杰出人才、团队、企业,打造健康产业集聚地;另一方面通过产业聚焦和人才聚焦,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和生产制造,对初创企业孵化扶持,形成产业规模化发展。
 3.2.3.2第三方医学中心

  第三方医学中心不仅需要重资产、重投入的建设,而且需要精良的管理团队和运营团队,同时又需要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生资源。因而融资租赁企业在服务第三方中心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租赁或者投资的形式满足项目投建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在机构运营过程中,我们可为其提供供应链管理、医疗技术能力建设、医疗运营与质量管理、学科建设和医学中心建设等产业服务,帮助医疗机构提升管理水平和运营能力,在助力第三方中心成长的过程中,也保障了我们债权资金的安全。